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无论是试图挽留还是与回避型恋人相处其核心并不复杂,我们之所以感到艰难、痛苦是因为尚未领悟其中的真谛。
若要我说,想要挽留回避型恋人,关键在于不刻意挽留,而是学会以正确的方式相处。为何这么说呢?
在我看来,试图挽留的一方如同医生,而双方的感情现状则是亟待治疗的“病患”,治疗过程需严格遵循既定的步骤,不可随心所欲。
遗憾的是,多数人忽略了前期的“诊断”环节,仅仅浏览了几篇关于挽留回避型恋人的文章,便急于付诸实践,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让情况变得更糟。
这并不意外,就如同用感冒药治疗胃病,或用烫伤药膏处理摔伤,对症下药方能见效。
与回避型恋人分手的根本原因,往往并非谁对谁错,而是我们误诊了“病情”、用错了方法,或是病急乱投医。
两人相处最可悲的便是缺乏理解,各自为政,在自己的世界里称王称霸,最终赢得了自我,却失去了对方。
正确的挽留流程,应遵循医者之道,对当下的感情进行“望、闻、问、切”
望——洞察现状:如同中医通过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等,以判断病情,我们需要观察与回避型恋人当前感情的微妙关系(感情现状),从而判断接下来的应对策略。
明确自己的感情关系处于何种“症状”:是仍有联系方式且能像朋友般相处,还是被拉黑删除但仍有共同朋友,或是虽未拉黑删除但对方已消失无踪。每种症状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成因和表现。
闻——倾听心声:中医的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而我们需要的“闻”,则是倾听自己与对方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
无论此刻的心情是不甘、愤怒,还是已消除负面情绪,目标都是挽留对方,拯救感情。
静下心来倾听:
①面对回避型恋人那种懒洋洋、惹不起就躲的态度,我们是否怒不可遏?其实,我们内心焦虑对方的行为让我们感受不到安全;而回避型恋人内心也想解决问题,但幼年经历和生长环境让他们退化了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
②回避型恋人日常可以与我们畅聊无阻,但一谈到感情就表现异常,不同意和好。我们是否天马行空地猜测对方的心意?而回避型恋人其实也喜欢我们,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爱。
问——探寻差异:男女思维存在差异,我们与回避型恋人也不例外。我暂且用理智和情绪来概括我们与回避型恋人的外表和内心。
回避型恋人外表看似理智,内心却情绪化;而我们外表情绪化,内心却由理智主导。我们与回避型恋人相遇时,彼此就像对方的镜像,正负极般相互吸引。
吸引的原因在于双方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彼此充满了吸引力,或许是因为在原生家庭中都受过创伤,看到对方就像看到镜面的自己。
切——确诊病情:接下来,到了最关键的一步--给我们的“患者”(感情)切诊把脉,对症下药。
有了以上三步“望、闻、问”的流程,我们需要对号入座,回顾一下到底在哪个地方与这段感情形成了对抗。
思考过后,相信我们可以找到与回避型恋人造成如今“症状”的病因。那么,想要成功拯救这段感情,与回避型恋人和好,应该如何去做呢?
学会理解:在“望闻问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回避型恋人面对我们的焦虑情绪和粘人状态持有排斥情绪。
但我们也是独立思考的人,不需要单方面讨好回避型恋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这段感情幸福地延续。
如果我们调整过后自己都不开心不幸福了,那么还要这个不能给予我们又需要我们更多付出的回避型恋人干什么呢?
然而,想要拯救这段感情,我们需要利用逆向思维,思考回避型恋人为什么是这种状态?之前的爱意都是虚假的吗?
