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表现得从容不迫,与性格优劣、自信程度并无直接关联,关键在于你如何默认自己与所处环境及人际关系的定位。
那些让你显得拘谨不前的根源,在于你潜意识里总将自己视为闯入他人领域的过客,而非那个空间中理所当然的存在,更遑论将自己视为主宰。
你不妨深思,为何在挚友面前总能如此自在?因为在那个圈子里,你内心深处坚信自己占有一席之地。
即便嬉笑打闹过头、言语有失,你也本能地知道,在这里你是被包容的,无需顾及谁的脸色,也无需乞求谁的许可,这“领地”本就有你的一份子。
然而,一旦踏入工作场合,尤其是面对上级或陌生人时,你的心态便悄然转变。你自动进入了“访客状态”,甚至仿佛在申请准入。
于是,你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揣测他人心思、遵循自己臆想的规则上,生怕稍有差池,便会被排斥、被否定。
心思全被自我挑剔和过度解读他人反应所占据,如此怎能不显得局促不安?
他人的评价,终究只是他们基于自身视角的看法,既非最终定论,也决定不了你是否配得上待在这个空间。
当你从内心深处,将自己从那个谨小慎微的访客,转变为理直气壮的共同主人,你的注意力就会从“担忧自己表现如何”转移到“眼前的事情该如何处理”。
此时,你对负面评价的敏感度会大幅降低——毕竟,你的价值无需通过他人的认可来证明。批评只是一种反馈,而非对你的裁决,你的姿态自然会变得从容不迫。
我见过不少富人依然拘谨不前,也见过普通人自带强大气场,区别就在于,后者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本就该属于那个空间。
别再一味向外寻求认可了,从容大方本就是你与生俱来的权利,只是被你自己不小心遗忘了。
现在,是时候将它找回了。这并非要你变得傲慢无礼,而是找回那种不依赖任何外在条件、由内而外散发的坦然自若。
下次再感到紧张时,不妨问问自己:“这个地方,有没有我的一席之地?”答案必定是:“当然有!”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454 测试
立即测试
3065 测试
立即测试
345 测试
立即测试
355 测试
立即测试
1054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