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确诊抑郁症的第三年。
一开始,我以为抑郁是因为自己“想太多”。
后来才发现,我成年后的所有蹉跎、犹豫、挣扎,都是过去的情绪一点点积压起来的后果。
而抑郁,是重要的信号。
是它提示着我,要开始审视过往,修复那些重要却被忽视的创伤,检查自己一直在重复却无效的自我保护方式。
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分享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希望给到你一个答案。
01
我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之所以会得抑郁症,还得从我的家人说起。
都说家是避风港,而我的家却总雷雨交加。
在父母眼里,我是个很糟糕的人。他们总是喜欢在饭桌上数落我,指责我不懂事,拿我和其他人做对比。
每次遇到别人夸奖我,父母总会条件反射一般,站在对立面贬低我,恨不得告诉所有人,我是多么无可救药。
我一次次安静地听着他们的责骂,无助却无力反抗。
从高一开始,我变得暴躁不安。很多以前感兴趣的事,也都失去了兴趣。
我时不时就会很难过,那时,我的朋友圈全是悲伤压抑的内容。
要不嗜睡要不失眠,做噩梦,暴躁不安,喜怒无常。这些词放在那时的我身上,正合适不过。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好久,从2020年11月开始,我渐渐有了自杀倾向。
在无数个无眠之夜,我一遍遍计划着详细的自杀方案,那时的我,看不到光亮,以为我的人生要完了。
我猜到我生病了,心口好像有一个漏风的大洞。
可是我不敢去看医生,害怕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也害怕医生会像身边人一样,告诉我:“想开点,别想那么多就没事了。”
直到我的自杀倾向越来越严重,那时我已经准备好了自杀工具。
可能人性中,既有自毁冲动,也有一种强大的求生意志吧。两者挣扎中,我鼓起勇气去了医院。
结局在意料之中,医生告诉我是重度抑郁症,必须立刻接受治疗。
回到家后,我手里握满了想用来自杀的头孢类药物。我一粒粒地数着药丸,思索了好久......
最后,我把药丸都倒进了垃圾桶里。
是的,我想再试一次,再努力一次,看看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我开始去运动,每天健康饮食,学习更多心理学知识,协助自己走出困境。
值得高兴的是,这些努力确实有了成果,至少我不再嗜睡了。
但我的情绪还是很不稳定,我知道我有创伤尚未修复。
而修复创伤是一个很需要勇气、很漫长的过程,于是我决定找个人,来陪我穿过这趟荆棘之旅。
是的,我找了咨询师,选择了心理咨询。
02
选择的权利在我手上
我的咨询师说话声音很轻,很柔,我感到自己在被安抚着,很温暖。
在和她一起工作的时候,我能感觉到自己是被理解,被关心的,而她也总带给我很多猝不及防的感动。
原生家庭是我最想和咨询师讨论的一个议题,因为家对我来说,是痛苦的根源。
记得有一次在家吃饭,我妈和我说:“你要表现得好一点,要让我们开心,不要让我们生气。”
在外人看来,这或许是很普通的一个表达。
但只有我知道,她口中的“表现得好一点”是指事事顺从她的心意,而要完成这样的要求,也意味着在意见不合时,我要违背自己的意愿。
听着她说这些话时低落的语气,我觉得我是一个罪人,是我表现得还不够好,所以让他们难过了。
哪怕我知道事实并非如此,知道他们的要求并不合理,期待也并不正确,可是每当无法满足他们时,我还是会感到很内疚,觉得自己很糟糕。
在一次咨询里,我和咨询师分享了这件事。
咨询师告诉我说:“如果他们的开心要取决于你的表现,那这个开心的责任太大太重了,压在你身上,你会好委屈好累。”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是咨询师提醒了我,让父母开心不是我自己的责任,我也仅仅只是一个小孩,在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责任时,我也会委屈和累的。
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一直都没有好好关心过自己。
父母除了会把“开心的责任”寄托在我身上外,还会长期否定我,所以我并不是一个自信的人,经常觉得自己很差劲、很糟糕。
讽刺的是,我又很清楚自己是优秀的,有爱好有理想,有很多技能,也是个善良的人。
可是即使清楚,我依旧深深厌恶着自己。
咨询师没有说什么要爱自己、要乐观之类的鸡汤话语。
而只是平静地说:“在这个环境里,你会被觉得自己不好、和觉得自己好拉扯。哪一个能让我们走得远,就选择哪一个吧。”
这番话,却让我如梦初醒,是啊,我是有选择的权利的。
哪种选择可以走得更远,不妨大胆去选择它吧。
于是,我鼓起勇气选择了“我觉得我很好”。
03
原来我可以只是我自己
随着咨询的次数越来越多,我渐渐信任咨询师,关于原生家庭的议题,我们也聊得越来越深。
有一次我说,父母总是在教我要学会讨好别人。
“如果不被人喜欢,他们就会觉得很丢人,这在他们眼里是无比糟糕的事情。”
咨询师反问我说:“那在你眼里呢?”
