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日剖析并攻克一个问题
初入职场时,我读了《思考的技术》这本书,书中作者分享了一种锻炼思维的有效方式。
作者在通勤乘车觉得无聊,便随机给自己抛出一个问题,接着思考解答办法。比如,他看到一家烘焙店生意惨淡,就会设想自己若是店主,该如何提升营业额,从哪些方面入手,像客源拓展、产品优化、服务升级等。
受此启发,我也开始给自己出题来锻炼思考能力。那如何给自己出题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与周围事物互动,对身边发生的事保持好奇与敏锐。
比如逛商场时,我会琢磨商场一层为何总是美妆柜台。从商户角度看,逛街人群中女性居多,而女性通常喜欢包包、化妆品这类商品,把这些商品放在一楼能吸引她们进店;从顾客角度,女性消费力强,美妆包包利润可观,商家自然愿意把它们放在显眼的一层。
再比如,对于价格昂贵的商品,商家更倾向于邀请我到实体店体验,而非线上沟通。我分析后认为,在实体店能更直观地感受商品细节,容易激发购买欲望;而且面对面交流可以同时运用情感和理性策略,更容易促成交易,毕竟人容易受情感影响。
这个方法的关键在于强迫自己提问并回答,回答时要尝试从不同立场和角度思考,探究事物存在的底层逻辑。毕竟“存在即合理”这句老话是有道理的。
2. 参照他人的答案
第一个方法虽然能有效帮助养成思考习惯,但有个弊端,就是无法确定自己分析得是否准确、答案是否正确。就像学生时代独自做完试卷,却不知道能得多少分。
所以需要一份参考答案来对照,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以及出错的原因。
之前辅导一位新人,她想掌握领导的思考方式,觉得领导考虑问题比自己更深入、更全面、更长远。我建议她先假设自己是领导,按照前面讲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等下次和领导沟通时,对比一下领导的思路与自己的差异。这样就能清楚看到差距,当然,也有可能自己的思考更深入。
在职场中,领导就像一份参考答案,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决策和考量比我们更周全。多与领导对标,学习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考量维度,能显著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过,并非每个人都能遇到优秀的领导,有些领导可能并不聪明。这时,可以通过阅读寻找标准答案。
比如遇到难题时,改变以往立刻翻书找答案的习惯。先独立思考,尽可能想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直到实在想不出为止。然后再去相关书籍中看看作者是如何分析解决问题的,他的思路是怎样的。
举个例子,手机突然无法识别电话卡了。先别急着百度或翻看说明书,尝试分析问题根源,推测可能的原因:电话卡是否损坏,比如使用时间久芯片老化;手机卡槽是否因长期使用导致接触不良;卡面是否有灰尘阻碍识别等。然后提出假设并逐一验证,最终解决问题。
3. 尽量靠自己去“开拓事业”
前两个方法虽然能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很多人来说效果可能不明显,即便他们有提升能力的想法。
因为很多人整天为生计奔波,生活有些麻木,也比较短视,觉得思考这些问题与自己无关,即便知道答案也不能升职加薪。
所以我想出了第三个方法。在第一个方法中让大家自我命题并作答,是因为大多数职场人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不复杂,即便遇到问题也习惯向上级求助,而不是自己解决。
但如果处于一种必须亲自解决大量问题的境地,那就是锻炼分析能力的绝佳机会。想象一下,如果你现在离职去创业,而且没有回头路,只能成功。那么为了达成目标,即使遇到重重困难和无数问题,你也会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棘手的情况,比如平台流量突然大幅下降怎么办?客户成交率远低于预期如何提升?员工突然集体离职怎么应对?甚至可能会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彻夜难眠。但这时,你的分析问题能力会在实战中得到快速提升。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或勇气去创业,但可以借鉴创业者的思维。即给自己设定一个必须实现的目标,无论实现目标的过程多么艰难,都要持续分析问题、逐个解决,直到达成目标。
比如,我给自己立下年底必须升职加薪的目标,不能像以前那样无所谓。我会对这个目标充满渴望,遇到任何阻碍都去分析本质、解决问题。比如分析影响升职加薪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要达成目标需要克服哪些限制。初期分析可能会有偏差,没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分析、持续解决问题。
要抱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才能真正提升分析能力。否则,缺乏这种决心,提升任何能力都很困难。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345 测试
立即测试
895 测试
立即测试
559 测试
立即测试
162 测试
立即测试
741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