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进行沟通时,一些家长会把“不生气口诀”挂在嘴边,如果察觉到自己要生气爆发出来,就马上静下心默念:亲生的!亲生的!随我!随我!说好的“心平气和地沟通”,可不能只做到了第三个字“气”
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朋友们往往需要用倾听、表达的方式,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通过管理情绪保护彼此的关系。同时,关系一旦紧张或者遭到破坏就要及时进行修复。
记得在家门口的广场碰到过一个7、8岁的女孩。
晚饭后,被父母带出来玩儿,不小心摔了,手掌蹭出血来。
“这么笨!”
“玩也不会玩!”
孩子爸咬牙切齿地吼。小女孩直接一声不吭、头也不回地走了,转身对着妈妈哭诉:
“我又不是故意要摔的,”
“我觉得爸爸一点也不爱我……”
当我们大吼大叫时,孩子不能学到任何教训或道理,只会被席卷进情绪的黑暗漩涡里,并且照单全收大人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ta一定不爱我。”
“他们贬低我,说明我有问题,我不好。”
“我只有让别人开心了,才会得到爱……”
心理学家科胡特这样说:
“孩子需要母亲眼中反映的光辉来维持自恋的满足……”
父母冷酷的目光,将把一个孩子遗弃在空寥的宇宙之中,永远找不到回家的归途。
一切都是不确定,那就不断寻求关注、不断讨好。
活得怯懦,小心。
一旦受伤害,只会默默承受。
即使做得很好,也倾向于自我贬低。
自卑到骨子里。
一个孩子的价值感和自信心,就是这样被摧毁的。
吼孩子的杀伤力,当然不止于此。
我在一节手工体验课上,遇到过一个妈妈和她6岁的儿子。
制作手工的过程中,孩子妈妈一个劲儿地吼孩子:你应该这样,不能那样,你都听不见我说的话吗?耳朵聋了吗?……
孩子一直咬着嘴唇不说话,手里的动作明显减缓。
作品好不容易完成后,孩子又被妈妈拉着拍照。
全程,孩子都僵硬地配合着妈妈,但是眼神里满是空洞、茫然。
这个孩子的整个状态,其实是“木”的。
总是被吼骂的孩子,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明显在下降。
脑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长期大吼大叫的环境中,孩子大脑中的杏仁核会被不断刺激。
杏仁核,主要是负责处理愤怒和恐惧这两种情绪的。
如果杏仁核反复被刺激,孩子就随时生活在恐惧中。
一个随时都在担惊受怕的孩子,他的学习注定低效。
正如《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校长问学生拉加:“你如此用功,学习成绩却一直都很差,原因到底是什么?”
拉加答:“恐惧”。
都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孩子这一生,就是在父母的舌尖上长大的。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改变动辄吼骂孩子的情况?
第一、学会喊停
育儿专家罗静说:“对于容易情绪失控、爱吼孩子的父母来说,学会喊停,是育儿中特别特别重要的一课。”
喊停,意味着我们开始放下所有的“你应该”“你必须”之类的执念,真正看见孩子;
意味着,我们终于明白,孩子生来就是跟我们不同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按照自己的意志,一路摸爬滚打,一路犯错和尝试,最终去长成他们独一无二的样子。
下一次,当我们觉得孩子不听话、表现不如意时,当我们忍不住要吼孩子时,请对自己喊停。
如果很难刹车,那不妨暂时离开孩子,到一个角落,情绪缓和以后再回孩子身边。
我们还可以在日常沟通中教会孩子:“宝贝,如果我情绪上来了,你可以跟我说:爸爸/妈妈,请停一下!”
第二、学会觉察
如果喊停很难,那么先从记录我们的情绪开始
所以,如果你一直习惯于靠吼去跟孩子沟通,不妨试着记录下自己的情绪。
用纸笔,或者录音、录像。
这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觉察和反省,从而一点点学会,放慢语速,放低语调,用更温和的态度,去跟孩子沟通。
第三、试着用一些沟通技巧
人们只有在情绪良好的情况下,才能配合、反省、作出改变。大人是这样,小孩更如此。
所以,日常生活中,记得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件。
第四、从根上改善亲子关系
有研究数据表明:
亲子关系增长10%,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相应提高8.42%,良性的品德行为提高7.14%,学习成绩提高4.01%,认知能力提高3.36%。
可惜很多父母本末倒置了。
他们不惜破坏亲子关系,去反复盯住孩子的那些“问题”、“毛病”。
误以为:只有孩子听话了、有进步了、变得优秀了,才能好好尊重他、爱他、接纳他。
全错了。
不是孩子听话了,我们才尊重孩子;而是我们尊重孩子了,孩子才听话。
不是孩子进步了,我们才信任孩子;而是我们信任和接纳孩子了,孩子才能进步,也才可能更优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父母需要善待自己。
承认自己也会有做得不当的时候,接纳自己,然后下次改善。
当我们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又不接纳自己的情绪时,就很容易向孩子大吼大叫
所以,先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再去照顾孩子的人生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基地。家长朋友们也需要成为学习者,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寻找最适合、有效的沟通方法,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1198 测试
立即测试
592 测试
免费测试
588 测试
免费测试
335 测试
立即测试
1141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