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攒够钱是为了不工作":倦怠后如何变得有干劲?
作者:解心在线 2022-09-26 08:45:21 职场心理

毕业后便进入这个行业,淡淡始终与互联网圈的虚幻保持着距离。这个世界正经历着互联网时代的疯狂,留下一堆神奇般的创始故事,为大众贡献了广泛谈资,遥不可及但又引得无数毕业生趋之若鹜,而淡淡说她只是个“上钟即沉浸,下钟即疏离”的优秀打工人。

这或许能说明为什么她沉浸其中七年,依然能兼具包容与自我。她既能融入其中,又从内心深处对这份工作保持清醒的认知与疏离。

“可以说我很幸运,但不能否认我也非常努力。互联网行业不会告诉你为什么不选你了,被迫下场是这两年随时可能发生的事。”

她的努力让她的故事看上去多少有些落入俗套——不过是一个小乡镇女青年走上大企业的励志故事。哪怕是这样的俗套,也是一大批互联网打工人非常真实的缩影。

“我拼命攒够钱是为了可以不工作”,这大概是很多人的心愿。也是淡淡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原因。

可当真空了下来,说好的幸福却变成了不知所措。

—  1  —

淡淡一毕业就进入互联网龙头企业,一直在高速跑道上前进,年薪非常不错,从来没有认为有探索自我的必要性。直到去年接了一个新项目,因为外部环境的停滞,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反思,却发现自己过得并不开心。

首先33岁的她还是单身,父母最大的担忧就是她的婚姻,她也试图想在停下来的时候发展发展机会,但却发现自己的社交圈如此之小,之前的周末和黑夜被加班所占据,现如今想请人吃个饭都不知道找谁,这么多年她都忘了恋爱的感觉,甚至说自己缺乏爱人的能力。

第二个觉察是对目前从事的这份工作谈不上喜欢,只是毕业后一直从事该类型工作,擅长而已,有发展,但是有点不符合自己预期,完全不清楚未来发展方向。

第三,工作强度很大,但多为消耗,完全是例行公事,自我成长较少,其实早想换一份工作强度不是很大且有发展的工作,但是该行业工作强度都很大,很难有合适的岗位。

第四,现在的领导很多决定一言堂,下面的人提任何意见都白搭,没有话语权,完全提不起干劲。

第五,互联网行业给过她成就感,但这种成就感的快乐,终究是外部的刺激,拥有过后,她觉得更多是空虚。

用淡淡自己的话来形容:【我想我人生最大的快乐,可能跟成就感是没什么关系的。我好像一步步在走向自己当初设定的目标,但目标看似达成了,却反过头来看失去更多,自己并不幸福和开心】。

有人问一个关于“正常人应该怎么做才能活得开心”的问题,弗洛伊德给出的回答是——爱与工作。 

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Robert White)发现,人类和许多哺乳动物,都有一种“让事情发生”的基本冲动,称为“效能动机”(effectance motive)。即人内心想通过与环境互动,进而控制自己的环境,以发展能力的一种需求及冲动。

满足人类效能需求的最佳途径就是工作——医生看着一个个病人在自己的悉心治疗下慢慢康复;设计师看着自己亲手设计的广告赫然出现在商场外楼体的LED屏上;理发师Tony不断看到有顾客在朋友圈晒自己给做的新发型……

因为自己的努力推动了一件事情、影响了别人的生活,这种快乐是没有工作时难以获得的。而久未工作时内心的空虚感,就类似于久未进食的饥饿感,找不到满足效能动机的出口,整个人如饿瘪了肚子的人一般毫无生气与活力。而慌张感除了来自金钱焦虑外,也来自于因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而导致的死亡焦虑——“天哪,我还是活着的吗?我接下来都要行尸走肉般地活着吗?”

