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结婚三年了,但和我的丈夫去酒店开房还是感到很尴尬,总是担心别人误解我们的关系,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
最近,我的朋友和她的丈夫去旅行,回来后问了我这个问题。她很不理解,毕竟她已经30岁了,为什么还会对住酒店这样的事情感到羞耻呢?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想说这种“亲密羞耻”并不罕见。在咨询中,我发现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都表现出不同的耻感,尤其是女性:
似乎亲密就意味着某种禁忌和不道德,让人感到非常尴尬和羞愧。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许多父母从小就只会告诫孩子好好学习,不要早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或议论。听话的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的青春悸动是“坏的”、“不应该有的”,因此必须压抑和隐藏起来;不听话的孩子可能会背着大人谈恋爱,但每次见面、牵手、接吻都要避人耳目,还要承受“对不起父母”的道德压力。
因此,亲密就成了一种“坏的”行为,带有羞耻和内疚的标签。而且,很多人从小就没有看到父母之间健康亲密关系的示范。
中式父母很少在孩子面前展示亲密互动,他们更多地通过互相埋怨、责备和争吵来表达亲密。例如,很少听到父母互相称呼对方“亲爱的”,要么直呼其名,要么称对方为“你爸”、“你妈”。在这样规避亲密的家庭氛围中,孩子长大后很难对亲密持一种坦然的态度。
此外,文化的影响也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我们的文化强调含蓄和不外露,在亲密表达,尤其是性方面,被严格压抑。再加上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偏见,似乎拥有丰富情史就代表放荡和不自爱。因此,亲密真的成了一种不敢示人的行为,羞耻感深深根植于内心。
然而,爱并非天生具备,经营关系也不是天生擅长的事情。就像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所说:“爱情不是避风港,而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
没有恋爱经验,将亲密视为羞耻的人没有学习和试错的机会。如果匆忙步入婚姻,往往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不懂得辨别健康的亲密关系,遇到矛盾和冲突时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处理。甚至在遇到心怀不良目的的人时,也不自知地受到伤害和欺骗,不懂得保护自己,最终身心受伤。
我身边有几对离婚的夫妻,追根溯源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结婚太早,在不懂爱和亲密关系的情况下匆忙决定结婚。
如果在结婚之前,他们有过恋爱经验,甚至是“早恋”,多一些对亲密关系的探索,就不会对这个重要的人生课题如此盲目。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475 测试
立即测试
559 测试
立即测试
571 测试
立即测试
702 测试
立即测试
701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