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选择什么样的伴侣时,我们需要讨论一下所谓的“好脾气”人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
这些人通常被外界视为“好人”、“绅士”或“淑女”。
然而,当你想更深入了解他们,想要更亲近他们时,你会发现他们退缩、推托或逃避。
在关系中,他们更喜欢强调自己的空间需求。当你表达对他们的情感时,他们会回避、找借口,尽力回避你的情感需求。为了避免更深层的亲密关系,他们总是左右逢源,永远看不到你的核心需求,这让你感到沮丧和不重要。
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是情绪稳定的伴侣,看起来非常正直、可靠和专一,但是你们在一起多年后,你仍然不了解他们,他们也不了解你。
当你情绪崩溃时,他们会情感隔离,对此漠不关心。
与这样的人在一起,你会发现,在外人看来是完美无缺的关系,但你体验到的却是无尽的孤独,因为你从未与他们的真实自我和全部自我相遇过。
这类所谓“好脾气”人实际上属于“情绪无能”的人。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爱无能”——他们没有爱的能力,也不允许自己去爱。
与完全不负责任的人不同,他们外表温和、情绪稳定,没有脾气。
然而,他们内在是无力和死寂的,没有一点温度。简单来说,这类人属于“爱无能”和“情绪无能”的类型。他们不允许自己去爱,去表达爱,但他们并不是不负责任的人,他们会尽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他们会遵从“超我”的要求,成为一个好伴侣,而不是遵从内心的感受。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错误地将这一类型的人认为是情绪稳定的人,而情绪稳定的人属于安全型依恋的人,他们会全身心投入一段感情中,并愿意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能够坦诚地交流。
而情绪无能的人往往属于回避型依恋的人,他们害怕陷入深度情感中,可能是因为过去的情感经历受到了伤害。
情绪无能的人通常缺乏良好的情感关系经验。
问题是,如果你的伴侣或你自己是情绪无能的人,这意味着关系无法挽救,个人无法救赎吗?
实际上并非如此。
接下来,我想讨论一下情绪无能的人如何自我救赎。
第一步,承认情绪,体验情绪。与真实的感受相处,在安全的环境中充分表达自己。
唤醒感受的最好方法是感受到安全。
你可以从身边你信任的人开始,在与他们的关系中感受当前的安全感,与自己身心的感受建立连接。
回到那些没有受到妥善对待的过去,回到年幼时有情绪感受却被父母拒绝的时刻。
看看那时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样的眼神,说着怎样的话语。那个年幼的自己在哪里?为什么他蜷缩在角落里?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你是那个人的父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愿意拥抱他吗?
可以告诉他:“亲爱的孩子,你知道你受了委屈和悲伤,你可以哭出来,我会陪着你,你可以尽情释放。没有人会再伤害你。直到你平静安宁,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这种陪伴和与内在的孩子建立联系的练习应该经常进行。只有当你充分表达自己时,所有感受才会被唤醒。你才是真正活生生的自己。
允许自己尽情体验情绪。
当感到悲伤时,沉浸其中。当愤怒时,勇敢地表达你的愤怒。当快乐时,尽情大笑。
情绪有时是一个人的生命力。因此,必须让它们流动起来,实现情绪自由。
当你不再束缚自己时,摆脱“情绪羞耻”,你就不会回避内心的情绪,你也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活力和活力,而不是僵化和死气沉沉。
第二步,尊重真实的情绪感受,建立灵活的心理边界。
记得小时候看过格林童话中的《青蛙王子》故事。青蛙因为为公主捡起了金球,要求公主满足他几个条件:和公主一起进晚餐,使用她平常的杯子和盘子,上她的床和她一起睡觉。最后,这只恶心的青蛙爬上公主的床。
中国版的结局是公主欣然接受,并亲吻了青蛙,于是青蛙变成了王子。这似乎倡导了女性压抑自己的情绪,去付出和牺牲自己,才能得到对方的爱。
然而,原版格林童话的结局并非如此。
当青蛙爬上公主的床时,她非常愤怒,狠狠地把青蛙摔到了墙上,青蛙瞬间变成了王子。
因为王子被巫婆施了魔法,只有遇到尊重自己真实感受的人,他才能恢复原来的真实模样。
你注意到了吗?
压抑只会让一个人的生命枯萎。只有真实的情绪才拥有力量。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936 测试
立即测试
571 测试
立即测试
454 测试
立即测试
371 测试
立即测试
148 测试
免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