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不觉被影响吗?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隐藏因素」
作者:解心在线 2023-04-03 08:14:58 心理健康

实验发现:

在酒吧帐单上附上印了笑话的卡片,客人小费给得特别多;

在酒类专卖店,客人听到古典乐时所买的酒,平均比听到流行乐时买的酒贵三倍;

电视播放名人重量级拳击赛后隔周,谋杀率通常都会增加。

我们一出生就获得一个名字,多数人就这样用了一辈子。不过,有些影响我们思考与行为的因素比较隐约,有时候甚至一句话、一段音乐或一个新闻标题都能影响我们。我们不需大费周章就能改变人的思考、感觉与行为方式。

最近全球知名的学术刊物《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刊出两项研究,完美阐述了这个概念。

你不知不觉被影响吗?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隐藏因素」

数秒钟内的改变

第一个研究是由纽约大学的约翰.巴尔(John Bargh)与同仁进行,他们请受试者把几个字凑成的字串,重新排列成语意连贯的句子,其中一半受试者拿到的字和老年人有关,例如「man’s was skin the wrinkled」,另一半受试者也是拿到同一组字串,但以另一字取代和老年有关的字,例如「man’s was skin the smooth」。

受试者排好句子后,实验者就跟他们道谢,并指引他们去搭最近的电梯,受试者以为实验结束了。事实上,重头戏才正要开始而已。

第二位实验者拿着码表坐在走廊上,受试者一走出实验室,实验者就开始计算他穿过走廊走到电梯的时间。刚刚排字时有排到老年相关字眼的人走得比较慢,光是看到 wrinkled(皱纹)、grey(灰色)、bingo(宾果游戏)(老年人较常玩这个游戏)、Florida(佛罗里达州)之类的字眼几分钟,就已经完全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那几个字在不知不觉中「增添」了他们的岁数,让他们如老人般缓步。

荷兰奈美根大学的艾波. 狄克斯特霍伊斯(Ap Dijksterhuis)与艾德.凡.尼培贝(Ad van Knippenberg)也做过类似的实验,他们要求一群受试者花五分钟写下几句和疯狂足球迷的行为、生活形态与外貌有关的叙述,也请另一群人写下几句和教授有关的句子。接着他们问每个人四十题益智问答,例如:「孟加拉的首都是什么?」、「哪一国举办 1990 年的世界杯足球赛?」等等。刚刚花五分钟思考疯狂足球迷样子的人可以答对 46% 的问题,刚刚思考教授样子的人可以答对 60% 的问题。大家在不知情下,光是思考疯狂足球迷或教授的刻板印象就可以大幅改变自己。

小费给多少?心情比较重要

在比较人工化的实验室里,这一切看起来都很明显,但是在真实世界里,同样的效果也会影响人的行为吗?

美国人每年在餐厅留下的小费金额高达 260 亿元,你可能以为小费的多寡和食物、饮料或服务有关,但是在全球各地酒吧与餐厅秘密进行的研究,显现出真正决定小费多寡的隐藏因素。心情在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愉悦的用餐者会给较多的小费。在一项研究中,法国餐馆要求员工给顾客帐单时,顺便附上一张小卡片,卡片上有一半是当地夜店的广告,另一半则印了以下的笑话:

一位爱斯基摩人已经在戏院门口等候女友很久了,外面气温愈来愈低,隔了一会,他冷得发抖,气得打开外套取出体温计,他大声说:「降到十五度她还没来,我就走了!」

收到笑话的客人笑得比较开心,给的小费也比较多。

研究人员的实验一再证实快乐与小费多寡的关系。服务生在帐单下方画上笑脸或写下「谢谢」,或是对顾客展露明显的笑容时,都可以得到较多的小费。外头阳光照耀或服务生告诉客人外头是大晴天时,客人给的小费也比较多。有些研究也发现,服务生以小名自称或以客人的名字相称时,也会让小费大幅增加。

另外还有触摸的力量。艾普洛. 克鲁斯科(April Crusco)在论文〈点金术:人际触摸对餐厅小费的影响〉(The Midas Touch: The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Touch on Restaurant Tipping)中说明她如何训练两位女服务生在给客人帐单时,触摸他们的手掌或肩膀一秒半。这两种触摸方式都可以比没碰到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小费。触摸手掌的效果又比轻拍肩膀的效果好一些。

高贵的感觉

给服务生与酒吧工作人员一点小钱是一回事,但是这种隐约的作用也会让人付出比较高额的金钱吗?

