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是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其病因不明,可能与分娩、遗传、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
产后抑郁是必然发生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目前社会普遍把产后抑郁的首因归结为个人性格缺陷,其次是家庭关系,最后才是生理变化和社会角色变化,这是有失偏颇的。甚至有人归结于原生家庭的缺陷,难免有过度分析之嫌。如果是人格、家庭原因,为什么平时不抑郁,偏偏产后才来抑郁呢?所以,其实“产后”才是最大的原因。一是内分泌环境变化,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女性表现情绪愉快;分娩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女性表现抑郁。二是角色变化,因生产多了一重母亲角色,角色经验的缺失,对孩子的担忧等容易造成精神紧张。三是身体不适。因生产过程、哺乳开奶、生产伤口等引起的疼痛,带来极大痛苦。最后才是家庭关系和人格因素。家庭关系不好,产妇赖以调节的心理支撑容易坍塌,陷入抑郁深渊。
产后抑郁可能很危险,要时时注意防范。
产后抑郁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约80%的病例,表现出失眠、头痛、身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严重者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
产后抑郁大多是可逆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关键。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特别是家庭支持系统,可以大大减轻产后抑郁症状。作为产妇家属,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产后抑郁不是产妇所希望的,也不是她所能控制的,她的情绪失控、无理取闹,是产后抑郁造成的,不是人格缺陷,更不是矫情做作。因此,要给予产妇更多宽容和支持,多用劝导、鼓励、安慰、保证等方法,做好倾听者,及时宣泄产妇不良情绪。此外,也可用音乐、冥想、深呼吸等方法,稳定心神。
如果产后抑郁情况严重,已影响正常生活,一定要及时找专业人士进行处置。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505 测试
立即测试
741 测试
立即测试
1921 测试
立即测试
254 测试
立即测试
345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