我思考了片刻,回复:“在我眼里,好像还好。”
咨询师:“你是你人生的决策者,你觉得还好,才是最重要的答案。”
听到这个答复,我隐约感受到内心的一些观念在松动中。
被人定罪已经很糟糕了,可更糟糕的是自己都觉得有罪。
然而,我是我人生的决策者,我可以不给自己定罪的。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我能预见一些改变,正发生。
也是在那一晚,长期做噩梦的我,睡了个很安稳很踏实的觉。
这些都是咨询师给我带来的感动,但发生在心理咨询里的感动又远远不止这些。
我的咨询师还告诉过我:“我想成为你可以倾诉的人。”
有了这句话,让我觉得生活可以不再那么苦涩。
因为我知道,我可以放心大胆地往前走了,前进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麻烦,我都可以放到这里来解决。
在咨询的环境里,我能卸下所有伪装。
在咨询师面前,无论是怎么样的我,丧气亦或愤怒,悲观亦或无助,我的感受,无论好坏,都可以被咨询师理解和关心。
和朋友倾诉,我们总会担心被评判、被不理解。
然而在心理咨询里,只有无条件接纳。我想这也是找朋友倾诉和做咨询很大的区别。
通过心理咨询,我意识到,原来我可以只是我自己,我不必为家人而活,更不必让任何人满意。
04
愿你找到陪你走过黑夜的人
如今,在面对家人的贬低时,我依旧会觉得难过,但我终于敢反驳他们,永远站在自己这边。
我开始学着大大方方接受别人的赞美,开始去承认自己确实不糟糕,反而还很优秀。
生活依旧充满困难,可是我渐渐变得积极起来了,开始认真生活。
我尝试更多地社交,会和朋友在周末一起去吃各种美味的食物,并为此感到快乐。
我还在学习心理学,也重新开始每天坚持运动。
这些变化也许看起来很微小,对我来说却意义重大。
作为一个同时学过心理学和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人,很多人会问我,自己读书和做咨询,它们所起到的疗愈效果是一样的吗?
而每次我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们:“不一样。”
心理学上有句很经典的话:看见即疗愈。
具体来讲,就是我们的很多烦恼,并不一定由具体事件所致,而是由于没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没能表达情绪,造成了心理的冲突。
在咨询环境中,当我们把那些压抑住的想法重新表达,把未处理的情绪重新宣泄,当我们的感受、想法、情绪与需求被看见时,就算事情没有被解决,同样也能达到疗愈的效果。
而且,在和咨询师共同前行的过程中,我们会收获很多感动,温暖与力量,这是自学心理学不能代替的,也是其他任何一种疗愈方法所不能代替的。
于我而言,心理咨询就像一个教会我“勇敢”的练习场,它协助我看见,教会了我去爱与信任,去勇敢地接纳自己,疼惜自己。
因此,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心理咨询,很庆幸遇见了我的咨询师。
我和我的咨询师,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我坚信,当我们一起往前走时,前方还会更多的风景。
屏幕前的你,也许也正在走一段漫长的夜路。
在此,我想借用电影《深海》里的一句话送给你——
有时候这个世界看上去是灰色的,可就算是这样,也一定有些光亮在等着你。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592 测试
免费测试
266 测试
立即测试
1891 测试
立即测试
952 测试
立即测试
667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