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有时候我也会感到这样。朋友虽然很多,但能真正倾诉、交心的并不多。当有人向我表白时,我可能会下意识地感到抗拒,其至想逃避。
进入一段关系后,我也会感到不敢全心投入,担心被伤害、被抛弃。
这种似乎给自己心门拉上了一道“警戒线”,把所有想靠近的人都挡在外面。
这种隔离和恐惧背后,指向着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对我来说亲密总是这么困难?
在回答这个疑惑之前,我想先与你分享一位叫悠悠的故事。
01
逃避的背后不是不爱而是不敢。
我第一次遇见悠悠是两年前。
她与往常因为婚姻问题而前来咨询的人不同。
她没有遭遇被劈腿、被冷落等情况。相反,她的感情即将更进一步。但她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她一直在挣扎,不知道是否应该结束这段感情。
在她的描述中,男友是一个很温柔、很努力给她安全感的人:
“他真的很好,什么事都会告诉我,也会注意到我的每个小细节。在他身边,我感到很安心。”
“我很敏感,很小心眼,但每次发作时他不会责备我,而是陪着我,认真地听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我有时会突然变得很冷淡,但他也不会因此而冷落我,反而会更主动关心我是否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
然而,她明明感觉到自己很爱男友,却总是忍不住疏离,不敢让关系更进一步。
几天前,男友突然向她求婚了。
她不知所措,最终选择了逃避。
35岁的悠悠,谈过不少恋爱,但没有一段能走到最后。
几乎每一次,都是相似的结局:当关系即将更进一步时,她就会抗拒并下意识逃避,直到分开。
她不想这一次也走上同样的结局,所以找到了我。
“你说,我是不是有病?我明明爱他,为什么最后却逃跑了?”
我问她:“当男友向你求婚时,那一刻,你有什么感受?”
她回答:“一开始是很惊喜、很开心,但接着是更深的恐惧。”
我再问:“你害怕什么?”
她脱口而出:“我怕自己会陷进去,我会爱他胜过他爱我,更怕在我最幸福的时候他却突然离开,那样的痛苦我承受不了。”
过往的感情中,悠悠因为恐惧,总想在关系里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所以迟迟不愿发展得更深,坚信只要自己离开得够快,就不会受伤。
这背后,是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这样的恐惧,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
对于很多像悠悠一样的“亲密恐惧者”来说,即使对一段关系有再美好的幻想,也敌不过想象中受伤的痛苦,以至于没有勇气继续。
他们的恐惧,远远大于他们的期待和希望。
所以,比起简单直接地建议他们“勇敢起来”,更重要的是看到他们背后的创伤,弄清楚他们为什么会有“亲密恐惧”。
02
如果不曾靠近你。
我就不会失去你。
为什么悠悠会如此害怕确定关系呢?
这与她以往的经历有关。
在她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出轨了,常常不在家。母亲发现后,陷入崩溃,却还死撑着这段婚姻。
两人经常吵架,互相伤害,根本无暇顾及悠悠。有时,他们其至会把愤怒的情绪转向她。
童年时期的这些经历让悠悠感觉自己并不值得被爱,不配得到幸福。
长时间以来,即使有人想要靠近她,爱她,她也会觉得非常不安。
为什么会这样?一是羞耻感。羞耻感让我们害怕被看见,害怕被评价。
但要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时,我们必须要真正地了解对方,也让自己被真切地看到。
但自小的经历,让悠悠习得的观念是:“我不值得被爱”。
她会因此产生恐惧:“如果他知道我其实不像他想的那么好,一定会离开我吧?”
“万一我以后像妈妈那样歇斯底里,他一定会被吓跑吧?”
“如果他看到最真实的我,怎么可能还会爱我啊......”
在这些念头的驱使下,悠悠越是喜欢,就越是不敢让对方靠近。
另一个原因是,过往尝试亲密关系会被惩罚和伤害的认知。
在童年时期,她尝试过与父母亲近,但常常被父母直接无视,有时甚至还会通过骂的方式唤起她的羞耻感。
这些忽视与责骂,让悠悠“总结”到:跟别人靠得越近,受到的伤害就会越大。
她过去的感情以这样的结局告终,症结就在于这些经历。
她害怕与人亲近,更害怕一旦确定关系后,对方又会离开她。
如果得到后又将失去,要承受更大的痛苦,不如从未得到。
所以,哪怕对方对自己很好,她依旧会怀疑,对方是不是真的爱自己。
控制不住地疏离、焦虑、挑衅,最终把亲密关系拒之门外。
如何克服对亲密的恐惧?
悠悠的经历,是不少“亲密恐惧者”的缩影。
他们可能还没开始一段关系,就总是刻意回避他人的靠近;
可能在亲密关系中受过伤,难以释怀,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
也可能认定了最终会是受伤的结局,不如直接不开始。
但如果你想尝试打开心门,走进一段亲密关系,不妨试着一点点地做出改变。
首先,看见那些过往的创伤。早年的创伤经历通常与我们的亲密恐惧有着密切的关系。
试着一点点探索并识别这些早年被压抑的情绪情感。
把那些让你受伤、不信任的过去写下来,撕掉。曾经那些受伤的感受和体验,阻挡了你真实地感受这个世界。
但那只是过去的记忆,现在已经无法伤害到你,更不能决定你的将来。
这个世界一定有值得你信任的人,在此之前,你要先选择相信“有”。
然后,试着去打开心扉。
如果一开始,你觉得与人交心很难,可以先找一个安全的环境,哪怕对着一棵大树,说说心里话。
接着再试着向人敞开心扉,这是你打开心门的第-步。这个过程中,过去的创伤经验可能会反复唤起我们的恐惧。
我们可以一点点地、小心地多次试探。比如先跟对方分享一件让自己开心的小事,如果被对方接纳了,再往更深一步去。
但假如被拒绝,我们也能在可承受的范围里,一点点扩大我们允许被拒绝与伤害的心理容器。
最后,通过矫正性体验重塑对亲密的感受和认知。
找一个好的客体去修正你的体验,从一段稳定的、长期的关系中获得滋养。
比如找到一个安全型的伴侣或朋友,在Ta的支持鼓励、包容和疗愈下,相信并接受“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再一点点地消除你的不安与恐惧。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1141 测试
立即测试
1150 测试
立即测试
741 测试
立即测试
1481 测试
立即测试
475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