1990 年代,德州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查尔斯.艾能尼(Charles Areni)与大卫.金恩(David Kim)有计画地改变市区美酒专卖店里播放的音乐,他们让一半客人听莫札特、孟德尔颂、萧邦的音乐,让另一半客人听佛利伍麦克合唱团(Fleetwood Mac)、罗伯.普蓝特(Robert Plant)、匆促乐团(Rush)等等流行乐。实验人员乔装成补货的店内助理,观察顾客的行为,包括他们从架上拿下来的瓶数、是否阅读标签、最重要的是他们购买的瓶数。

实验结果令人惊讶,音乐并不影响客人待在酒窖里的时间长短,以及他们检视或购买的瓶数,但是对某方面却有极大的影响:买酒的价格。客人听到古典乐时所买的酒,平均比听到流行乐时买的酒贵三倍。

研究人员认为聆听古典音乐让他们在无意中觉得自己比较高尚,促使他们购买较贵的酒。

攸关生死的音乐

有些证据甚至显示,这类隐约的刺激还攸关生死。

社会学家吉米.罗杰斯(Jimmie Rogers)教授分析一千四百多首乡村音乐,发现歌词常提到负面的生活经验,包括单恋、酗酒、财务问题、绝望、宿命、辛酸、贫困等等。1990 年代中期,韦恩州立大学的史蒂芬.斯戴克(Steven Stack)与奥本大学的吉姆.冈德勒(Jim Gundlach)想知道持续接触悲观主题,会不会让人更容易自杀。

为此,他们观察全美四十九区的自杀率以及全国电台播放的乡村歌曲量。排除贫困、离婚、持枪等等其他因素后,他们的确发现广播电台播的乡村歌曲愈多,自杀率也愈高。

这些结果听起来可能令人难以置信,有些研究人员也提出质疑,但是很多研究都证明它的基本前提:

大众媒体会影响人的自杀决定,其中「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大众媒体下的维特效应

1774 年,歌德出版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少年维特爱上一位已有婚约的女子,维特不愿面对没有她的人生,决定自杀以求解脱。这本书出版后引起广泛回响,事实上它在很多方面都太成功了,引发连串的自杀模仿效应,导致欧洲好几个国家都把这本书列为禁书。

1974 年,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的社会学家大卫.菲利普决定检视媒体的自杀报导会不会诱发现代的「维特效应」。他一开始先检视 1947 至 1968 年间美国各地的自杀统计数据,发现头版的自杀报导平均和另外六十件自杀案件有关。此外,这些自杀案件也是仿效媒体披露的死法,媒体报导自杀的程度和后续发生的自杀件数有直接相关。平均而言,媒体报导两周内,自杀件数大约增加 30%,名人死讯一经披露,效果更是显著。例如,菲利普计算 1962 年 8 月玛丽莲梦露死后,全国死亡率约增加 12%。

菲利普率先做了这项研究,之后又有四十多份科学论文探讨这个主题,促使有些国家开始规划媒体守则,要求记者不要以耸动的言词报导自杀的新闻,或是描述自杀的方式。

拳击赛和谋杀案

菲利普的另一项研究是探讨电视播放的拳击赛与谋杀率之间的关系,他仔细分析全美的每日谋杀率,研究显示电视播放名人重量级拳击赛后隔周,谋杀率通常都会增加。如果白人拳击手输了,菲利普发现白人遇害的人数增加,但黑人没变。同样的,如果黑人拳击手输了,黑人遇害的人数增加,但白人没变。

以上结果整体归纳出一个简单的事实,我们的想法与感受常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名字影响我们的自信与职业选择,光是读一句话也会影响我们的感觉与回忆。简单的微笑或微妙的触摸会影响我们在餐厅与酒吧给的小费多寡。商店里的音乐会在无意间潜入我们的心灵,影响我们的消费额度。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