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爱一个人,你肯定希望这段关系是充满希望的,而不是充满损耗的。
没有人会选择后者,因为我们都渴望从对方那里得到希望。而这种希望,其实源自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举个例子,就像一个在战场上打了败仗、失去粮草和弹药、负伤在身的士兵。如果他能够想到,遇到一个有能力的人能帮助他解决所有的问题他就能重新夺回失去的阵地。
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一个人,将自己的期待投射到这个人身上,这就是所谓的理想化。因为他感觉这个人很强大,所以他也就感觉强大。这就是关系带来的初始希望。
希望,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就像一剂救命良药。每个人在困境中都需要它。
然而,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那个人可能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也许他自己的生活都充满了困难。这并不怪他,因为一开始是我们自己需要这种希望,所以才会觉得对方如此出色。
但是,如果你真的进入了这样的关系,你就会发现现实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那么如何在这种现实中找到出路,这就考验人了。所以,我们需要学会在鸡毛蒜皮中找到希望,让生活重新焕发生机。
有时候,我们对一个人的理想化太过强烈,以至于需要多年时间才能看清他们的真实面貌。
有些人不断地更换伴侣,希望找到一个完美的人,但每次靠近后却发现他们也充满了缺点和问题。
还有些人一直在寻找那个特殊的人,希望找到一个没有缺点的人,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当理想化的希望破灭时,很多人会感到无法接受。然而,这个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也是我们逐渐成长和面对现实的过程。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意味着,当我们不断减少对别人的期望和理想化时,我们最终会达到一种“无为”的状态。
这种状态并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指我们不再受过去的希望所驱使,而是真正地接受现实并开始采取行动。
人生充满了奇妙的变化。当我们经历了希望的破灭和自我成长的过程时,我们就会发现一种新的希望。
这种希望来自于我们自己,是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欲望和想法来定义的。它不再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或期望,也不再是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经历许多失望、不满甚至绝望。但这些负面情绪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它们促使我们反思自己,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当我们开始从自己的角度去感受和看待世界时,我们就真正地独立了。
我们开始为自己的需要和欲望而活,而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或实现别人的梦想而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两种关系最能触动我们的情感:充满希望的关系和带来损耗的关系。无论我们更偏向哪一种,爱情的感觉都是如此强烈。
当我们身处充满希望的关系中,我们会看到未来的美好,感到积极和有动力。这种关系给予我们力量,激发我们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然而,当我们遇到带来损耗的关系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消极和怀疑。这种关系让我们不断地质疑对方或者自我怀疑,让我们感到疲惫和无助。
虽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正能量,希望自己能够远离损耗的关系,但其实这种损耗的关系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它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教会我们如何在困难中成长和变得更强大。
而且,希望和损耗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种关系它们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当我们从理想化的关系中意识到现实的真相时我们会经历一次心灵的成长; 同样地,当我们在损耗的关系中看清自己的真实需求时,我们也会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
最终,无论我们选择了哪种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成长。
无论是从理想化的关系中落地现实,还是从损耗的关系中活出自我,我们都可以借助这段关系完成一次自我重塑的旅程。
这就是关系的真正意义所在:通过爱别人,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照顾自己,我们也能更好地爱别人。
段关系中,可能充满了希望,也可能带来许多损耗。关系的发展是复杂多变的,有时候一开始充满希望,后来却带来损耗; 有时候一开始看似损耗,但后来却孕育出更多的希望。
关键在于,我们不需要刻意去改变关系,而是要不断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当我们带着觉察和意识走进一段关系时,就像一艘有错的船在惊涛骇浪中前行,能够稳稳地驶向我们的目的地。
我们选择和信任一个人,其实是在信任我们自己。我们根据自己的感觉和需求来做出选择。因此,勇敢地去爱,去相信,即使会受伤或失望也是值得的。
通过这样的经历,我们更早地遇见真实的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1481 测试
立即测试
454 测试
立即测试
3065 测试
立即测试
1129 测试
立即测试
895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