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狗十三》上映后,有一段影评很让人触动:
成为父母简单到只需要一瞬间,这项关乎孩子一生的事情,实际上没有任何门槛,世上千千万的考试,唯独为人父母不需要。
有时候我就在想,假如我能有机会做一个出题者,出一套“父母资格考试”的试卷,与我而言,大概第一个问题就是:
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只是个普通人,不能承载你同样作为普通人无法实现的愿望与理想时,你会怎么做?
很多网友为这套试卷贡献了自己的考题:
你能接受你的孩子只是庸庸碌碌的平凡人的事实吗?
你能允许孩子以他的意愿与自由去过一生吗?
你能保证不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指责你的孩子不够优秀吗?
你能将孩子的梦想,与你的寄托独立分开吗?
你能牢记自己从父母那里遭受的伤害,并努力不让这一切重蹈覆辙吗?
为人父母,养育孩子这件事绝对不轻松——
压榨你的精力,刷新你的认知,时时会让你在惨淡现实与自身无力中狼狈不堪;
但是,养育孩子,又是一场难得的自我修行——
会激发出你最好的一面,你竭尽全力,帮助孩子也帮助你自己活出最好的生命状态。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或有此打算,你觉得自己能答好“父母资格考试”这张考卷吗?
为了避免得分太低,建议广大上进的父母,要努力避免以下扣分操作。
1. 指责与否定
很多孩子,如果成绩下降,或者犯了显而易见的错误,其实内心已经很难受了。
父母切忌再往伤口上撒盐。
想要孩子改掉错误,一个安慰拥抱带来的自省,远大于一万句暴怒的指责。
但是有一些这样的父母,每当孩子犯了错,他们就像抓住了仇人的把柄,极尽所能地羞辱、践踏。
父母持续的不认同,让孩子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想法与潜力。
多年后,孩子变成遇事退缩、不敢争取、不敢表达、生命力无法伸展的成年人,又是伶牙俐齿的他们,张口废物、闭口渣滓,责怪你不够出息,不配活着。
每个孩子都想被父母接受,期待获得无条件的安全和爱,但太多的孩子,在父母那里,只有指责与不认同。
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决定我们如何对待世界。
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以及更有信心重拾勇气,重新出发。
2. 忽略与抛弃
在这个繁忙的社会,不少的孩子都是“隐形”留守儿童,很多父母工作太忙,把自己交给长辈,常常只有周末有时间陪一下。
工作忙碌,尚有情可原。然鹅,不怕父母忙,就怕在他们日理万机的空隙,还要抽一个时间,专心用来施展家长权威、批评孩子过错。
我有一个朋友,小时候,父亲常年出差在外,所以他们家是我们那边第一个安装电话的,大家都很羡慕,他却很“恨”它。
为什么呢?
家里安装电话后,父亲每周固定一个电话,每次都像狱卒监视犯人一样,向妈妈收集一波他近期的“表现”。
考试不太理想、玩完游戏才写作业、上课看武侠小说被老师抓到……等等完全可以改正的小毛病,在父亲那里,成了十恶不赦的“大罪状”。
隔着千里,父亲在电话那头对他破口大骂。
以前父亲不在家,他会想念父亲,会认为对方也在想念他,关心他。
听到父亲的声音后,他却只能确信:父亲不仅不想他,还对他很失望。
刚开始,他强忍着听完,还会问一句: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
后来就不问了。
长大后,他依然不爱接电话,有时会开玩笑说自己是社交障碍。
离家在外,一年只回一次家,跟父亲常年不联络,父子感情十分淡漠。
由于近期父母频频催婚,干脆过年也不回家了,给父亲发的拜年短信,都是复制别人群发的。
他没法敞开心扉跟父母说,其实我想家;
他无法跟人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
合家团聚的春节,他一个人晃在大街上,看着别人家的万家灯火,充满了羡慕;
他父母双全,自己长得高大,可他总觉得自己像个孤儿,并且脆弱得不堪一击。
“很多人其实不把家当作退路的。”
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那个外界默认的“避风港”。
低谷时,家人甚至会给予更大的压力。
很多的年轻人站在路中间,就那样站着哭。
身后没有灯火,身前白雾茫茫。
3. 让孩子过你的人生
一个孩子成长最不能承受之重,就是肩负着父母自己没能实现、却希望孩子去完成的梦想。
父母念念不忘,孩子必然很丧。
如果孩子完不成父母的期待,那么他内心就会被无能与无助吞没。
因为一般来说,这些望子女成龙成凤的父母,欲望都是无底洞:
你这次考了100分,他们希望你谦逊地保持下去;
你考了全校第一,他们希望你考全区然后全市第一…
《奇葩说》有一集辩题:“如果一键定制孩子的完美人生,你会不会选?”
一位辩手分享说:这不是一道脑洞题,这其实很现实,所谓的完美定制方案,其实就是指父母希望孩子按他们的“谱”过一生。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后,会给他们设定人生关键字,这些关键字一定是看起来很美好、很光明的。
正如这位辩手,她的人生关键字,是:争气。
她出生就没见过父亲,母亲扛着米袋把她养大,女儿是母亲晦暗人生唯一的亮点。
为了给母亲争气,“优秀”是她人生唯一的目标。
在这个连生存都竞争激烈的社会,倘若天资不高,家庭能提供的资源又有限,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得多难啊?
但她努力这么一路“优秀”下去,工作不错,很早结婚生子,在节目的表现也令人赞赏。
然而她说:“追求完美,是人生至苦。”
更何况,这完美,还是他人定义好,强加于你的。
我现在混得也还好,看结果是不错。
可是我心中的那些遗憾,我那些想干没干的事儿,我被偷走的快乐,
除了我自己,又有谁真的在乎呢?
相信看到这里,成熟的父母,已经开始学着反思并改变了。
武志红老师在《奇葩大会》上说:
我们向自己的家庭寻找原因,不是为了归罪,不是为了甩锅,是为了搞清楚发生了什么,是为了改变。
我们要寻求改变,为了自己,也为了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成长环境。
是为了不让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像我们一样,要苦苦地回望过往,才能找回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812 测试
立即测试
213 测试
立即测试
481 测试
立即测试
661 测试
立即测试
1198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