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伴侣的关系就像是室友 | 为什么会有丧偶式婚姻?
作者:解心在线 2022-10-14 08:21:22 婚恋心理

「丧偶式婚姻」是指夫妻一方冷漠对待家庭、无视家庭生活,虽然名义上没有丧偶,但是婚姻生活如同丧偶的状态。

台湾曾经拍摄了一个系列的小短片,描述了这样一种不幸福的婚姻。短片有3集,每一集都戳中了丧偶式婚姻的一个侧面:

丈夫的秘密简讯 他永远觉得“加班比回家可爱,坐在车上比坐在客厅自在,只要能拖延回家,什么理由都可以”。

我和伴侣的关系就像是室友 | 为什么会有丧偶式婚姻?


餐桌上的陌生人 “当我把家里的声音录下来,发现家里什么声音也没有。从交往时期的无话不谈,到婚后渐渐无话可谈。”

我和伴侣的关系就像是室友 | 为什么会有丧偶式婚姻?


妈妈的孤军奋战 当家庭中的一个人长期被工作绑住,只剩另一个人独自面对家、小孩和生活。

我和伴侣的关系就像是室友 | 为什么会有丧偶式婚姻?

虽然丧偶式婚姻的概念不偏向女性或男性某一方,但现实大部分的情况是,丈夫在家庭生活中长时间的消失和缺位。

今天的文章,我们试图讨论,在这些扎心的故事之下,是什么让我们走入了婚姻的困境?

01

Ta说“我和伴侣的关系就像是室友”

丧偶式婚姻?单纯说“丧偶”我可以理解,“婚姻”我也可以理解,「丧偶式婚姻」这个概念的出现,着实令人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名存实亡式婚姻的痛楚。它消磨了个体对于幸福婚姻的期待,表达出一种“结了婚有伴侣和没伴侣感觉一样”的辛酸和无奈——虽有伴侣,如同丧偶。

带来关于这个概念的现实感受的,是一位来访,当时是咨询关于婚姻家庭的问题(信息有删改并经由来访知情同意)。

印象最深刻的是Ta对于个人婚姻生活的描述:每天自己下班回家就像是回到了宿舍,伴侣就是自己的舍友,自己和伴侣的关系与舍友几乎没什么区别。就是住在一个地方,每天上下班打打招呼;有空的时候一起吃个饭,在饭桌上也几乎没什么交流;偶尔有需要共同协商的事情沟通一下,比如说孩子上学、家里的老人等等;自己也一直试图向伴侣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对方视而不见且拒绝沟通(表现回避)。在这样的婚姻中,Ta从未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馨和爱。

而Ta的那句“感觉我和伴侣的关系就像是室友”,有那么两三天的时间一直在我脑海中徘徊。

当时Ta一边描述一边掩面流泪,我在那个时刻感受着Ta的情绪,非常真切地感知到那种煎熬:看到Ta在想要而不得的温情中逐渐丧失对婚姻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时间长了,慢慢地Ta经常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眼泪就流下来,逐渐发展成中度抑郁。

研究表明,丧偶式婚姻带来的负面影响远不止如此。如果是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是「丧偶式婚姻」的话,往往会同时造成「丧偶式育儿」的结果。换句话说,丧偶式婚姻中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婚姻中的双方,还包括家庭中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其性格品质的发展及情绪管理等均容易出现问题,诸如孤僻、懦弱、自卑等多发心理问题。

02丧偶式婚姻,其实是一种情绪切割

纵观周围的「丧偶式婚姻」,我发现没有一个家庭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始的,恰恰相反,他们大部分都是因爱而结合,对婚姻抱着美好的期待,满怀希望地开始新生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到底是什么磨灭了家庭中的爱意,让婚姻变成冷冰冰的存在呢?

我们常常忽视了一个点:家庭是变化的,家庭关系也是变化的,同时家庭具有一定应对这种变化并维持其连续性的能力,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家庭生命周期。比如,刚结婚的时候,刚生孩子的时候,其中一方失业的时候,孩子离家的时候,都是家庭生命周期中一些关键的时刻和阶段,不可避免地我们会焦虑、痛苦,甚至抑郁,而如果能坚持下来,适应家庭中的变化,那么家庭的韧性将会提高,婚姻内的夫妻关系也会得到升华。

相反,假如夫妻在这些关键时刻的挑战面前一次次败下阵来,那么家庭关系就可能会亮起红灯,甚至整个家庭也会走向“消亡”。

我和伴侣的关系就像是室友 | 为什么会有丧偶式婚姻?

「丧偶式婚姻」,就可以看成是一种消极应对家庭挑战的不良方式——情绪切割。

小A和小B原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情侣,他们相识于校园,相处的过程幸福且舒适,没有狗血剧,也没有父母的反对,在所有亲朋的祝福下顺利地步入了婚姻。然而孩子的意外降生却打破了平静,小A初为人母,由于缺乏准备时常感到慌乱,总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的妈妈,常常会因为自己的一点小疏忽而感到自责,而小B同样没有做好成为父亲的准备,更糟糕的是,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妻子抱怨的眼神,很快,焦虑成为夫妻关系中的主旋律。

为了逃避家庭中的这种负面情绪,小B不再那么顾家,而是把自己丢在了工作里,远离家庭,成为令他感到轻松的最佳方式,换句话说,他似乎刻意切割了自己和家庭的情绪联结。

03

我们需要的“在场”和“共同决定”

当国内在讨论「丧偶式婚姻」的时候,国外也有很多类似的词汇出现。例如日本早年有一部非常热门的漫画叫作《Dame Oyaji(没用的父亲)》,韩国有一个词语「Wild Goose Father(大雁父亲)」,用来形容那些在国内挣钱供妻子孩子出国读书,“季节性”在家庭中出现的男性。而在很多的西方研究中,这种情况被称作「Father Absence」。

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角色,似乎仍然在影响着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的互动方式。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59%的女性表示她们的家务比伴侣更多,大约3/4的女性说,她们比伴侣要做更多照料孩子的工作。基于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情况来看,尽管一些夫妻在意愿上表示要平均分配家务,但到了现实生活中,往往还是以传统的性别角色来分工。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到日剧中有一句特别扎心的台词:

我和伴侣的关系就像是室友 | 为什么会有丧偶式婚姻?


所谓的“一般而言”,是社会赋予我们的性别角色:男性作为“家庭的物质提供者”,应当是强硬的、去情绪化的、有事业心的;而女性作为“家庭的生活照料者”,应当是体贴的、周到的、母性的。


这或许让男性在结婚之后,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家庭责任是“挣钱”和“养家”,而投入大量时间参与家庭生活,被看成是一种羞耻和软弱。


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需要的婚姻和家庭是这样吗?并非如此。我们需要的,往往是亲密,是双方的在场,是对家庭角色有一致的认识,以及对家庭生活的共同决定。


2006年,美国上映了一部电影叫作《人生遥控器》,在这部电影中,男主角一心想着升职加薪,他得到了一个神奇的遥控器,可以将他的人生“快进”,于是他把那些他在家庭中觉得孩子吵闹、觉得生活无聊和不耐烦的时刻,都跳过了。


直到故事的结尾,他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些什么,他倒在地上,跟儿子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我和伴侣的关系就像是室友 | 为什么会有丧偶式婚姻?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