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动式的爱,是一种“病”
作者:解心在线 2023-03-23 08:02:08 婚恋心理

前段时间,刷到“豆瓣劝分小组”一个帖子:

一个女生和男友去吃肉蟹煲,可以选鸡肉或其他肉类。

女生爱吃鱼,就提议点鱼肉,男友没有拒绝。

但吃着吃着,女生突然发现,男友竟然在默默流泪。

自我感动式的爱,是一种“病”

原来,他根本不爱吃鱼。

但相处一年多来,他从来没说过,每次吃鱼还表现得很开心。


理由是:“我只想让你开心”;“你根本不爱我,我得讨好你”……

后来,男友变成了前男友。

自我感动式的爱,是一种“病”

△每日豆瓣《前男友和我吃饭觉得很委屈,泪洒当场》

想起那个经典的“妈妈吃鱼头”的故事:


一个妈妈每次吃鱼都只吃鱼头,把鱼肉都留给孩子。

临终前却告诉小孩:“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吃鱼头,我喜欢吃鱼肉。”

这句话,足以让孩子内疚一辈子。

其实不管是家庭关系,还是亲密关系,很多人都有类似问题:

我对一个人付出很多,但ta却感觉不到,觉得我根本不爱ta。

又或者,对方的爱太满了,让我感觉很沉重,很不舒服。

看似一方付出颇多,另一方却毫无觉察,还让关系变得更差。

为何呢?

实际上,这样的爱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自我感动。

当一个人在关系里,以自己喜欢,而不是对方需要或接受的方式来爱对方,ta大概率只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并陷入了自我感动。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自我感动式的爱”。


自我感动式的爱,是一种“病”


01

自我感动式的爱有时是一种伤害


想起一位来访小a,曾哭诉自己“被分手”的经历:


他总在下班回家后,为女友做各种美食,希望对方和自己一起看电影,共度美好时光。

而作为设计师的女友,恰逢事业上升期,有个重要项目遇到了难关。


如果做不好,她这段时间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于是她希望晚上能多些独处时间,思考如何克服这个难关。

但小a并不在意,认为:


”有什么问题,共同面对就好了。看电影不正好放松心情,又能约会,一举两得吗?”

他没注意到,女友总是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餐桌,即使不饿,也尽力吃完。

直到有天,女友突然爆发:“我真没心情吃,要赶工。而且晚上七八点钟,我吃了会胖,还睡不着!"

小a还是不理解:“吃饭跟做事有什么冲突?你难道不用吃饭吗?”

后来,女友顺利完成了项目,但也提出了分手。

小a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在外人眼里,他是十足的好男友代表,未来好老公典范,有耐心,也不介意自己付出更多。

但女友在这段关系里,却很难受:


“你是为我做了很多,但我最需要的,你从未给我,甚至你从来没有认真听我说话。”


小a也很受伤,很委屈。

他也有工作,却每天牺牲休息时间照顾女友,想让女友好好吃饭,好好放松。


“我明明是为她好,为什么却变成了分手的原因?”

自我感动式的爱,是一种“病”

有些人会觉得,是女友过分,要是有个人自愿给我做饭,陪我看电影,我高兴还来不及。

但ta们却没有意识到,小a的诸多行为,付出的情感投注对象是自己,而不是伴侣。

他满足的,更深层的,是他自己的心理需要。

比起要去为对方做什么,他更需要在这段关系里,沉迷于自己的付出和努力。

这样让他觉得,他是一个能为对方创造幸福和价值的“好伴侣”,以此提高自我认同,并满足对理想关系的向往。

即经典的:

我真正喜欢的,并不是这个人。而是这段关系里,喜欢这个人的我。

所以,即便女友数次告诉他:我想有自己的空间,去面对现在的难题,小a都熟视无睹。

而女友因工作已足够烦恼,还要照顾ta的情绪,双方相处越来越充满负担,再无继续下去的意义。

最后,选择分手。

其实,如同小a一样,很多人建立的“亲密关系”,大部分是自己对理想化自我和关系的投射。

这段关系里,ta的付出而非完全建立在彼此真实的客体存在,及现实需要的基础上。

而这种理想化需要过于强烈,关系中的另一方是不被看见和尊重的。

不管如何表达,ta的需求都被各种形式忽略,反而受到攻击:

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却不领情?

