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亲密关系中的“隐性攻击”
作者:解心在线 2022-06-08 08:47:53 人际心理

著名心理学博士蒂姆·莫菲是这样说的:隐形攻击通常是由关系里弱势的一方向强势的一方表达反击的一种行为,即一个人不敢直接的表达自己的不满,于是采取了一些隐性的方式来进行反抗。


这在亲密关系中,尤为常见,在亲密关系中这种隐形攻击是特别伤人的,有如“钝刀割肉”的折磨感。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电影《无问西东》,许伯常为了报恩和兑现自己的承诺,被迫和刘淑芬结了婚。在两人的婚姻生活中,许淑芬被称为“悍妇”,而许伯常对所有人都客客气气,温文尔雅,在别人眼里许他是一个“好人” 好老师,好邻居,唯独对自己的妻子视而不见、冷若冰霜,内心十分排斥妻子。


解密亲密关系中的“隐性攻击”


即使结婚多年,他们之间的一切都分得清清楚楚,杯子,水壶,筷子……甚至完全都不会碰她,他的这些行为无时不在鞭打妻子的内心,他也用这样的行为告诉妻子,她配不上他,她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他的妻子终于忍受不了这种可怕的冷暴力,于是吵、闹,像泼妇一样满院子追打他。即使如此,他还是不还口也不还手。


在关系中,被被动攻击的一方经常会有一种体验,那就是:对方好像也没做什么,但往往自己会感到莫名愤怒和异常的难受。


还有之前在一个贴吧里看到这样的一段话:


我和先生结婚7年,有一个3岁的儿子。之前一直在家带娃,没有工作,由于现在孩子上学了,开销也日渐大了,想再重新步入职场。跟老公说起工作的这件事,他也是很赞同的。


随之我很快入职,在这个单位工作了一年多,由于自己的工作业绩很不错,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公司的各种活动领导都带着我一起参加,时不时也会被派遣出差,一出差就是几天,当然我也很珍惜这个机会,争取更大程度的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刚开始,老公也为自己感到开心。然而没多久,随着我出差的时间越多,回家的时间越晚,老公开始对自己的态度改变了。他开始不再对我嘘寒问暖,即使回来得比较晚,也不会再打电话问我。甚至有好几次,只洗自己和儿子的衣服,而我的衣服只是顺便把衣服丢到洗衣机,他都不乐意。 有时候超过11点回来,他会带着尖酸刻薄的语气说:你眼里还有儿子和这个家啊,你干脆把家搬到公司去算了。


当我问起儿子的学习情况,因为很多时候我都不能按时下班,他也会阴阳怪气地说:“你还关心儿子的学习吗?你只要工作和钱就可以了。


这让我心里特别委屈和窝火,明明自己努力也是为了这个家,可是怎么得到的就是这样的结果?难道是我做错了什么吗?


解密亲密关系中的“隐性攻击”


其实,上述这个案例中的女主,就是遭遇到来自老公的”隐性攻击”。


那么为何会发生这种隐性攻击呢?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这样的观点:攻击性,自恋,攻击性是人类所有心理和行为背后的基本动力。


所以说,攻击性是人类普遍的力量,攻击性等同于生命力。对于攻击性,有的人采取直接的方式,比如,歇斯底里地骂人,或者打架,用暴力的方式去破坏一些设施,但这种行为一般是会受到制约和惩罚。

 

理想的方式是,学会用升华的方式释放攻击性,体育竞技运动,跑步,打球等。


当然也有的人,会选择直接压抑。从弗洛伊德的观点来看,“过去的并不是真的过去了,人们不愿意记得或者不愿意提起某段经历,以至于我们的意识狡猾地把那段经历藏起来,并不代表就不会再起作用,相反,正是我们意识不到的,那些被抑制的记忆,才决定了我们的关键言行。


因此,压抑过后,攻击性并不会因此消解,而是会一直积压在心里深处,最终转化成一种更隐晦的方式去表达。就比如前文所说的:隐性攻击。


隐性攻击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呢?


