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感人生:内向者的隐形战场
作者:解心在线 2024-07-08 10:21:04 人际心理
偷感人生:内向者的隐形战场

你是否曾在公共场合拍照时感到不自在,担心成为焦点?或是在备考时选择独自学习,避免他人审视?

亦或是在超市徘徊却空手而归,唯恐被他人觉得奇怪?这些看似细微的日常行为,实际上揭示了一种被称为“偷感”的现象!

“偷感”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偷窃,它描述的是那些喜欢默默行事、专注于自我、渴望在人群中保持透明的人。

这个词并非贬义,而是对内向者心声的温柔诠释。他们倾向于制定计划后默默执行,待成果显著时才与人分享,或在他人发现时淡然处之。

这种行为给予他们安全感,避免了处于未知和审视的境地,也减轻了失败和嘲讽的风险。

然而,过度的“偷感”也可能阻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那么,“偷感”到底在“偷”什么呢?


它实际上是在逃避内心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源于三个主要方面:

自我设限:人们常常因为互联网上的“精英”形象而感到焦虑,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他们害怕失败,因此选择隐藏真实的自己,以“我不行”为信条,避免面对挑战和困难。

奖赏预期误差:当我们的期望与实际回报不匹配时,会产生失落感。长期如此,人们会开始降低期望,以避免失望带来的不安全感。

羞耻感:在表达自我、展示自我或寻求帮助时,我们可能会感到羞耻。这种情绪促使我们打造出一个受人欢迎的“外壳”,但实际上却切断了真实自我与现实的连接,增加了内心的消耗。


曾有一个微博热搜话题“被大大方方支配一生的东北人”,揭示了东北地区对孩子开朗、大方的期待。

然而,这种期待不仅限于东北,它几乎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面临的“规范”。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热情、主动,懂得礼让,甚至在家庭聚会上展示才艺,以符合“大方”的期待。

抗拒这些期待,我们可能会被贴上“没礼貌、扭捏、不大方、难成大器”的标签。

在这种社会压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那些内向、不够“大方”的孩子可能会感到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甚至怀疑自己的“正常性”。


长期如此,这种“与众不同”的感受可能演变为心理困扰。

但事实是,社会的推崇虽多偏向于外向,但内向并不是问题。我们的心境与所处环境的不匹配只是暂时的。内向的人也有与朋友畅谈、为梦想充满激情的时刻。

在这些时刻,难道我们还能用“不够大方”来评价他们吗?内向与外向并非绝对对立,而是需要依据具体环境来判断。

与其盲目迎合外界定义的“大方”标准,不如追求内心的稳定与自洽。

我们可以选择独处、冥想、运动、阅读、写作等方式,让自己达到放松的状态。

屏蔽掉外界不健康的评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按照自己的方式,大大方方地生活。无论内向还是外向,关键是做真实的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区。


“偷感”并非贬义,而是内向者的一种选择。

它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是我们在某些时刻,选择不被过多关注、想要隐藏真实自我的自然反应。

理解“偷感”的成因,是为了更深入地探索自我,而非自我否定。

若想在“偷感”的庇护下更加自在地成长,我们需要警惕以下三种“负面隐秘”:

1、过度“迎合”

因为内向者容易感到害羞,他们可能会过度迎合他人,成为一个难以拒绝他人的“好好先生”或“好好小姐”。

但过度的迎合不仅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反而可能给予他人冒犯的机会。

正如社会心理学家戴安娜·芭芭拉在“权威性与亲和性”理论中指出的,过分的亲和性可能导致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失去权威,从而更容易被他人操控。

为了更快乐地成长,我们需要学会理智地分辨哪些请求可以应允,哪些需要果断拒绝。

加州大学的研究也表明,容易感到难堪的人往往更具备利他精神。但请记住,利已并非自私,那些无端指责你“自私”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私。


2、接纳自己的“不安”

前文已提及,“偷感”的产生可能源于对真实自我的“不安”或“羞耻感”。这种感受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不安”。

例如,有些人会因为年龄增长而羞于用叠字称呼父母;有些人会因为被夸赞而感到不自在;还有些人则可能因为庆祝生日而感到尴尬。

每一种“不安”都是一次自我探索的机会。

我们不应隐藏自己的“不安”,而应学会接纳它,从而治愈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正如网络上流传的那句话所说:“每向别人展示一次自己觉得羞耻的事情,你就会发现内心多一分自由,焦虑也会减轻。”


3、摆脱“标签”的束缚

玛丽·道格拉斯在《洁净与危险》一书中提到,人类有一种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本能。

从星座分析到MBTI测试,我们总是习惯于用某种标准来给自己贴上标签。然而,这些标签并不能完全定义我们的全部特征。

内向(I)或外向(E)只是描述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的倾向性,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复杂的,有时给自己贴上标签反而会限制和束缚自己。我们不需要以他人的目光来评判自己,也不需要以假想中的社会规范来要求自己。

你是怎样的人,应由自己定义。请摆脱“标签”的束缚,勇敢地活出自己的色彩。


“'偷感'这个词让内向者一位网友曾感慨道:找到了自嘲的幽默感。”它让我们明白,内向并不是缺陷,而是一种独特的魅力。

这个词语让我们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也让我们找到了更加自洽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推崇过度自信和张扬的社会里,低调的人或许活得并不容易。但低调并不意味着软弱:他们只是不愿意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不喜欢炫耀、更注重行动而非言语。”

让我们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不同的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