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业生涯的视角来看,我们认为可以从岗位要求和清晰度两个维度对企业的要求进行一个划分。
横坐标岗位要求,可以分为职位要求和组织要求;纵坐标清晰度可以分为清晰的和模糊的。
这样,企业的要求就被划分成了四块:清晰的岗位要求、清晰的组织要求、模糊的组织要求、模糊的岗位要求。我们逐个分析。
1、清晰的岗位要求
就是我们常说的KPI或OKR。在企业里,职位描述解决的是对职位的工作内容进行概括,而KPI解决的是对工作内容进行衡量,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比如,你完成了多少,做得怎样。这些都非常具象清晰。
那么是不是KPI或OKR达标是不是就可以平步青云了呢?很难,因为还有后面几项。
2、清晰的组织要求
这项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规章制度,比如、人事、行政、财务等等各项制度和基本的工作流程。你业绩达标,但是经常迟到早退,违规报销,违反人事、财务制度,肯定站不住脚。所以,这个部分要注意的是:业绩要达标,组织规则要遵守。
3、模糊的组织要求
这部分包含两块,一是企业文化,二是潜规则。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认定事物、辨定是非的一种取向。
比如,有些企业以人为本,有些企业强调加班文化;有些企业喜欢按部就班,按规则办事,有些企业提倡创新,不要墨守成规。
在咨询中通过罗周的叙述,他的老板是一位逻辑能力和说服能力极强,目标感也非常强的人,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而在初创公司,创始人的特质基本上决定了一家企业的价值观。
在这样的价值观体系下,企业实际上是要筛选和自己步调一致的同道中人。如果你想在这家企业获得好的发展,肯定要积极主动地融入企业文化。
二是潜规则。就是没有明文规定的,但是大家都要遵守的,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说,下班时间到了,可领导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你该不该走?这就很考验你。
那么,如何让你的能力是被企业所需要的呢?
第一、建立你的“能力圈”
这里借用投资领域的“能力圈”理论,“能力圈”原则是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者坚守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的意义是说,职场中,别做包治百病的赤脚医生,你要清晰地建立你的能力边界——哪些擅长,哪些不擅长;哪些能力是被现在企业所需要的。
道理每个人都懂,但很多东西,你以为在你的能力圈之内,其实不是,这个部分以后案例中再讲。
第二、做事要有成本意识
凡事都要讲成本,值得创业公司“不计成本地投入”的事情是很少的,“能力圈”的另一个意义是形成“成本意识”。
职场越往上走,越要懂得“用80%的精力维护20%的重要工作”也是一种具有成本意识的工作方法。关键点在于,这20%的重要是企业所需要的工作。
第三、建立老板的合理预期
如果你十次有八次把事情做到80分,两次做到60分,老板对你的预期就是80分;如果你只是做到应该做到的,而没有做到意外的惊喜,时间一长,那上司对你就没有预期。
只有在上司心里建立了合理预期的人,才会被派到适合的、重要的任务。
第四、在困难条件下的稳定发挥
衡量一个人的靠谱程度,除了稳定性之外,还有在困难条件下的应对能力。
就像考试时的“难题”和“超纲题”不是一回事一样,职场上所谓困难的任务,有着很严格的边际条件,回到罗周的案例,如果当时他能够抓到那次超过老板预期的机会,虽然市场有严格的监管,但哪怕只是踏出一小步,比如先去市场探探风,根据需求研发出一款低成本高性能的产品,即使暂时不上产品线,但可以让老板看到他在困难情况下依然抗住压力接受挑战,这样的特质是初创公司其实是特别需要的。
思考学习要走出“能力圈”,决策执行要回到“能力圈”,知行合一就是在“能力圈”外“知”,在“能力圈”内“行”,遇到问题后,再去解决。
不过,人最不可测的地方不是能力,而是“心”,也就是性格,所以最后一条建议是性格方面的——
第五、可预测的性格与情绪
能力圈的作用是让老板知道你最擅长做什么,可预测的性格的作用是让同事和下属知道怎么配合你。
既要做好当下的本职工作,又能替企业想到更远的;你必须既可预测,又不可测——其中的矛盾之处,才是你的核心价值所在。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437 测试
免费测试
1481 测试
立即测试
345 测试
立即测试
2395 测试
免费测试
644 测试
免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