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后,一些人能迅速回归正常生活,而另一些人却陷入深深的痛苦,无法自拔。
这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强烈的分离焦虑。分离焦虑症,常见于对家庭或其他个体有强烈情感依赖的青少年和成年人。
这种焦虑源于对分离的极度恐惧和对孤独的过度担忧。在幼年时期经历过父母争吵、分居或离婚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出分离焦虑症。
研究显示,这种焦虑症在童年时期若已形成,成年后很可能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它也可能引发恶心、头痛、咽喉痛等症状,甚至导致惊恐发作、恐慌症和其他泛焦虑症。
早期的亲子关系对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模式有深远影响。
若孩子在幼年期得到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他们的内心将建立起稳定的客体关系和依恋感。这样的人在面对失恋时,能更好地调整自己。
而那些没有得到足够陪伴、内心客体不稳定的人,面对失恋时,会因激活内心深处的痛苦回忆而感到极度焦虑。
对于这类人,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常常过分担心导致事情往他们担忧的方向发展。
为了保持关系,他们可能会过度控制对方,导致对方感到室息而离开,进一步加剧焦虑。
这种焦虑并不代表他们有多么爱对方,而是因为分手触动了他们童年时被分离的痛苦记忆。
要改善这种状态,关键是培养自己的安全感,成为独立的个体,减轻对其他人的情感依赖。
逐步减少对伴侣的依赖,是走出焦虑的重要步骤。健康的恋爱关系应该是1+1>2,而不是等于1。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667 测试
立即测试
245 测试
立即测试
661 测试
立即测试
254 测试
立即测试
454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