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位朋友拐弯抹角地向我打听,我们一位许久未联系的共同好友是否已和她相恋多年的男友步入婚姻殿堂。我直言,直接问对方“你结婚了没”显得有些冒犯,她却半开玩笑地怂恿我去问,“尽管可能会被拉黑”。
后来我回过神来,想到她与男友恋爱也已三年有余,猜想她或许也陷入了“是否该结婚”的纠结中,渴望从身边人那里得到一些参考。
“是否要结婚”确实是个重大问题,从恋爱到婚姻,并非“情到深处自然成”那么简单。没人教过我们如何去爱,更没人教我们如何经营一段可能持续一生的关系。我们或许会毫不犹豫地投入爱河,但究竟爱到什么程度才适合结婚呢?对此,我有一些浅见。
这里所说的,并非突破原则底线的问题,比如家暴、赌博、出轨等,这些行为一旦出现,应毫不犹豫地离开。
对方人性的“最差表现”,往往在激烈的争执中暴露无遗。在争吵中,他会说出多过分的话?那些恶言背后,反映的是他内心怎样的真实想法?你是否能接受?
那些他对这段关系的“最低评价”,对你个人的“最低预设”,虽然刺耳,但如果即便在他情绪失控时说出,也仍在你可接受的范围内,那么你们的关系,大部分时间都会处于“安全”、“舒适”的状态。
一位婚姻美满的朋友曾告诉我,她恋爱时偶尔会因小事大发雷霆,男友怒极也只会冲她喊:“你闹够了没?!”
而她曾经的一位有毒前任,却曾对她说:“我恨不得现在就拉着你一起跳楼。”
一味地回忆对方的好,提醒自己他曾送过多少花、写过多少情书,时间久了,会陷入自我编织的柔情陷阱。相比之下,观察对方“失态”时的表现更为重要。如果即便如此,他也没有突破你的底线,那么未来面对更大的挑战时,你们的关系将更加稳固。
因此,在相处中,要留意他的缺点,了解他个性中的“阴暗面”,提前“排雷”。经营亲密关系,了解对方的缺点,有时比了解优点更为重要。
每个人对理想家庭的定义不同,你需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家庭,并考虑对方是否适合与你共同构建。
以我个人为例,我倾向于势均力敌的伴侣关系,希望两人在各自领域奋斗,共同积累家庭资源,大事共同商议,小事不斤斤计较。
因此,我会选择与我理念相符的恋爱对象:他需具备优秀资质,欣赏强势的伴侣,对生活有进取心。
所以,从一开始,我就不会选择那些贪图玩乐或安于现状的人。我会以我想要构建的家庭模式为标准,选择性格和人生目标与我相近的人。
我坚信,优秀的人应与优秀的人在一起。我不想婚前只图开心,婚后却像怨妇一样催促他升职加薪。
有人婚后想主内,那就要注意对方的付出意识和对待家庭角色的态度;有人婚后想主外,那就要防范对方依赖过度,找到一个愿意分担家务的合格伴侣。
总之,要明确你们婚后的角色分工,确保这种相处模式能让双方都感到舒适。
婚前若未就相处模式达成共识,婚后只会因“我付出了多少”、“我放弃了什么”而争吵不休,伤身伤心。
我曾想用“你要确认他是一个好人”来表达,但又觉得过于宽泛。什么是“好人”?坚持喂流浪猫但在恋爱中玩心不泯的人算吗?
我认为,一个人的“内核向善”至关重要。人无完人,但一个善良的人,至少能听得进你的意见,愿意尝试改变。他会在多数时候愿意与你共同解决问题,做出自己的改变(或妥协),同时,也期待你变得更好,督促你自我完善。这样的亲密关系,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这一点在恋爱时很容易考察:你提出的问题,他有没有尝试改正?他是固执己见,还是对你隐瞒?(有朋友督促男友戒烟,对方却像防贼一样偷偷抽烟)
同时,他是否也希望你变得更好?
如果他在矛盾中从未指责过你(即使他清楚你的弱点),只是用甜言蜜语哄你,那也算不上良好的长期关系。一个善良的人,也会督促身边的人不断进步。
固执己见、年轻轻就“定型”、从不重视你提出的问题或你的自我成长的,我认为都要慎重考虑。
从恋爱到婚姻,并非顺理成章的“纵身一跃”。婚姻关系是世界上最紧密的长期关系之一,它需要勇气和智慧。
但在这个追名逐利的世界里,能与人相爱并步入婚姻,或许也算是一种珍贵的浪漫。愿大家都能找到那个对的人,共度一生。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162 测试
立即测试
288 测试
免费测试
1058 测试
立即测试
254 测试
立即测试
475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