富有,确实可以助人解生存之忧,可是当富有到完全不必工作时,人未必会因拥有无穷无尽的可支配时间而更接近幸福。 因为一切岁月静好,但唯独缺少一个让你“不得不”工作的理由。因此,用来实现效能动机的途径,也就被堵住了。

—  2  —

就像淡淡一样,早就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职场人,为什么还感到不开心?诚然,当今社会存在不可回避的现实因素,但回归到心理层面,我们在工作中的很多不快乐大多源自——效能动机的满足路径受阻。即没法从工作中,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也没法从工作中,达成自我的成长。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里扮演一个在工厂流水线上拧螺丝的工人,久而久之,在休息时间他也无法停止拧螺丝的动作,甚至看到任何圆而小的东西都会忍不住上前拧一拧,最终他因精神崩溃而被送入医院。这样的悲剧如今仍在继续。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聚焦的是一群在广东东莞的工厂里打工的农民工二代。他们的生活常态是;工作—吃饭—睡觉,日复一日,循环往复,没有意外,没有惊喜。 这类复杂度低、重复度高的单调工作把人当成了机械转动的齿轮,而抑制了人本身的活力、生机、创造性,让人越来越不像人,直至失去生之欲望。从本质上来说,像淡淡这样的高级白领们也未能幸免于难。在各行各业纷纷内卷化的当下,重复、枯燥、日益微小的成就感和日益加剧的去个性化,正在渐渐磨去工作之初的热情与希望,徒留疲惫与麻木。“动机”是人做出某些行动、做出决意时的心理原因,简单地说,是“产生干劲的契机”。听着淡淡的描述,就能明白为什么这份工作使她失去工作意欲的因素。因为工作内容、人际关系、职场制度、家庭状况,都会作为动机或者负动机对内心发挥作用。你的工作动机是涌自“内部”?还是“外部”引燃?在内源性动机的刺激下,对工作处于“能学到很多东西、很开心”“磨练技术很有趣”等状态。在内心的兴趣、好奇心的驱使下,自然产生干劲。而外源性动机的起点在外部。工作的理由是“这份工作带来不错的收入”“这份工作很体面,外表光鲜”等。(金钱报酬、权威者的施压、世人的看法等)诱发出意欲。一般来说,内源性动机是持续的、自发的。相对的,外源性动机是一次性的、应激的。如果只是在这种外源性动机的刺激下推动职业生涯向前进展,迟早会到极限。因为人类疲于刺激、疲于竞争。为了长期工作、度过认可的职业生涯,还是必须挖掘工作本身的趣味。再看淡淡的价值观,在职场她更看重自我成长和成就感,目前的状况完全来自内源性动力的缺失:1、非常被动。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主导权 ,只能服从上级的意志,没法展现自己的意志,因此也失去了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所产生的的效能低且几乎没变化。《象与骑象人》中,作者乔纳森·海特借用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的批评道出了问题之根本:工业革命破坏了工匠及其所生产商品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装配线上的工作把工人变成巨大机器中的小齿轮,这个机器根本不在意工人心中的效能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施展、对事情无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人的内在能量会在日复一日的机械作业中被消磨殆尽。3、个人能力未获得进一步开发和增长。“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今天的自己只是在照着昨天的自己工作,明天的自己也不会比今天的更好,个人能力增长空间被压缩,最终导致工作热情与生活热情的萎缩。

—  3  —

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

想要刺激到职场人的内源性动机,就必须找到自己的兴趣、能力、好奇心、自我实现、成长期待以及意义。

没错,也许在实际工作中,老板把你当螺丝钉,客户拿你当工具人,商家把你当作密密麻麻的大数据中微不足道的几点几,可唯独我们自己,不能这么觉得。

凡事多多从自我感受出发,而非习惯性地忽视、压抑、忍耐,这是通往幸福的首要前提。

当你开始尊重自我的感受之后,或许这下面的三个建议能够帮你更好地感知幸福:

1、无论做什么,都始终关注自我的成长。

一份好的工作,是能帮助你自我成长的。 而大多数时候,帮助我们自我成长的工作,都建立在“感兴趣”之上: 能够在兴趣的推动下自发地投入其中,且能在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 

