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综合征”怎么调节
作者:解心在线 2024-05-31 11:20:09 职场心理
“假期综合征”怎么调节

感觉就是——身体上班了,灵魂还在放假。身在工位,心在流浪。

走出家门的那一刻,一种巨大的悲伤袭中我,心情好比上坟。

勉强拖着乏力的身子来到工位,还需要经过九九八十一秒才能回魂。

毫不意外,打工人的“假期综合征”,又来了。

通常假期过后,大多数人会出现各种心理或生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乏力、头晕恶心、心烦易怒、失眠等。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飞轮效应”。想象我们正在骑自行车,刚起步的时候我们通常要用很大力气,才能让静止的车轮转动起来,慢慢的,随着蹬的圈数越来越多,轮子转得越来越快,便不再需要那么大的力气。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假期结束,我们感受到的压力总是比平时大的原因,因为我们又要重新开始“艰难骑行”。

但或许真正困难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如何面对、缓解我们内心的负面情绪。


首先,你要理解,因复工而感到焦虑是正常的表现,轻度的焦虑能让你工作效率更高。但如果焦虑感太强,已经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了,就需要采用一些方法来调节:

1. 心理暗示:不断给自己“洗脑”上班的好处,列出必须要上班的10条理由,来转移不想上班的情绪,强行给自己“打鸡血”,树立职场正能量!


2. 提前做好规划:提前准备好第二天上班要用的东西,用笔写下节后需要完成的工作,为今明两天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规划,会让你重新找回对工作的控制感,从而大大缓解焦虑情绪。


3. 劳逸结合,工作间歇偶尔“中断电源”:如果实在提不起精神,就先允许自己走神一会儿,听首喜欢的歌,吃点喜欢的零食,十分钟后再回来工作。通过做感兴趣的事情,将自己的注意力提升到适当水平。


4. 四肢复健,用多巴胺对抗焦虑感:让假期里躺平的四肢动起来,走出家门,让运动带来的多巴胺消除掉一点上班带来的焦虑,这样做不仅能让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有所提升,还能减轻假期胡吃海喝带来的罪恶感。


5. 和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家人、朋友用电话、视频、见面等方式进行联系,互相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开心事,吐槽遇到的困难,也能帮助你纾解一些负面情绪。


6.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出现无法自行调节的心理问题,请及时向医院或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通过专业的引导、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


上班,已经成为了打工人逃不掉也躲不开的“孽缘”。

虽然“假期综合征”对所有打工人都不友好,但没有关系,因为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不仅有“假期综合征”,还有“周一综合征”、“周日下午焦虑症”……

总之,人类可能就是不爱上班。唯有休息,才能抚慰我心。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最新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