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工作倦怠的原因有很多吗,那么针对这些原因,你可以有侧重地通过以下 6 点,解决工作倦怠问题:
1. 调整期望、不急于求成;
2. 保持乐观、对未来保持积极;
3. 换个环境、找到合适的定位;
4. 持续学习、培养专业自我效能;
5. 转换焦点、寻找工作中的控制感;
6. 尝试创业、获得挑战中的巅峰体验。
下面我会从「了解你为什么会进入工作倦怠」以及「如何有效调动积极性」两个方面,帮助你重燃斗志!
首先,你要知道工作倦怠就跟「谈恋爱时,为什么两个人相处越久,越变得无话可说」一样,工作中出现疲劳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内心充满着期待与斗志,感恩公司提供平台与机会能让自己施展拳脚,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于是努力学习,卖力加班,只因为自己是真的喜欢这份工作,体会着每一次成功带给自己的喜悦与成就感。
然而时间长了,对于工作的新鲜感荡然无存。你慢慢发现,日复一日的工作重复而琐碎,尤其是情绪性劳动的工作(客服、销售、医生、教师等),更加令人感到身心疲惫,回到家连话都不想多说半句。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分手却只需一个人。工作也是如此,当初「两情相悦,情投意合」地走在一起,为何最后却让自己如此消极与疲倦?
1. 你也不想工作了吗?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火烧完了可就没油加了。看着朝气蓬勃的实习生卖命的加班工作,一边感叹着自己真的老了,一边继续抱怨着「一周总有那么七天不想上班」。
不想工作是因为个体心理对上班产生了抗拒和抵触情绪,心理学家习惯把它称作「工作倦怠」。它包括三个方面:「情绪耗竭、工作懈怠、专业自我效能降低」,小红拖拉机曾经解读为:「心好累、不想干、我不行」。
那么,你是不是倦怠了?
工作倦怠得从床说起。
再次启用小红拖拉机的倦怠打油诗:
如果你出现以上的情况,那么恭喜你病友,找到组织啦!
2. 好好地工作,怎么就倦怠了呢?
没有什么事情是偶然发生的,这种对工作的倦怠感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突然冒出来的感觉。那么,究竟哪些因素会让你产生职业倦怠呢?
(一)工作特征
① 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
角色冲突:个体在工作中面临的角色定位与实际期望不一致。
角色模糊:个体在工作中缺乏清晰明确的工作职责、权力、目标等。
Schwab 和 Iwanicki 的研究发现,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作倦怠。
这个很容易理解,当你发现应聘时的岗位定位和实操中的完全两码事,老板画的饼和实际干的工作是两码事时,自然会产生心理落差。心里一边 OS:雾草,还有这种操作,一边咬牙忍忍看:还不是因为穷。
当负面情绪越积越多时,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调整与排解,它就会不声不响地反馈在你的工作里:迟到旷工、工作效率降低、绩效变差......
Jackson 等人同样发现,角色模糊对于专业自我效能降低有着显著的相关。
当你在工作中缺乏清晰明确的工作职责、权力、目标时,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我到底每天在干什么?感觉自己很没用,交代的事情都做不好。在工作中缺乏成就感,进而会恶性循环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② 职业特点
大量研究指出,从事情感性工作(如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从业者,常体验到更为严重的工作倦怠感。
因为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人,日常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有时甚至会受到侮辱和攻击,并且得不到积极的支持与反馈。
想一想,孩子成绩不好了被家长骂;没及时处理患者问题被家属骂。虽然好气哦,还要保持微笑:)长这么大都没这么憋屈过,心好累感觉不能再爱了。
Schutte 等学者发现,由于蓝领的工作较为单一、重复性高,所以他们比白领群体会更容易产生工作倦怠感,离职现象也普遍严重。
③ 超负荷工作
这包括两点:数量上的和质量上的。当你发现每天花上 24 个小时都没办法做完工作时,或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没有办法去完成它时,你会怎么办?你能怎么办?
几乎所有的研究结果都显示:工作超负荷会导致个体产生工作倦怠感。所以,在倦怠这件事上,你并不孤单。
另外,要善于去发现那些工作中的积极因素。比如同事的帮助,领导的关心,自己每天微小进步和变化。这些涌动的小幸福,也会让你感到,其实这份工作也不错嘛。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工作,任何一份工作都会有让你不满意的地方,但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
工作本来没有意义,是你的目标赋予了工作意义。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1058 测试
立即测试
3065 测试
立即测试
1054 测试
立即测试
697 测试
立即测试
345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