至此,自我感动式的爱,就变成了一种伤害。


自我感动式的爱,是一种“病”

△日剧《四重奏》中,妻子发现丈夫根本不喜欢柠檬,却满腹怨气地假装喜欢了2年


02

自我感动式的爱,

背后想要的是什么?


为什么小a会在亲密关系中,采取如此“自我感动式”态度呢?

回溯这样的人的成长经历,你会发现他们有种普遍的自恋倾向,而根本原因是“缺爱”。

如果后期没有努力得到较好修复,可能会产生“共情腐蚀”。

在关系中,共情能力让我们可以体验别人的内心世界。

而当一个人全神贯注追求对自身的关切时,就会缺少共情,更多把对方当作满足自己需求的工具,而非有自己独立意识和真实渴望的个体。

一个人的共情力是如何降低和缺失的呢?

ta们往往有不健康的,或破坏性的客体关系。

首先,如果在ta成长过程中,主要抚养者总是表现得不耐烦,回避、忽视、打压,ta就会感觉到:

比起我,抚养者或许更爱自己。

世界是不欢迎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牢靠。

为此,ta会不断向对方提供价值,比如无微不至的关心,买各种礼物......以获取一种对关系的“掌控感”。

也因为缺爱,可能引发过度的自卑感。

在关系里,ta会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理想伴侣”,毫不吝惜牺牲自己。

因为被另一个人认可、需要、承认之后,才能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

这是一种自我照顾,也是对过度自卑、自我厌恶的防御。

我们会看到这类型的孩子,会把他最喜欢的东西无私分享给他人。

父母觉得孩子大方,有爱心。但其实,“过于大方”也意味着,把讨好他人当成获取他人喜爱的手段。

以后ta对一个人好,就期待对方全盘接受,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

当对方展示出一点不需要或不理解时,ta极易受伤,情绪崩溃,会产生攻击行为或自我毁灭。

而缺爱,还容易让一个人产生匮乏感,想要尽情弥补自己。

在重要人生阶段,ta们总是独立面对成长中的诸多障碍和困境,这种感觉太孤独和难受。

所以进入亲密关系后,ta们会过度投注自己的心理需要到对方身上,恨不得把缺失的所有东西——

陪伴、支持、宠爱……所有最好的一切,都让对方拥有。

当对方获得满足时,ta会如同自己满足一样。

由此可见,自我感动式的爱,更多是出于内在的心理需要,而不是爱本身。

不管多么努力,最后往往只能感动自己。

这也告诉我们,若要爱人,必先自爱。

每个人都有缺失和创伤,有未满足的心理需求。

如果想拥有一段真正的亲密关系,去真正爱一个人。

那需要先看见自己,疗愈自己,爱自己。

甚至,适度“自私”一点,不需要通过对外付出来满足自己,而是自己先满足自己。

这样才会尽量成为完整的个体。

才不会在亲密关系里被迫成为一个自我感动的人,才有能力看见自己和对方的存在,拥有真实的亲密。

自我感动式的爱,是一种“病”

03

什么样的爱,

才能直抵内心?


什么才是爱一个人的正确态度呢?

韩剧《请回答吧1988》,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这部剧中的男女主角狗焕和德善最终没在一起,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意难平。

阿泽和狗焕都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德善,为什么德善最后选择了阿泽呢?

其实,这才是最符合现实生活中亲密关系发展的结局。

想想德善是怎样的女孩子。

作为家里的二女儿,她是家里最不受宠的那个。

姐姐成绩好,集父母宠爱于一身。


而德善反应迟钝,成绩总是垫底。

每次和姐姐有矛盾,父母从没帮德善说过话。

弟弟因为是老幺,什么鸡腿、汉堡、玩具...都是先给弟弟。

家里煤气泄漏,姐姐弟弟被父母抱出屋子,却独独忘了家里还睡着的她。

但她长期的隐忍却没能换来父母家人的理解,直到生日那天情绪崩溃,哭着离家出走......