跟自己的成长经历可能有直接的关系。比如来自原生家庭的“压抑”,有些人在早年的时候,遭受了很多不愉快的经历,比如总是被打压,被贬低,被不公平对待,这让他们对于重要抚养者产生了“怨恨”。


但世俗眼光 道德的压力、还有源源不断的教育,让他们成长的超我,压抑了这种“恨”。


长大以后的他们,也没能好好习得直接释放恨意的有效的的方式,只能复制童年的经验——用另一种方式表达。


比如,有的人从小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由于自己是女孩,所以要照顾弟弟,什么都要让着弟弟,甚至出去工作了,还要给弟弟生活费,学费,给弟弟攒钱买房。


我想这样的女孩内心一定是有很多委屈的,甚至会怪父母为何对自己那样?但是这种委屈和心酸很快就被“父母不容易,隔村谁谁不也都是这样吗?”的声音盖了下去。


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会习惯性压制自己的情绪。


隐形攻击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在现实生活中包括:忽视、讽刺、回避、冷暴力、拖延,等等。

 解密亲密关系中的“隐性攻击”


在亲密关系中,类似这样的隐性攻击还有很多。


比如:有的人总是想方设法,避免和对方有肢体接触;要么把自己置身于另外的空间,要么当对方过来的时候,及时避开。


有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少语,当你问他什么事,对方就简短地回答:没事。但是你明明感觉他“有事”


有的人开始忙于工作,忙于学习,尽量减少二人碰面的机会。


隐性攻击最可怕的一点是,当事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正身处在一场无形的硝烟之中,所以解决起来就更加棘手。


通常,我们在遭受显性攻击后,会强烈反击。比如被骂了,就骂回去,以牙还牙。然而受到隐性攻击以后,被攻击者通常不知道如何反击。


如果被攻击的一方,是比较习惯过度自省或容易内疚的人,在这种时候很容易向内攻击,会不知不觉中妥协很多事情。这样,反过来又会纵容对方,继续使用隐性攻击的手段。所以,遭受到隐性攻击的人常常是委屈和痛苦的。


亲密关系中,如果有一方在长时间习惯性地发动隐性攻击,那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人的事情。


在中国家庭中,这种“隐忍”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麻痹自我的手段中国的文化告诉我们,女人,要内敛,含蓄。


然而在亲密关系中,这种内敛和含蓄,很容易“合谋”完成一场“隐形攻击”。


比如有的人在最开始受到隐性攻击时,会选择“悄悄地把情绪藏起来,然后尝试做个自我变”。一个人从此学习,反思自己。


这种做法,会让攻击发动者尝到甜头,从而让他不断用这个“招数”。长时间反复的发动和默认,这是两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合谋”的结果。

 解密亲密关系中的“隐性攻击”


那么如何破局呢?


在关系中,如果经常一方经常被“隐性攻击”,那么不是哪一方的错这和双方都有关,有句话说夫妻是一场双人舞,需要两人的配合。


一方无意识地发动攻击,另一方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默默承受和配合。最终两人形成了“隐性攻击的合谋”,不断地在消耗彼此的精力和感情。要拒绝这种模式,核心还是在于,不要让自我功能和智力在攻击和反击中“沉睡”。


简单来说,就是要有意识地稳住,不要彻底妥协,也不要回避。无论作为攻击者,还是被攻击者,都可以尝试通过这两步步走出僵局。


首先,识别出隐性攻击的信号。

如果在一段关系中,伴侣出现了拖延、躲避、冷嘲热讽,不抵抗也不合作、故意激怒等情况,那么很有可能你们正在经历隐性攻击,那么你就要小心了。

 

其次,隐性攻击的核心问题,始终还是在于清除交流上的障碍,也就是要学会正确地沟通,可以读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如何在不破坏关系地情况下,正确地表达自己地感受和提出自己的请求。


被攻击的那一方,同样也可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不悦。双方最终需要做的事情,都是要去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


作为发起攻击的一方,当识别出自己正在对伴侣发起攻击时,可以停下来想一想:到底是对方的哪一件事,哪几件事让我如此不舒服呢?因为这些导致自己不满的事件 “具体化”,沟通起来就会明朗很多,自己也就不会再盲目生气。


最后,为了避免自己成为隐形攻击者。

解密亲密关系中的“隐性攻击”


你要正视自己的内心的情感,不要压制它,压抑的感情也是一种能量,能量是不能凭空消失的,只能被转换,在亲密关系中你要直接而真诚地提出自己的不满,并希望对方重视,真诚沟通,坦诚相待是化解婚姻隐性攻击的有效方法;职场中你要大胆地对自己的正当权益进行表达,养成对事不对人的思维,养成及时沟通不拖延的习惯。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