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伤害才构成创伤?
一个伤害是否构成“创伤”,其关键在于受害者当时的个人感受。
并非仅依据伤害的客观严重性来判断,而是看个体是否感受到了危险和孤立无援。
只有当个人在伤害发生时感受到了这些强烈的负面情感,我们才能称之为创伤。
如何处理内心的创伤?
治疗心理创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忽视它们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以下是我通常采用的几个步骤来帮助人们处理内心的创伤:
第一步:稳定情绪
在情绪受到冲击时,人很难进行理性的思考。因此,首先要确保自己的情绪处于稳定状态,为后续的创伤处理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步:回忆与筛选
从过往的复杂记忆中筛选出那些最痛苦的部分,如果伤害众多,不必急于一次性回忆,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逐步处理。
第三步:识别情绪
仔细回想受伤时的感受,是羞愧、害怕、耻辱还是愤怒?明确这些情绪是治愈创伤的关键。
第四步:自我接纳与原谅
尽管过去的伤害现在看来可能已经不那么严重,但对当时的自己来说却是无法承受之重。要认识到当时的自己已经尽力了,并原谅自己的不完美。
处理创伤后遗症的难点
处理创伤后遗症的难点在于重现创伤经历。这需要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让患者反复面对曾经的伤痛,逐步在心理上脱敏。
这个过程可能极为痛苦,但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患者才能逐渐走出阴影。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重新建立规则和界限,整合过去的经历,并赋予其新的意义。
这些意义包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重建世界观、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以及建立可靠的社会支持网络。
最后,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快乐起来。不要因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未知事情而痛苦,错过了前方的美景和追求梦想的勇气。
成长之路往往布满了无数的挑战与困境,这些挑战如同一个个坑洞,有的微不足道只带来片刻的困扰,而有的则深不可测,可能在我们心中留下持久的伤痕。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或许能够暂时遗忘那些深刻的伤痛,但它们往往并未真正离去,而是潜藏在我们内心最深处。
然而,如果我们选择忽视它们,不去正视、疗愈和释放,这些沉寂的创伤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再次浮现,如同狂风巨浪般席卷而来,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为何那些久远的记忆依旧能够对我们造成如此深刻的伤害?为何我们总是难以“摆脱”那些过去的阴影?
事实上,我们的情绪中枢--一个位于脑垂体后叶的系统,早在我们还未出生之时就已开始发育。经过婴儿期、孩童期的持续成长,它在青年期基本成熟。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在孩童时期所经历的心理伤害、严重的挫折或身体上的病痛,都可能对这个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导致我们成年后体内催产素的数量显著不足。
如果将我们的大脑比作一台精密的仪器,那么情绪中枢无疑是这台仪器的核心。而创伤,正是影响这个核心发展的最大障碍。
根据现有研究,创伤会持续地对我们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抑郁、焦虑、人格障碍、自残、暴怒、上瘾、复杂性创伤后遗症乃至自杀,这些心理疾病往往都与孩童时期的创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即便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那些创伤,一些突如其来的压力,如失业、亲人离世或婚姻破裂,都可能再次触发这些深埋的创伤,使我们再次陷入过去的阴影之中。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701 测试
立即测试
571 测试
立即测试
571 测试
立即测试
416 测试
立即测试
1921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