其实,从事件上也可以反映出我们本身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需要讨好对方,但要清楚回避型恋人其实也是受害者,他们的“逃避机制”是基于童年和生活经历而形成的一种应激反应,并非有意伤害我们。
避免施压:分手后的回避型恋人,如同惊弓之鸟。在所有的依恋关系中,回避型恋人最怕压力。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于幼年时期以及成长经历中形成的性格特质:“高回避亲密,低焦虑被弃”。
回避型恋人害怕被抛弃,但从骨子里排斥亲密真正科学有效的挽留,应该是以健康平等的长期关系为最终目的。
因此,作为回避型恋人的伴侣,我们应该弱化之前对回避型恋人的刻板印象。每个人在自己喜爱的人面前都会下意识地展现出最美好的一面,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吸引你,想和你在一起。
但这种看似“完美”的行为,也为之后感情的变迁埋下了伏笔。我们之所以选择对方,无疑是因为对方满足了我们对美好恋情的期待,但我们会满怀着这种期待和憧憬去判断衡量对方的一举一动。
然而,回避型恋人和我们一样都是有血有肉有情绪的人,当我们用这种固化思维去衡量批判回避型恋人时,结果往往会让我们失望,甚至可能让我们产生自我怀疑,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抑郁。
因此,我们要尝试着放下对回避型恋人“你之前不是这样的”刻板、固化的印象,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或许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同的他们。
自我成长:回避型恋人慕强已经不稀奇,他们之所以和我们在一起,就是被我们的“强大”所吸引。
我们会发现回避型恋人已经非常优秀了,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他们都不甘人后、遥遥领先。
那么,我们哪一方面的强把他们比下去了呢?是他们学习好你比他们更好?还是他们有钱你比他们更有钱?都不是。
回避型恋人内心承受了太多磨难,他们最脆弱最应该填补的还是内心的空缺。外在的钱财和虚名,他们都可以自己去争取,但是他们内心的伤痛却是自己永远都无法填补的。
在回避型恋人眼里的“强”很简单,就是他们没有而你有的。例如:
①稳定的情绪。回避型恋人情绪敏感多疑,如果我们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像炸弹一样一触即发,当回避型恋人情绪有起伏时,可以娓娓道来、慢慢消解平复他们内心的波澜,就可以让他们对我们刮目相看了。
②自信心。回避型恋人归根到底是自卑的,他们拼命让自己变好变优秀,以为自己已经变得非常强大,把自己保护得很好,但被“亲密”触碰的时候,还是会瞬间土崩瓦解、摇摇欲坠。
所以,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心,不否定自己不把注意力过度放在自己的缺点上,而是要放在优点上,我们会变得非常优秀。
很多不自信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肯正视别人,特别是害怕与别人的眼睛对视,总是闪闪躲躲,并且说话声音特别小,而一旦别人对其说话声音大了一点,他们就会像受惊的小鸟一样不知所措。
因此,我们要学会与别人正视,看着别人的眼睛,微笑着与他们聊天说话,慢慢练习,自信心也会一点点的建立起来。
要明白回避型恋人真的很崇拜从骨子里透着自信的人。虽然回避型恋人也很优秀,工作或者学业都完成得特别出色,但他们也没有十足的自信,这正是回避型恋人缺失的部分。
相反,如果你从骨子里透着自信,回避型恋人将会不自觉地靠近你,就像自己靠近你也会变成和你一样自信、身上散发着光芒的样子。
③社交处事能力。回避型恋人会给人一种优秀、完美无可挑剔的错觉,但是对于人际关系方面尽管他们表现得多么如鱼得水,内心还是会战战兢兢,会设有一层心理防线。
只要人们不超越他们的心理防线,一切平静如水;反之,回避型恋人就会像含羞草一样,稍稍一碰马上撤回。
当回避型恋人看到我们在跟人交往的时候,可以把人际关系处理得其乐融融,让每个人都满意,他们会心生钦慕的。
这就是他们想寻找的强者。回避型恋人慕强所对应的点是: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可以承受生活中带来的突发情况。
那种正向的、不被凡事所困扰的阳光积极的能量,因为这正是回避型恋人身上所没有的。
和回避型恋人在一起就像是沐浴在冬日阳光下,我们完成了温暖大地的使命,回避型恋人也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光明。
但我们不必讨好对方,太阳不是全年无休,天气也是风雨雷电交相辉映。我们不必委屈自己,回避型恋人也会允许我们做自己。
回避型恋人是重情的人,如果可以,他们宁愿选择一人白头到老,但他们身体里的“小妖怪”总是乱折腾,会不时地错误引导他们去验证我们是否是真的爱他们。
回避型恋人对爱情是迟钝的,总是慢半拍。如果我们有坚定的决心和耐心,请一定等等他们。
总之,想成功拯救这段感情,自我成长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让自己变强大,增强自身的魅力;另一方面也生成自己真正的光环,满足了回避型恋人慕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记住,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所以,亲爱的,我们要让自己变得更美好!
找到相处平衡点:当我们能做到以上的几点--可以站在对方角度真正理解回避型恋人,不再向对方施压,拥有真正的光环,遇事以换位思考为先,可以明确表述自己的诉求,我们也不再是恋爱脑,而是拥有光环、散发魅力的人。
这时,我们与回避型恋人的关系会更加亲密,同时也找到了彼此乐于接受、相处舒适的平衡点。
最后,送给我们回避型恋人的伴侣一段话:
段关系里,有耐心比合适更重要。两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想法、性格都不一样,总会有摩擦和不合适,总会有想要放弃的时刻。
只有对一个人有长久的耐心和温柔,才有一直走下去的可能。所以,最甜的不是我爱你,而是我对你现在有耐心,以后也有。
好的感情,不是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是让对方活成自己最好的样子;不是谁改变了谁,而是正视到差异和不完美之后,仍然坦然接受、彼此扶持。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475 测试
免费测试
245 测试
立即测试
658 测试
立即测试
588 测试
免费测试
673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