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记述过这样一段故事。一次汉文帝乘车经过冯唐任职的官署,闲聊中汉文帝感慨:“我如果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还用得着忧虑匈奴吗?”
冯唐居然接了这么一句话:“以我对陛下的了解,即使您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
汉文帝非常生气,又不便当众发作,回到宫里,越想越上火,一个月后,他专门召见冯唐并责备道:“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让我下不了台?有什么意见,你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
冯唐硬生生地来了一句:“我是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意思是,我就是这么直的人,你何必跟我置气呢。汉文帝听了更加生气了。
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冯唐不受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不仅不会说话,还喜欢仗着耿直得罪人。
为人正直是优点,但说话太直就是缺点了。说话直不是免死金牌,就算你身边的人看起来已经习惯和包容你的口无遮拦,但并不等于没有给他们造成伤害。也许他们对你的伤害无能为力,但身体知道答案。
会说话的人能说到别人心里,让人温暖,像一个发光体;不会说话的人,说出来的话像一把刀,伤人不见血,像个黑洞,让身边的人感到心寒。所以,语言,不仅是一项技巧,更是一种修养。只有懂得好好说话,人生才会走得更高更远。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情商专家丹尼尔·戈尔曼所言:“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会不会说话,和性格无关,秉性耿直的人,照样也有很多说话达人。会不会说话,是一种能力,既然是能力,就可能通过学习提升。
神经语言程序学就是一门能提升语言能力的学问。神经语言程序学研究发现,语言跟人的神经反应之间有某种规律,只要掌握了这种内在的规律,人人都能成为说话的高手。
当然,未必人人都能成为演说家,但如果你愿意学习的话,至少能够减少你身边人的痛苦。
这是一门怎样的学问?让我们先来体验几个简单的词语:但是、同时和虽然。
假设你的上司在年终总结时这样对你说:“你今年表现很好,但是缺点不少。”感觉怎么样?好像并不是表扬,而是批评啊。
换一种说法呢?“你今年表现很好,同时缺点不少。”会不会好一点?给你的感受是,你今年表现很好,缺点参半,打了个平手。
如果这样说呢?“你今年表现很好,虽然缺点不少。”嗯,你心里一定会美滋滋的,为什么?因为这是表扬啊!
我们经常说,失败的人经常找借口,而成功的人总是在找方法。但我们不知道,一个人是找借口还是找方法,取决于他被问了一个怎样的问题。
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人生成败责任推给别人,因为你是找借口还是找方法,也可以取决于你问自己什么问题。
当你改变了说话的惯性或者“陋习”,学习到卓越的表达方式时,你会发现你整个人的沟通力、思维模式、人际态度、互动行为甚至内在信念,都跟着发生了改变,而你的人生,也会跟着越来越好。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711 测试
立即测试
611 测试
立即测试
592 测试
免费测试
148 测试
免费测试
936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