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小琳发来消息,倾诉道:“结婚才半年,我和老公都快吵到过不下去了。
他主张工资各自管理,我却希望能存进共同账户为买房做准备;他坚持过年必须回他家,我则希望两家轮流来;他加班晚了没回消息,我就觉得被冷落,他却觉得我反应过度、小题大做。”
我问她:“这些事情婚前没讨论过吗?”她沉默许久后说:“当时觉得‘有爱就足够了’,哪会想这么多。”
身边不少人结婚,多是受“新鲜感”和“感动”的驱使,没有认真考虑过“钱怎么用、家怎么管、矛盾怎么解决、未来怎么规划”。
但婚姻并非偶像剧,而是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常,是遇到问题时的磨合与妥协。那些婚前没谈透的事情,迟早会成为婚后的“吵架导火索”。
好的婚姻,并非“一时的冲动喜欢”,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契合”。因此,结婚前一定要把这4件事谈透,这既不是挑剔,也不是不信任,而是对彼此的人生负责。
01 第一件事:金钱观
关键不在于“有多少钱”,而在于“怎么花钱”。很多人婚前只关注“你月薪多少、有没有房”,却忽略了“你怎么看待钱、我们怎么一起管钱”,结果婚后因为“花钱”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我同事阿哲和老婆结婚前,都觉得“对方条件不错”,没有深入讨论过消费观念。婚后才发现:阿哲想每月存一部分钱,为以后换大点的房子做准备;老婆则认为“钱要花在当下”,喜欢买奢侈品包包,工资月月光。
有次阿哲偷偷存了2万,被老婆发现后大闹一场:“你居然瞒着我藏钱,是不是不信任我?”其实并非不信任,而是他们没谈透这3个问题:
工资怎么分配?是各自管理、存共同账户,还是按比例分担(比如各出50%作为家用,剩下的自己支配)?消费底线在哪里?比如“超过2000元的支出要不要和对方商量”“能不能接受超前消费(信用卡、网贷)”?长远财务目标是什么?3年内要不要买房、买车,孩子的教育金怎么准备?
这些问题没谈透,婚后不是“你觉得他乱花钱”,就是“他觉得你太抠门”。钱是婚姻的“基础燃料”,怎么烧、烧向哪里,得提前达成一致。
02 第二件事:家庭责任
关键不在于“谁做家务”,而在于“谁承担什么责任”。“你会做饭吗?”“你爱干净吗?”,这些不是婚前该问的“责任题”,真正该聊的是“未来家里的事,我们怎么分工,双方父母怎么兼顾”。
我闺蜜娜娜婚前,觉得老公“会做饭、会修东西”就够了,没有讨论过“孩子谁带、父母谁照顾”。婚后生了孩子,矛盾接踵而至:老公认为“带娃是妈妈的事”,下班就玩手机;娜娜想让婆婆来帮忙,老公却说“我妈身体不好,你让你妈来”;逢年过节,老公坚持“必须先去我家,你家可以年后再去”。
娜娜委屈地说:“我以为他懂‘责任’,没想到他的‘责任’里没有我和我的家人。”婚前一定要谈清楚这3个责任问题,别等婚后互相推诿:
日常家务怎么分?比如“我做饭你洗碗,我扫地你倒垃圾”,还是“忙的时候请保洁,别为了家务吵架”?育儿责任怎么担?比如“孩子出生后谁起夜、谁送上学、谁辅导作业”,要不要请老人帮忙,老人帮忙的话“听谁的”?双方父母怎么照顾?比如“父母生病谁陪床、过年过节去谁家、给父母的生活费怎么出”?
家庭责任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人的协作”,提前谈透,才不会让一方在婚姻里“孤军奋战”。
03 第三件事:矛盾处理
关键不在于“不吵架”,而在于“怎么吵”。“我们以后肯定不会吵架”,这是婚前最天真的话。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只有不会处理矛盾的夫妻,婚前没谈“怎么吵架”,婚后很可能从“拌嘴”变成“冷战”。
我邻居老周和老婆,结婚10年没红过几次脸,秘诀是婚前谈过“吵架规则”。老周说:“当时我们约定,吵架时不翻旧账、不骂脏话、不冷战超过24小时,谁先冷静下来谁先找对方聊。”
而我另一个朋友,婚前没谈过怎么处理矛盾,婚后一吵架就陷入“死循环”:老公喜欢“冷战”,她喜欢“逼对方说话”;老公觉得“过会儿就好了”,她觉得“不解决就是不在乎”,最后吵到“一提吵架就想离婚”。
婚前一定要谈这3个“矛盾问题”,提前定好“吵架规则”:
吵架时不能碰的“底线”是什么?比如“不骂对方父母、不提‘离婚’‘分手’”?情绪上头时怎么办?比如“你想冷静就说‘我需要1小时’,别直接失联;我想倾诉时,你别打断我”?怎么解决“谁错了”的问题?比如“别争‘谁对谁错’,而是聊‘这件事怎么改,下次怎么避免’”?
好的婚姻,不是不吵架,而是吵完能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越积越多。
04 第四件事:人生规划
关键不在于“你要怎样”,而在于“我们要怎样”。“我想30岁前创业”“我不想生孩子”“我爸妈希望我回老家发展”,这些“个人规划”,婚前不谈,婚后很可能变成“我们的分歧”。
我同学小宇,婚前没和女朋友谈“未来在哪定居”,自己想留在大城市拼事业,女朋友想回二线城市陪父母。婚后女朋友天天催“辞职回家”,小宇觉得“现在回去太可惜”,吵了半年,女朋友搬回了老家,婚姻名存实亡。
小宇说:“如果婚前谈清楚,要么我陪她回去,要么她陪我留下,也不会走到这一步。”婚前一定要谈透“我们的未来”,而不是只说“我的未来”:
职业规划能不能同步?比如“你想创业,我能不能接受你前期没收入?我想换城市工作,你愿不愿意一起走”?生育观念能不能契合?比如“要不要孩子、什么时候要、生了孩子后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如果一方想丁克,另一方想要孩子,一定要提前说透;生活节奏能不能适配?比如“你喜欢周末宅家,我喜欢周末出去玩,能不能互相迁就”?“你想过‘小富即安’的生活,我想拼‘大富大贵’,能不能达成共识”?
婚姻是“两个人一起走”,如果方向不一样,再爱也会走散。
写在最后
有人说:“婚前多谈一句,婚后少吵一次架;婚前多问一个问题,婚后少走一段弯路。”不是说没谈透这4件事就一定不幸福,而是说,这些事是婚姻里最容易出问题的“雷区”,提前谈透,就能更确认“我们能不能一起面对这些问题”。这不是考验感情,而是对彼此的人生负责。
毕竟,结婚不是“一时的心动”,而是“长久的陪伴”;不是“我和你”,而是“我们”。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611 测试
立即测试
345 测试
立即测试
658 测试
立即测试
454 测试
立即测试
505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