人是不会变好的,除非他先自我关怀
作者:解心在线 2022-04-01 09:46:04 心理健康
                                                           

在心理学深度浸泡的这几年,我得出一个结论: 现代人的各种心理痛苦,都可以从自我关怀里受益。

不管你是面临人际相处、家庭亲密关系的困扰,还是个人发展的迷茫与压力…

自我关怀也许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疗愈和修复。

人是不会变好的,除非他先自我关怀

你重视的事情,总做不到时,怎么办?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想做却一直没做成」的事:

总在计划减肥,却没有哪次真正成功;

想对孩子、伴侣温柔些,可脾气一上来就控制不住;

渴望工作上有成就,但完成基本工作都吃力;

……

这时,挫败、沮丧、提不起劲……整个人失去抓手,更加做不成事。

 那么,事情究竟是如何搞砸的?

人是不会变好的,除非他先自我关怀


关键的原因有两点。

 原因一:立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

 先来看一个故事。

 姜莉今年35岁,是一个7岁女孩的妈妈。

 她爱这个孩子,希望做一个温柔的妈妈,给孩子好的教育。

 但有意思的是,她继承了父亲的脾气——易怒,尤其面对亲近的人。

 30多年来,她都是如此,一触即发。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幕:

 一次下班,她带女儿逛超市。

 去之前,两人约好:可以买零食,但不能买冰激凌。

 可是一到超市,孩子就一直叫嚷着要吃冰激凌。

 她顿时火从中来:

 大冬天的吃什么冰的!刚刚都说好了不吃的,你怎么总是说不听?!

 一通责骂,一下把女儿吓哭了。

 看到女儿眼泪汪汪的样子,她又马上清醒,忍不住自责:

 怎么回事?!我不是说了,要当温柔妈妈!!!

 从女儿出生开始,这样的场景上演了7年。

 姜女士还是没能实现自己“温柔妈妈”的目标。

 她很沮丧,还怀疑起自己,是不是够资格做母亲?

 姜女士和大多数“困在原地”的人一样,给自己立下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

 为什么说目标不切实际呢?

 因为,她希望「当下糟糕的自己」立即变成「想象中符合期待的自己」。

 完全没有中间一步步实现的过程。

 在姜女士眼中,只有从「暴脾气的妈妈」变成「温柔的妈妈」,

 而这件事的实际难度和所需的时间呢?

 忽略不计。

 如果她稍微停下来想想,就会对现状有更多理解——

 似乎除了发脾气,我不知道还可以怎么和小孩沟通;

 今天上班有很多糟心事,我没消化完自己的情绪;

……

 这样,姜女士就可以更加针对性地解决实际的困难:

 哦……我需要去学点与小孩的沟通方法;

 下次自己情绪比较堵时,要先好好安抚自己;

……

 当我们放下“立即变好”的期待,耐心看看自己,反而能一点点达成,哪怕最后只有60分。

 而更糟糕的是,他们会将做事过程中「正常的挫折」,当作「整体的失败」 。

 但现实是,即便有意识地控制脾气,也总有失控的时候。

 这很正常,也很难避免。

 伤害了孩子,就事后道歉,做出弥补。

 要谅解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也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的适应力——他能学会消化、接受父母身上的不完美之处。

 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一次挫败,就认为自己很糟糕,选择放弃努力。

 武志红老师说:

 头脑设定目标时,会好高骛远,因为它不受时空限制。

 但身体执行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很难立马实现。

 所以,如果你总是「想做做不到」,不妨思考一下:

 我是不是在要求自己立即、轻松、没有挫败地实现目标?

 当我们拥有不切实际的目标时,就更容易遭遇现实的暗礁。

 而这份幻想的破灭,也会将我们推入自我攻击的深渊,目标就越发遥远了。

人是不会变好的,除非他先自我关怀

原因二:猛烈地自我攻击

 如果说,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让人无力改变,

 那么自我攻击,就是雪上加霜。

 朋友文晓,习惯严苛待己。

 工作上,她自然也渴望表现出色,获得老板和同事的认可。

 但现实却是,单单是日常工作,就让文晓焦头烂额:

 效率低下,日常加班;

没休息好,又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状态;

结果呢,进度越发落后,成果也普普通通。

 一个关键原因是,自我攻击耗掉了她大量时间。

 只要手头任务不顺利,头脑中的批评者就会立马跳出来,指着自己骂:

 为什么别人都做得那么好,就你这么差劲?

 自我威胁时刻压在她头顶上方:

 我不够好;一旦我不够好,后果就会很严重。

 自我攻击下,大脑源源不断地制造「羞耻」与「焦虑」,事情也随之搞砸。

 为什么这样会搞砸事呢?

 首先,羞耻焦虑带来的强烈不安,会让我们无意识逃避问题。

 文晓在工作上,就总忍不住回避。

 每次打开未完成的文档,都要做好久心理建设:刷手机、和同事聊天、深呼吸……

 不仅如此,她甚至会自我妨碍——为了避免失败的耻辱,放弃做重要的事情。

 2年前,文晓就希望在B站做视频,但现在仍迟迟没有开始。

 因为她特别害怕:万一努力了,还失败,岂不是说明自己真的很差?

 只要拖延着,就能活在假想的安全感里:如果我尽全力,没准也能做好。

 其次,羞耻焦虑会让我们退缩、胆小,不相信自己能做成事。

 研究显示,我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念,与实现梦想的能力有直接关系。

 也就是说,你越不相信自己可以做成,就越容易失败。

 因为对结果的惴惴不安,会大幅破坏我们做事的状态——

 身体变得紧绷,忧虑的声音也会一直在头脑中嗡嗡嗡:

 万一搞砸了,这个月绩效就会很惨,老板也会瞧不起我……

 于是,每一个本该全力以赴的当下,都被负面情绪充斥消耗。

 这样的自己,还剩多少能量把事情做好呢?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最新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