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兴趣,究竟能不能养活自己?
作者:解心在线 2023-03-10 08:23:16 职场心理

很多擅长学习孩子有这样一种困扰,因为成绩好,一路开挂就很顺利的在统一的教育模式下有了新的发展,等到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他们却发现这份随波逐流大家都说好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真正所需要的

—  1  —

我期望自己的生命可以是有意义的,我一直认为自我发展是一切的基石,人应认清自我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然后发挥自己的特长修炼为安身立命的本事,然后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力争上游,不断精进,然后才是收获成功、财富、社会地位,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收获的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这才是人生最舒服的样子。

可惜我没能受到这样的引导与教育,之前的人生可以说是随波逐流,受到很多社会共识的影响,但是没能独立思考过这些所谓共识到底对不对,我以为我可以继续随波逐流下去,但当我参加工作以后我感受到了巨大的无力感和绝望感,我觉得我的人生没什么盼头了,我活着的意义跟价值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别想太多,生活在下班以后。但是我不这么想,工作的时间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啊,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把爱好变成工作的人,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找到所爱,以此为生,不断精进,至于所谓成功与财富,应当是水到渠成的事。

老师,我想离职,希望转行做插画师。但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这条路可行性到底有多高,我能不能画出个样子来,我给身边的人看过我的一两幅画,得到过肯定的回答,我收集过好多自由插画师的分享,看看他们是怎么赚钱的,大概了解了一下是通过接包平台发布自己的作品,等外包找上门,或者是主动去接自己想画的外包,后续画工提升以后可以画难度高价格高的画,再或者积累作品后去找工作,但是也有很多画师喜欢劝退新人,觉得这行辛苦又赚不到钱,画不成大佬级别根本别想收入过十万,老是画一些会损害审美的图对插画师的艺术水平提升很不好。

我这样不安分的折腾到底对不对,偶尔也会动摇,在有些人眼里我这样是矫情,是没经历过没饭吃的苦,所以才嚷嚷着什么人生追求、活着的意义,我现在的学历、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而即将30岁的我却不以为然,我是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靠兴趣,究竟能不能养活自己?

—  2  —

从我经手的大量职业咨询案例来看,很多迷茫困惑的职场人,在兴趣维度上近乎缺失,与此同时,在他们从小到大的经历中,几乎没有关于兴趣维度的探索和体验。不得不说,这实在是十分可惜的一件事。

细究里面的原因,有较为宏观的教育问题,有较为个性的家庭因素,甚至还有个人的性格因素,等等。

时下有不少流行的言论,说什么“兴趣是个坑,如果什么事人都按照自己的兴趣,以后也不见得多么好”,等等。

只能说,这些人对兴趣恐怕存在不少误解。

兴趣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未必能成为你的能力,也未必能发展成你的优势,但兴趣是能力或者优势的萌芽。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没有任何兴趣,也就是意味着意愿的缺失,后面的能力也好优势也罢,更无从谈起。

如果一个人能敏锐地捕捉到兴趣的方向,再进一步发展为自己的能力甚至优势,那么兴趣转变成职业,并不是一件难事。

行文至此,可能有人会说,“一旦把兴趣转成职业,可能意味着痛苦的开始”。

但问题是,做什么事情想要做出点样子来,都需要经历一段痛苦的磨砺。既然做什么事都不容易,何不做个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好歹也算苦中带甜,不至于那么苦不堪言!

根据专业的解释,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

所以,对每个渴望成长的人来说,兴趣都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向。

那么,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挖掘自己的兴趣,乃至到后面可能变成职业,甚至成为我们的生活手段和方式呢?介绍一个较为好用的工具:兴趣漏斗(共五个层级,见下图)。

靠兴趣,究竟能不能养活自己?

1、消费型兴趣

这一层的兴趣是通过花钱获得的,比如吃喝玩乐。这种兴趣的特点是花钱不赚钱,更多的是感官刺激层面,无法创造价值,更谈不上后面的技能与职业了。

2、创造型兴趣

这一层的兴趣比之前的要更高级了,它指的是你已经开始通过相关的创造,获得了相应的收益。比如,外人的认可与赞赏、变现的订单。

3、能力

达到创造型兴趣层面,想要从精神认可到物质奖励,从赚小钱到赚大钱,离不开能力的提升。比如,你可能还需要再专业一些,甚至还需要带团队,相应的能力都要跟上,不能拖后腿。

4、优势

在你的能力维度,一定有让你在某方面得心应手、总是能获得好评的能力。如果一项能力让你持续发挥得比较出色,同时又能给你带来精神或物质上的收益,这个时候,就可能是“优势”的信号了。兴趣到达了优势层面,变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5、职业

这里的职业不仅仅指的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工作,还可以是你的副业甚至你开创的事业;它可以养活你,并且还能给你带来不菲的收入,你能获得成就感,是你一生的追求。

—  3  —

我告诉晓阳,兴趣和专业之间,其实还是隔着不少距离的。

1、 兴趣的第一个层次叫感官刺激。

这个层次的兴趣停留在享受层面,是每个人都有的,并不足以成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例如,不少人都喜欢吃美食,吃一顿火锅或者冰淇淋会让人感觉很爽——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官刺激。