比如影片《当幸福来敲门》的男主角,实现人生逆袭的关键点在于股票经纪人的岗位让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对数字敏感的优点,不然一直做医疗设备推销员,只怕再乐观坚强、勤劳勇敢都难以脱贫致富。

《象与骑象人》中提到,好的工作意味着深度联结,形象一些的说法是:能对着一口井持续地挖下去,而足够喜欢能让人乐此不疲,擅长则能让人抵达不擅长之人难以抵达的深度。

一份工作,无论是金钱上的积累,还是体验上的拓宽,技能上的提升,但这些提升要基于是自己相对来说还可享受的部分。

如果没有,那就考虑是否离开,离开不意味着放弃,而是重新做选择。

2、允许自己做“无用之事” 。

有句打工人心酸语录:不怕成为工具人,就怕成为没用的人。

身在职场中,打工人总是时刻处于被评判的位置,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尚存一席之地,唯有让自己高效完成有用之事,相对于承受老板的坏脾气,更怕被温和地边缘化。

这里的“有用”由KPI来定义,由上司的满意度来定义,它可以是自信和成就感的重要来源,却也会成为一种内化的无形绑架,束起你拓展个人边界的手脚。

在工作中是否有用不应是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我们或许需要成为一把锋利的刀,而我们又不只是一把锋利的刀;我们需要成为一个赚钱机器,可我们并非除了赚钱别无所长。

跳出职场评价体系做点“无用”之事,可以有效发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充实自我定义,而不至于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图书馆管理员老布鲁克斯那样,获得自由时不知如何拥抱自由。

以及,谁规定人生每一刻都要拉紧发条?谁说凡“不务正业”都是虚度光阴?时不时做点“无用”之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恰恰是把生活主动权握在手里的表现。

3、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

流水线上的工人之所以易陷入抑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工作环境与外界隔绝,工友之间也难有交流机会,久而久之感觉自己不被看到,便憋出了内伤。

当下,一部智能手机几乎可以包揽一个人所有的独处时间,可虚拟世界提供的快感与慰藉终无法替代真实世界实实在在的碰撞与交融。

纪录片《监控资本主义》里面提到,为了交朋友、寻求关注和满足自恋,人们沉迷于社交网络。但这会损伤人们对真实关系的理解,真实关系要求我们去付出和关爱,而不是点赞之交就能满足。 

因为唯有在关系中人才能获得最深刻的疗愈,内在能量也才能被最大化地激发出来。当你感到有人和自己站在一起,烦恼和压力可在瞬间被稀释大半。

最后的话:

咨询中后期,淡淡的工作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她一直犹豫拿不定主意。后来和我商量,我帮她分析利弊后,鼓励她试一试。通过几轮竞聘,淡淡顺利抓住了这个机会。她成功被调至新的项目组,负责AI产品的解决方案设计环节,职责是让这款产品通过算法变得更智能,而且在这个方向上,公司投入了大量的前期研发资金和人力,但随之而来对她更多要求的是硬性能力的提升。

非常有意思的是,淡淡在最后一次咨询中出现了五年后的愿景画面,那个时候的她工作和生活可以兼顾的很好,生活上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平时可以出游旅行,一起分享工作中的苦与乐,各自有各自喜欢的领域,她最近也报名了钢琴培训班,让自己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马丁·路德·金曾建议:

你的工作应该有长度——这是你一生都赖以变得更好的东西。

你的工作应该有广度——它应该触动很多其他人。

你的工作还应该有高度——它应该让你为某种理想服务,并满足灵魂对正义的渴望。

听来是理想化的愿景,可只要走在追逐理想的路上,一切便有了成真的可能。而且追逐幸福的过程比拥有幸福的时刻更加刻骨铭心,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总好过一成不变,好工作不是休止符,而是助力者。 

祝福淡淡都能走上向幸福无限靠近的路途,不论路的尽头是不再工作还是仍然在工作。

加油!

PS:出于对保密条款的尊重和咨询工作的特殊性,为保护当事人利益,文中客户均为化名,另有涉及到客户隐私和咨询技术不能对外公布。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