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心都受伤了|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疗愈之道
作者:解心在线 2022-12-18 08:33:30 心理健康

一说到创伤,人们最熟知的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恐怕是第一次听到还有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事实上,这个词还是去年,日本皇室的真子公主事件中很多人第一知道的“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因为和男友小室圭结婚,引发日本舆论汹涌,真子公主备受压力,进而被诊断出患有“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

据日本精神科医生秋山表示,真子“似乎开始出现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感情出现动摇、与以前相比逃避与他人的关系等情况”,列举了“一看到特定文字,就出现恐惧感”“人生遭到破坏这种恐惧感持续”等症状。

根据日本宫内厅的说法,真子公主因社会对家人和未婚夫的诽谤中伤有关,这让真子公主会反复回想与创伤有关的过往。

简而言之就是长期的语言暴力、网络攻击、网络欺凌以及骚扰,让她罹患复杂型创伤。

我们的心都受伤了|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疗愈之道

创伤研究的“泰尔分类法”(Terr,1989)把单次、重大的创伤命名为“单纯型创伤”,又叫“Ⅰ型创伤”。这种创伤对应的精神障碍往往是PTSD。

而另一种创伤类型,是长期而反复发生的、严重的人为创伤,被命名为“复杂型创伤”,又叫“Ⅱ型创伤”。

这类创伤往往不涉及严重的生命威胁,但因为社会文化因素,或者施害者有意隐瞒,而具有较大的隐匿性,比如家庭中持续的躯体暴力、精神虐待等。

我们的心都受伤了|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疗愈之道

比起单次、重大的创伤,复杂型创伤的危害更大,对个体产生的伤害反而更加深远,而且个体一般难以自我修复。2018年,世卫组织发布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将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正式确立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障碍诊断。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和PTSD有很多相似性,也包括创伤再体验、回避、麻木和高警觉。除此之外,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还有以下特点:

(1)在情感调节方面存在严重而持久的问题;

(2)认为自己失败或毫无价值,对创伤事件有羞愧、内疚或失败感;

(3)难以维持人际关系和感觉与他人亲近。

近年来,罹患复杂型创伤的人日益增多,如何理解、疗愈这一创伤,应引起各界重视。对于复杂型创伤的幸存者来说,到底怎么样才能治愈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呢?

我们的心都受伤了|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疗愈之道

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成年人的

童年期生存策略

对于患有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成年人来说,他们在孩童期就已经非常清楚“不需要任何东西”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凡事只靠自己,凡事自给自足。

这些孩子同时也会极端地“关注他人”,以收集哪怕任何一点稀罕的支持或归属感。这些应对策略被人们提及时,有时会被形容为“讨好型人格”(people-pleasers)或“共同依赖症患者”(co-dependents)的特质。

但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它们是儿童为了在艰难环境中生存下去而发展出来的优秀策略。

到成年期之后,这些策略在关系中就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通常伴随着关于边界问题的巨大不确定性。

简单来说,健康的边界告诉我们:“从这个地方起是我的领地,请你退出。”健康的边界支撑着每个人的个体完整性,让我们拥有独立的思想、感受、欲求、需要和偏好。

而对于患有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世界中重要他人的彻底忽视,这种完整性被践踏了。

因此,这些习得的童年期策略会在他们的成人关系中重现,包括不对任何东西表示需要,很努力地获取他人的支持,以及永远搞不懂什么是健康的边界。

想要治愈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先意识到这些策略在今天是如何显现的。

我们的心都受伤了|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疗愈之道

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具体表现

如果你罹患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你首先要知道会有哪些行为表现:

  • 不表达自己的感受,尤其是愤怒。但实际上,愤怒恰好是一种用来建立清晰而恰当的边界的情感。

  • 极力避免“冲突”。为了维持脆弱的关系链接,而去吸收自己产生的正常情绪,例如愤怒和厌恶,哪怕那些情绪正高声尖叫着告诉你:“这不行!”

  • 也许,你甚至在一开始都意识不到自己有情绪。这种情况不仅限于愤怒,可能你所有的情绪都被钝化或者关闭了。

  • 觉得自己要为他人的感受负责,觉得自己有责任确保他们一切都好,即便最后付出代价的那个人是你自己。这里付出的代价包括花费了自己的精力,但最后又感到愤愤不平。

  • 感觉自己很渺小,自己的需要、欲求和喜好都变得不重要。或者,首先或总是去满足别人的利益,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

  • 呆在不安全的关系或环境里。因为你渴望联结,或者你觉得自己就只配拥有这些。

  • 意识不到你自己的基本需求,意识不到自己对食物、休息时间、支持和身心恢复的需要。

  • 一直寄希望于“如果我给得足够多,最终我也会得到回报。”

  • 对于他人的给予,存在接收困难。这包括难以接收他人的赞美,因为你不相信自己所做的已经足够值得。

  • 当你的脆弱被别人“看见”时,你会觉得自己非常容易被伤害。或者,当你隐藏起自己的真实需要,例如需要爱、关心、归属感和接纳,但这些需要被别人知晓时,你同样也会有容易被伤害的感觉。

    固守着孩子般的信念,认为“如果我对所有事情负责的话,那么也许我就有能力解决所有问题”。

    最后,由于你太擅长于“什么也不需要”,你可能经常在关系中遇到当下不会“给予”、未来不会“给予”,同时也没有能力“给予”你的人。

    这就强化了你的信念,即:

    你果然不能有任何期待,你必须继续保持,不向别人索取任何东西。

    我们的心都受伤了|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疗愈之道

    要搞清楚你有权期待什么

    除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可能如何重复上述童年期策略,想要治愈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还有另一个关键点,那就是要开始去搞清楚如今你在关系中需要什么和想要什么。

    你可以期待些什么?什么东西属于你的基本权利呢?

    ——你有权期待的东西可能包括:

  • 共同考虑并尊重你的需要、欲求和偏好。

  • 无论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是好是坏,都能获得支持、慰藉和关系的联结。

  • 自己不同的想法、感受和观点能被接受,并在关系中留有空间。

  • 在亲密关系中,关系的破裂和误解不可避免。当它们发生时,能在一个安全的过程中去讨论和修复关系。

  • 有权去选择自己的边界,当你觉得“不行”的时候,那就说“不行”

  • 对你而言,试着去寻找这种类型的关系,感觉可能就像在呼啸的荒原上踽踽独行。

    其中,有一个答案就藏在你过去的旅途中,你曾经获得的地图里。

    它们可能来自于那些富有同情心的见证人,那些帮助你渡过难关、走到今天的人,例如你的老师、教练、团队领导、邻居或其他人的家长。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