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聊起她最近忙碌又烦恼,只因闺女要出嫁了。本该令全家人开心幸福的事情,她却忧心忡忡。
她有着不幸的婚姻,老公有家暴恶习,考虑到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她选择了隐忍,可这一忍就是十多年。
女儿从小就很懂事,心疼妈妈,多次劝她,“离了吧,跟他过有什么意思。”
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她经常这样劝自己:就当作搭伙过日子,合伙生了个孩子。毕竟,她全心全意的爱自己的女儿,她坚定向前的信念完全来自于孩子。
直到有一天,朋友自己经济独立,也实现了人格独立。换了豪车、买了新房,女儿也已长大成人。似乎女人天生就具有母爱,她放下一切恩怨,邀请老公搬过来跟她和女儿同住。
“闺女马上嫁人了,我们还能陪她多久。”但老公拒绝了她,像20多年前一样绝情。
女儿见证了年轻时没有责任和担当的父亲家暴母亲,以及他们没有温情和幸福的婚姻。也见证了中年时的父亲,一事无成落魄失败的样子。
在父母的婚姻里,女儿没有得到充分并完整的爱。一个缺爱的人,最渴望的就是爱,必然要四处去寻找,直到她找到了心爱的人。
“闺女和女婿是同学介绍的,他们俩惺惺相惜,就是因为有着相似的成长环境。”女儿是奉子成婚,两个人了解的时间并不太长。
关键是女婿也有着不完整的原生家庭,亲生母亲在他2岁时就去世了,从小他就跟着奶奶长大。父亲早就续弦,除了给他提供生活费、学费,父子之间基本无交集。
连定亲那天都只有朋友一人出席,老公拒绝参加,说是没相中这个女婿,男方父亲也直接未露面。
听了这些,我也不免替她的女儿未来小家庭的幸福而担忧。
01
父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父亲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母亲给予孩子关爱与温暖,父亲则带领孩子从家庭走向世界,拥有更广阔的天空。尽管朋友给到女儿100%的爱,却无法替代父亲的那一份。
对于女儿而言,父亲的影响力也是很深远的,父亲给予女儿心理资本和家庭模式。因为女孩也需要对自己身份的认同,逐渐长大成为女人。母亲是她的榜样,父亲则是女儿理想伴侣的形象,与父亲的互动模式也是她未来与异性相处的模式
成长过程中缺少父爱的女孩们,她们会习惯性的去找父亲那种类型的男朋友,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是“渣男体质”,逃脱不了家暴的厄运。曾经对父亲“未了的心愿”,就是她们的心理需求,将会用尽一生去寻找满足。
朋友的老公,作为父亲在女儿的内心,权威和积极正面的形象彻底崩塌。母亲长期受害者的形象,以及父母之间消极的互动,更加重了女儿对父亲的怨恨。
能够成为你的女儿,本身就是我的骄傲。可她从父亲那里没有得到这份心理资本,甚至感觉有这样一位没有责任感的父亲,是她一生的耻辱。
她看到,婚姻中的母亲是一个失败者,逆来顺受,遇事隐忍,从来都是委屈自己。她没有看到坚强独立的母亲,只看到挨打受气的悲惨女人的命运。
在父亲与母亲的相处模式中,也没有教会她如何与异性相处,未来该如何面对夫妻之间的矛盾,怎样才是正确解决冲突的方法。
因为父亲的负面影响,原生家庭给她造成的创伤,在内心留下的烙印,这些都是需要在她的人生中继续补习的功课。与父亲和解,是唯一让自己幸福的出路,这里离不开父母的努力,与对她的帮助。
02
女儿与父母实现心理分离
孩子的问题,其实很可能是父母自己的问题。
一些“超人妈妈”过于追求个人价值、独立女性,因此否定了父亲的作用,甚至否定了孩子的价值,导致父亲在家庭中主动和被动的“边缘化”了。
有时,父亲也会因自身能力的问题,而回避亲密关系、婆媳关系,造成夫妻关系错位、亲子关系错位、婆媳关系错位,这些都是父亲在家庭中“缺席”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这些“隐形爸爸”,它会影响孩子的规则感无法内化,导致价值感低、不够自信,他会不断的向外求,缺乏生命能量。而父亲的作用,更多的是给予孩子更强大的生命力量。
隐形爸爸背后也提醒了父母们,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一定要与孩子的成长需求相匹配。
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重要课题。比如父母的婚姻,它是属于父母要攻克的,孩子尽管深受其害,但也要学会课题分离。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心智成长上,尽可能保持独立的自我,从原生家庭、父母的模式中抽身而出。
在父母的婚姻中,破裂的是他们的感情,可依然是孩子的父亲和母亲。不会因为他们的关系而割裂了与孩子的连接。
父母也有他儿时的创伤需要疗愈,“父母没有被疗愈的伤痛,都会传给你的孩子”。只有看到更多真相,才能让自己拥有选择权,才会更加自由。
比如严苛的父亲,对子女没有亲近感,让孩子得不到肯定、赞美和认同,“我不够好,我很糟糕”这样的挫败感,会慢慢的内化成孩子对自己的主观评价,自卑就这样形成了。
比如朋友的老公,或有同样家暴的父亲,没有人教会他该如何做一个好男人、好父亲,或也遭遇过父母的家暴,他也是缺少爱的,他只能从自己父亲的模式、父母的模式中看到和学习。他也想爱,只是他不懂得爱,不知如何去好好爱家人。
接纳父母的不完美,除了埋怨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伤害,还可以把这些经历当作一种资源,为我所用。与父母实现心理上的分离,保持独立的自我,做到父母与自己的课题分离,真正走向自我成长的道路。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454 测试
立即测试
536 测试
立即测试
812 测试
立即测试
517 测试
免费测试
1891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