这个层面多数属于“消费型乐趣”:不仅不能给你带来收益,而且还会让你的钱包吃瘪,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你很容易收获感官上的满足感。

在这一层面上来说,即便你吃了N顿火锅、吃了N支冰淇淋,如果你只是停留在感官的享受上,不去动用你的大脑去学习去思考,那么,它将永远只是感官刺激,稍纵即逝不具备任何稳定性和持久性,无法向专业更进一步。

2、第二个层次叫自觉兴趣。

所谓“自觉兴趣”,指的是你已经不再是满足自己的感官刺激了,而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去探索去学习,慢慢地,兴趣从感官上升到了思维层面,变成了你自发自觉的行为——它更持久也更稳定。

例如,你在吃了N顿火锅后,对火锅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自发地买了很多书学习,同时自己买了很多食材进行实践,不断地琢磨如何制作出美味的火锅——这个爱好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在朋友眼里,你是个妥妥的“火锅达人”,不仅能品尝出火锅的优劣,而且还能亲手做出美味的火锅。

3、第三个层次叫志趣。

所谓志趣,是指经过自觉兴趣阶段之后,你从中发现了意义和价值,并立志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提升能力,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

例如,在你成为“火锅达人”后,你立志要做出一款口味新奇的火锅,为此,你自掏腰包去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并找到一家火锅店实习——渐渐地,你发现做火锅这件事能够给你带来巨大的价值感,你立志要把这件事当成终身事业做下去。

唯有经过了这三个层次的推进,到达了志趣层面之后,才能谈及专业乃至后期的变现可能。

靠兴趣,究竟能不能养活自己?

—  4  —

听完我的分析晓阳更清晰了目标,她告诉我:

“我心目中的理想职业,是热爱且擅长,有成就感和成长的空间与动力,有不错的收入能给自己和亲人提供好的物质条件。插画师就是我的梦想职业,我希望找到自己的人生职业以后,能够通过努力有更好的经济收入,我的原生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父母辛苦一辈子节衣缩食,对我充满了高期待,我也希望能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给他们更好的物质生活,让他们欣慰,跟朋友讲到孩子时候能有面子,我愿意一步步从兴趣爱好成为我的职业。”

说干就干,接下来通过咨询,我们梳理了职业方向、调研了插画师这个职业岗位,晓阳在做了一系列功课后,提交了她接下来的行动和想法。(此处涉及客户隐私,略)

看到她列出的行动计划,我就知道晓阳对于插画的兴趣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第一阶段,而是有了自己的志趣目标。

最后我也告诉晓阳,浮动的现代社会让很多人失去耐心,学什么都求快,速成最佳。但是大多数人没意识到,所有能快速获得或能用金钱换来的,都无法成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那些得花上足够时间换来的事物,才可能纳为自己的核心优势。

所以要知道,大部分技能都属于「长线投资」,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投资期才能产生回报--即拥有市场价值。

比如你想转职成为插画家,那么你必须经历两、三年没有任何回报的投资期,才能产出好的作品;而且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作品质量就越高,未来收益也就越多。

靠兴趣,究竟能不能养活自己?

最后的话

7岁那年的冬天,刚上小学的晓阳有一次放学回家路上看到过一位衣衫褴褛的老爷爷倒在地上,被一个年轻壮汉呵斥,东北的冬天特别冷,她当时很心疼那个老爷爷,但是也不敢去阻止,扭头奶声奶语地跟妈妈说,“妈,我长大要赚好多钱,然后想开一家收容所,让这些无家可归的人都去住。”

七年后还是冬日,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14岁的晓阳窝在市里最好的初中重点班打瞌睡。她回想昨晚熬夜看的一部电影《死亡诗社》里,那个因为不愿放弃演员的梦想屈服于父母的安排而自杀的男孩,让她感到惋惜和震撼。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梭罗的声音似有似无的出现在她的甜梦中,此刻酣睡中的她没有看见,身上被一圈光保护着。

如果活着只是为了活着,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21岁的晓阳读完余华的《活着》发出思考。

研究生毕业进入设计院工作两年后的晓阳,那段时间在网络搜索最多的关键词是“如何把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做好?”过年她回到东北老家,初五是一个极冷的冬夜,她在收拾返程行李时,在父亲的书架上翻到了一本叫《月亮与六便士》的书:

书中的有个人问主人公:

“你已经40了,你凭什么觉得你会比那些十七八岁从小就学画画的孩子画的好?”

男主人公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如果有一天你掉进水里快淹死了,你只能拼命游,你还会管自己游得好不好吗?”

28岁的晓阳看到这句话犹如雷击,同时她又感觉到一股气流冲向脑袋,两股力量在巨大的冲击下汇聚到她的心田,心脏怦怦直跳,同时那里发出清晰而有力的声音:是时候该离开了。

“35岁,我成为了一个画家,带着画板画笔,走到哪画到哪,我可以用作品表达我的情绪与情感,记录触动我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我可以开小型画展,如果我的作品能帮助到更多需要疗愈的人那就更好啦。”咨询中,晓阳幸运地看到了她未来的愿景画面。

祝福她。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