虽然父母也爱她,但德善的情感需求总被忽视。

所以她外表大大咧咧,实则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信,敏感脆弱,经常怀疑自己没有人会喜欢自己。

自我感动式的爱,是一种“病”所以,德善需要的,是很肯定,很爱惜自己的伴侣。

是阿泽这样异常坚定执着,肆无忌惮的偏爱,而非狗焕这样隐晦的暗恋。

阿泽平时研究围棋像个木头,在其他女生面前没有任何表情,但一看见德善就会笑。

德善所有傻乎乎的行为,在他看来都很可爱。


只要有德善的地方,他的眼睛始终专注地凝视着德善。

他的全部爱意都给了这个女孩,无条件地包容她。

德善的不安有阿泽来弥补,德善的自尊心有阿泽小心维护,德善每次的不确定都有阿泽在身后做后盾。

这给了德善缺乏已久的安全感,让她觉得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自我感动式的爱,是一种“病”

但狗焕呢?

和很多人一样,他懂事、独立,在关系里总是习惯默默付出,喜怒哀乐都藏于心。

为了等德善一起上学,他会在门口等一个小时,却不直言是在等她,而是一遍遍地假装系鞋带。

他熬夜亮灯等待德善自习归来,为她送伞,却非要倔强地一个人淋雨回去。

他如此喜欢却总是闭口不说,反而用毒舌表达在意:

他会说德善“脸红得像村姑”;


看见德善的口角有饭粒,嘲讽说她是“傻子”;


德善穿韩服,他嘴上说丑,却在背后看着她傻笑。

狗焕默默为德善做了很多事,但唯一忘了做的,就是肯定她,鼓励她,给她最直白的支持和爱。

而这种爱,恰恰是德善这样内心些许敏感自卑,从小不受重视的女孩最需要的。

最后,他感动的只有自己和观众,错过喜欢的人。


自我感动式的爱,是一种“病”

除了直接坦率外,阿泽还告诉我们,亲密关系里很重要的,是让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

阿泽总是因压力失眠,也只有靠在德善的肩膀,才能感觉安心和放松。

他说,正是因为有德善的陪伴和努力,才赢得了比赛。

赛后归来,朋友排队拥抱他,轮到德善时,阿泽迫不及待地抱住了德善。

作为一个人人都敬仰的天才棋神,阿泽对全世界保持距离,却只对德善卸防。

他总是主动表现出,自己非常需要德善的陪伴和关心,这让德善觉得,她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柱:


“我是被需要的,是有价值的,我的存在对于某个人来说是无比重要的”。


自我感动式的爱,是一种“病”

而狗焕的家庭条件是双门洞孩子里最好的,父母也很爱他。

他总是显得很自信,表现得漫不经心,没有弱点,什么都不缺。

对于德善来说,这样的狗焕有很多选择,自己或许不是最重要的,更不可能是唯一。

所以,很多人很疑惑,我很爱一个人,为ta付出,为ta着想,但ta为什么就感受不到呢?

爱一个人的正确方式,到底是什么?

恰恰就是,要用对方喜欢的、接受的、能感知到的方式,而不是自我感动的方式,去爱一个人。

因为每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性格经历、处境如此不同,心理特征和人格特质也不同。

自然,需要的爱的方式,接受爱的能力,对关系的需求和期待也不同。

而亲密关系里,没有上帝视角。

所以,爱一个人,首先要花费时间,坦诚沟通,用心深入了解,深度理解ta这个人。

ta在怎样的家庭长大?


ta需要什么样的关系?


喜欢怎样的方式?


ta又在感情里,对他人有着怎样的期待?

在关系里,彼此要让对方看到,感觉到自己是好的,自己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价值。

这样的爱,才能直抵内心。

最后,愿你和你爱的人,都是双向奔赴的爱,而非孤芳自赏的隐忍。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