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内向的你会内耗?
内向的你,是否有听到过下面的话?
· 小时候,妈妈常和别人说:“这孩子,见了生人就躲,长大肯定没出息。”(内向=没出息)
· 上学时,老师和爸爸说:“其实是个聪明孩子,就是太胆小,以后只能吃公家饭。” (内向=保守)
· 找工作,面试官和我说:“我们需要那种勇于表达自己,积极进取的员工。” (内向=没有进取心)
· 相亲后,姑娘说:“你太闷了,以后肯定不懂情调。”(内向=无趣)
外界的很多声音会告诉我们 “内向是不好的”、“内向是需要改变的”,所以我们很多人会产生对当下 “内向”与“恐惧”状态的不接纳。这就会造成我们以下两种内耗状态:
内耗状态一:想变得外向,却不能的冲突
人最大的内耗就是对自己的排斥。
你不喜欢自己,你不接受自己,你觉得现在的这个自我很差、你觉得只有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才可以。
很多内向的人,想要变得 “外向”。所以你开始讨厌自己、嫌弃自己、骂自己:“为什么我内向,而不能成为外向者?”
你想成为那个 “情商极高”、“很会说话”、“积极阳光”、“不退缩”的自己,你想成为那个在社会标准里的 “优秀外向者”。
可你越是讨厌内向的自己,你就越需要花精力来排斥自己,你就越来越心累。改变起来越来越力不从心,甚至可能会变得更封闭,然后更排斥自己,进入死循环。
内向的人也可以积极阳光、擅长社交,只是这需要你接受 “暂时的能力欠缺”,去慢慢培养和发展社交能力。
内耗状态二:社交是把“危险的刀”,而你又逼迫自己社交
人对于关系,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当关系是安全且令人愉悦的时候,我们就愿意去连接;当关系给我们造成压力时,我们就想逃离。
对于有封闭倾向的内向者来说,关系与连接对来说是件有压力、甚至是危险的事情。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需求被忽视、被拒绝等等经历,让他们无法享受关系。
而我们的父母、社会,往往会告诉我们说:你要社交啊,你要人脉啊,你要会说话啊,你要积极阳光啊,等等等。
所以你能想象么?社交是把未知的、不信任的、可能受到伤害的刀,而社会、父母要求你主动靠近这把刀。
这种感觉不是真实的,但由于过往的经历与遭遇,会让你觉得关系与社交就是一把刀。
然后你和自己说去社交吧,社交是为了自己好,内心里真实的声音却是:
我要去遭受折磨了;
不喜欢,不想去;
太累了太痛苦了,能不去么?
所以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觉得迷茫焦虑、左右为难,在内耗中觉得很累。你觉得道理我都知道,你知道什么样是更好的,可就是做不到。
你需要的不是逼迫自己去大量社交,而是接受暂时不敢的自己,试着寻找一段 “能够接纳”、“给你温暖支持”的关系,可能是一段咨询关系、一段恋爱、一段足够好的友谊,让你获得对关系的信任,然后你自然地信任关系、享受关系。
从恐惧封闭与内耗的状态,变得自信敞开与能量满满,其实要经历三个步骤:
1.诚实地看见自己的内心,它可能脆弱、恐惧、不堪、逃避,你需要坦诚地看到它。
2.接受它。接受现在的自己,是不完美的,是支离破碎的、是有残缺的。
3.在自我允许中前行,寻求关系的力量,学会自爱、自我鼓励,慢慢变得越来越好。
诚实地看清真相,别逼自己立刻改变,慢慢的你终究会变得自信、敞开,同时也热爱独处与思考的内向者。
自信、敞开、连接、无内耗能量满满,与内向不冲突,只是需要我们慢慢探索和前行。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697 测试
立即测试
323 测试
立即测试
416 测试
立即测试
505 测试
立即测试
1150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