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性别如何,
无论是婚姻还是其他事物,当我们觉得某样东西是必需品,没有它就活不下去时,我们真正在追求的是什么呢?
其实,我们是在试图用这样东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和脆弱。
怎么解释呢?抛开世俗观念的束缚,仅从个人角度出发,你为何需要婚姻?
你渴望爱与认同,需要尊重、支持、理解和鼓励,这些属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你也需要另一个人来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繁衍后代,甚至单纯地需要对方的经济支持,这些则是物质层面的需求。
你会发现,这背后不过是一系列的需求而已。一件能同时满足如此多需求的事情,听起来是不是性价比极高?不仅如此,对于那些内心破碎的人来说,这几乎是一种信仰般的人生寄托。
然而,尽管主观上人们将婚姻看得极为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能在婚姻中实现所有需求的人又有多少呢?几乎可以说没有。
因为你的期望实在太多了。你是在向婚姻制度索要吗?不,你是在向你的另一半,那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索要。
承诺的是制度,但兑现的却是个人。你对婚姻许下的每一个完美愿望,背后都捆绑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去强制实现。
因此,婚姻成了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总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不贪心;而里面的人,只有一种看透真相后的沉默。
自己的愿望,终究只能靠自己满足。
让我们拆分这一连串的需求来看。首先,从物质需求层面来说,难道非得依赖别人才能满足吗?非得依靠某种制度才能解决吗?单凭自己,难道就无法解决吗?
很多人纠结于是先成家还是先立业。我想说,先立业解决的是物质生活问题,无论你先立业还是先成家都无妨。但先立业,你的婚姻就少了一个弱点,你对婚姻的需求也就少了一层。
再谈谈精神层面的需求。很多人觉得精神需求无解,其实不然,只是我们选错了方法。
我之前说过,面对欲望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填满,另一种是清空。填满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也是大多数人痛苦的根源,因为你根本填不满。
你不是在往容器里倒水,只有有形有质的东西才能被填满。而人的欲望是虚的,无形无质,本就无法度量,又怎能填满呢?
它是虚的,其根源就是空。你只有用虚去化解虚,将其彻底清空,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永远被爱。我们不可能指望无限的供应来填补无限的空虚,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扎扎实实地爱过一场,彻底领悟爱的真谛,借此看破真相,度过这一关,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在丰盈、没有遗憾的人,这才是真正的结局。
你度过了这一关,再进入婚姻,你会发现对婚姻的需求又少了一层。明白吗?婚姻对你的实际作用,可能就只剩下传宗接代了。
那么传宗接代呢?理性的人会思考,这其实也只是世俗观念对人的要求而已。你不妨问问自己,你真的需要孩子吗?从大多数人对孩子的态度来看,你其实并不真正需要他,你只是在执行任务,执行世俗观念的任务而已。
当我们把这些复杂的需求全部拆解并找到解决方法后,你会发现,其中每一样都可以靠自己去解决。
在这个基础上再看婚姻,它的意义就直接瓦解了。没有任何需求的支撑,它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看破这些之后,仍旧渴望婚姻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呢?一定是那些自己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索取,只想一心一意给予的人。
只要你经历过自强不息的历程,现实生活中太多的需求表象都已经被解构、看空了,你已经走到了终点。
走到终点之后会怎样呢?不是就这样过下去,而是用返璞归真的心态重走一次世间路。
也就是说,仍旧渴望婚姻的人,他们的理由早已不是世俗的理由,而是自己的理由。他们自己想要这么做,不是因为匮乏想索取,而是因为丰盈想传递。
他们要爱人,想把自己的爱传递给另一半。所以他们寻找那个自己认为对的、纯洁无瑕的灵魂,去给予爱。
他们要爱人,想把自己的爱传递给下一代。所以和另一半有了孩子,用爱去抚养他长大。
同样的,工作也是如此,其他关系也是如此。他们和其他人一样都在做这些事,但出发点、理念和追求都截然不同。
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从未把自己做的事当作什么许愿机。他们无所求,既不以需求入局,也就没有矛盾争端,更没有什么痛苦可言。
在其中,除了幸福之外没有别的目的。这样的人我不是没见过,我想你们也见过,只是不愿相信真的有那么理想化。
那么再者,这样的人即便没有婚姻也行,因为他们自己已经足够丰盈。丰盈是他们的共同点,具体选择的是什么方式根本就不重要。判断标准从不在外界,而在自己的心里。
我们此生活着究竟在追求什么呢?在没搞懂这一点之前,千万不要轻易地入任何的局。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673 测试
立即测试
288 测试
免费测试
337 测试
立即测试
341 测试
立即测试
661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