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起效不大?或许与这些因素有关
作者:解心在线 2022-10-07 08:08:03 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你在,我在”的过程,是一个“咨询——现实检验——再咨询——再现实检验”的重复过程。

在这过程中,有的人成长了,有的人收获比较大,有的人起效快,但有的人却效果差强人意。

效果的千差万别的原因,在于求助者个体的差异化,更在于咨询目标与定位、与咨询师的匹配度、求助动机程度、问题严重程度等的不同。

本文带你解读除普通的起效因素外,都有哪些是影响效果的特别原因。

 

上篇 

心理求助的初期,你想要的是什么?

在你做一件事情之前,你肯定需要想清楚为什么而做,要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做,这就是心理咨询求助的动机。简单点说就是,你想要什么?

小A说,我求助心理咨询时,就想通过咨询,了解老公的想法,并改变他。

小B说,我心理咨询的目的,主要是想发现自己的问题,去调整、成长自己,获得人格完善。

小C说,我想寻找夫妻相处的具体办法,希望心理老师能随时告诉我该怎么做?

小D说,每当我情绪爆炸的时候,都希望旁边有人帮我按住,让我稳定下来,时时监督我。

小E说,我想通过咨询,让我以后再也不用为人际关系发愁了。

心理咨询起效不大?或许与这些因素有关

如果这是一道关于心理咨询动机的选择题,你会怎么选呢?

很显然,正确答案是B。

那么,A、C、D、E为什么不对呢?

小A的不对在于“改变他”。心理咨询的获益原则是“谁咨询谁改变,谁咨询谁受益”。小A想通过咨询了解老公的想法是可以的,可以通过分析和探讨来达到,但要“改变他”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这个目标不科学。

小C的问题出在哪呢?她想通过心理咨询寻找夫妻相处的“具体办法”,有一定的可取——有些流派的咨询是可以提供相关的参考方法的;而希望心理老师能“随时”告诉她该怎么做,则完全超越了心理咨询的范畴了。

须知,心理咨询更多的是通过会谈讨论,去寻找问题,剖析自己,达到内心的体悟后去改变自己与他人相处、沟通的方式、方法,而心理咨询师并不能充当来访者的生活“军师”而随时可以告诉她怎么办?

而多半总是问“怎么办”的来访者,可能不能持续进行,咨询可能很快会脱落,他们很快会逃开。原因大概有:

一是,他们是焦虑的,无法耐受咨询的过程,甚至没来得及构建好“你-我”的主体间关系。

二是,人格上处于口欲期,他们的心里急需“食物”来直接“填满”饥饿的胃,无法通过慢慢消化来得到身心的获益。咨询是需要通过一定次数的讨论、探寻来慢慢得到收获的,这样通过消化得到的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

三是,他们习惯了父母的直接“投食”,而缺少父母耐心的养育。但显然他们没有意识到过快的“被喂食”会导致消化不良。

心理咨询起效不大?或许与这些因素有关

小D也一样,她把自我改变和情绪调节的“开关”交给心理咨询师了。而她要真正改变,需要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自己寻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情绪调节的那把“钥匙”。“心锚”需要安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心理咨询师身上。

一个来访者总是允许被他人“入侵”边界,他还能是完整的自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小E的选项,问题在于幻想通过心理咨询达到一辈子也不再为人际困扰苦恼。能主动求助于心理咨询的,往往是“有心理困扰的正常人”,而这样的心理困扰则大多是阶段性的。

阶段性的困扰,自然阶段性地解决,这犹如感冒,它是不可能根除的,但可以通过强健体魄来减少发生的概率。而如果是人格问题调整,就更不可能阶段性地完成,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甚至远远不止。想要心理咨询的一劳永逸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学的。

 

下篇 

心理咨询起效与否,与哪些因素有关?

对于心理咨询的起效,研究结果显示,咨询关系只能解释30%的疗效。安慰剂效应占到15%,技术也占15%。而最重要的影响40%疗效的,是来访者因素,即来访者改变的动机。

心理学家Bowlby这样定义心理治疗师的任务:“我们的角色是准许患者去思考那些父母曾经妨碍、禁止他们去思考的想法,去体验父母曾经妨碍、禁止他们去体验的感受,去考虑那些父母曾经禁止他们深思的行为。”

那么,除了我们知道的影响心理咨询效果的常规原因外,还有什么其他特别的因素吗?

心理咨询起效不大?或许与这些因素有关

首先,速成or积累。

这关系到你是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成长,还是想通过“他人投喂”的方式来迅速达到“速成”。如果你想通过速成的方式达到改变,或许是缘于你有一些儿童化的思维和幻想,并不想真正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长大。

固然,心理咨询是个耗时耗力也耗钱的事儿,但是,心理问题也好,内在冲突也罢,却不是三天两头形成的。假如你的年龄是30岁,那么,之前二三十年累积的问题确非“一日之寒”,又怎么能期待心理咨询的“三锹两锤”就能搞定呢?

其次,行动or拖延。

曾奇峰老师说:“工作是我们度过很长一段生命的方式,如何工作几近如何活着。如果倦怠地活着,就等于提前让死神附体了”。

心理咨询的改变,不仅需要求助者的主动思考,更需要付诸行动。而拖延则是在表达对现实行动的拒绝,向“死神附体”的状态认同。

心理咨询起效不大?或许与这些因素有关

那么,是要行动,还是不要行动,这样的内在冲突也许自己都还没有想好到底要什么。

比如,在解决冲突的时候,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冲突制造”来达成的。

小区里林女士的车被人家的车堵住了,急着想找车主来把车开走。丈夫发现,这个车主经常这样堵过道,不是个善茬。他的办法是,带着妻子去喝茶了。妻子心生纳闷,但也无奈着。回来时发现聚焦了一堆人,都被那车堵住了。于是,众怒之下,那车主乖乖地把车娜走了。

这就叫“制造冲突”,让冲突显性化,问题就迎刃而解。

 

再是,压抑or释放。

这关系到你的创造力是否被压抑,对生命力是否好奇的问题。

力比多、生命力、创造力、攻击性,在心理维度上其实说的是一回事。就是说,创造力能否被激活,取决于心里底层的生命力是否被压抑。

在心理咨询中,起效不大的来访者,往往其创造力是低弱的。如果他在咨询中能够保持对生命力的好奇与激情、冲动,起效就会越明显。所以,这也是心理咨询的任务之一。

没有冲突,没有矛盾,就不会有事物的发展与进步。

对自我的压抑导致心理咨询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探讨,并不是要回避咨询师方面的原因和责任,只是我们需要更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而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仍然是主体,如果心理咨询师把来访者的武功废了,那才是他真正的灾难。

你在心理咨询中,迟迟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也许在说明:你自己在压抑自我的生命力,你的力比多无法被激活,被释放。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