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系中反反复复陷入“怪圈”,应该怎么破?
作者:解心在线 2023-04-20 08:11:27 婚恋心理

在恋爱中,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心仪的对象相处久了,却发现做事风格越来越像你并不认同的父亲/母亲。

即便最后分手了,但接下来你遇见的每一任都像极了你的上一任。

同样的,在人际交往中,也许你的早期经历过某些痛苦,而这些痛苦由于无法用言语表达,就形成了早期创伤。

直到长大后,你会不自主的反复制造同样的痛苦,由此体验这种特定的情感。

你的人生仿佛陷入了“怪圈”,周而复始……

在关系中反反复复陷入“怪圈”,应该怎么破?

一、亲手毁掉的幸福

小赵就有着这样的经历,在他小学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他印象中那时父亲常常不在家,就算在家父母两个人也不说话。

所以很多时候小赵都是在爷爷奶奶家生活,直到父母离婚,小赵才回到了母亲身边。

没多久,小赵的爸爸就组建了新的家庭,这时小赵才清楚原来是因为父亲出轨,父母之间的婚姻才亮起了红灯。

当然,更深的原因他并不清楚,父母也从未对他有过交代,他只是零星的感觉到或许和母亲强势的性格有些关联。

慢慢的,他长大了也成家了,原本他以为自己可以一直幸福下去,却在婚后的第三年妻子提出了离婚。

面对妻子的要求,小赵一时之间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直到妻子的讲述他才明白了一二。

在关系中反反复复陷入“怪圈”,应该怎么破?

其实在两人结婚的初期,小赵的妻子还是很爱自己丈夫的,可慢慢的她发现,丈夫对自己的爱是越来越霸道。

工作中,小赵不让自己接触异性同事,甚至希望自己干脆做个家庭主妇,而自己的婆婆也在一旁添油加醋,这让小赵更加认同自己的做法。

后来自己为了家庭真的不工作了,却发现一旦接触异性让丈夫知道了,他和婆婆都会瞬间炸毛,甚至对自己进行言语上的侮辱。

虽然事后丈夫会为自己鲁莽的行为道歉,但是问题依旧会反复发生。

小赵听完了妻子的离婚诉求后,不禁陷入了沉思,原来自己想要的幸福竟是被自己一点点摧毁的!

二、症状也是种交流

不难看出,小赵在妻子接触异性的问题上反反复复出现情绪崩溃的问题,实际上是早期创伤在作祟。

关于这点早在1920年弗洛伊德发表的论文《超越快乐原则》中就曾提出过,他将其称作“强迫性重复”。

它是指的我们会不知不觉的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当中,不断重复我们童年时期印象最深刻的创伤或者创伤发生时的情境。不仅我们自己会做,无意识还会诱导别人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对待自己。

而“强迫性重复”是弗洛伊德最先发现的,他起先观察到孩子会把他最喜欢的玩具从床上扔出去,再哭闹着把玩具要回来,不断重复。

在关系中反反复复陷入“怪圈”,应该怎么破?

图源:pixabay

之后他还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的事之后,也会不自觉的反复制造同样的情境去体验同样的情感。

这时,孩子的母亲若是长期无法对孩子给予良好的照顾,成年后孩子依旧会一再的重复这种痛苦的体验。

然而,这些都发生在潜意识层面,毕竟没有人愿意让自己重复那些痛苦悲伤的体验。

不幸的是,如果后期自己没有意识到,以及无人帮助自己意识到,很多人是很难从这些痛苦的体验中逃出来的。

因此,“强迫性重复”更像是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只为等待他人和自己发现和探索。

三、症状的原因

说到这,关于“强迫性重复”产生的原因,也有以下两点我们可以自行参照。

1、潜意识因熟悉所带来的安全感和掌控感

我们的大脑会对情感体验形成肌肉性记忆,即便那是痛苦的记忆,人们依旧会用自己熟悉的策略应对痛苦。

因为熟悉给人安全感,而不熟悉则代表着未知,人本能的惧怕未知,所以在没有学习到新策略应对问题的前提下,在紧要关头时我们做出来的反应,依旧是下意识“强迫性重复”的反应。

比如文中小赵,他潜意识将父母的离婚归结为父亲的出轨,因此在他的亲密关系中,一旦妻子接触异性就会唤起他小时候痛苦的记忆。

为了避免自己像母亲一样遭受婚姻的失败,于是他阻止妻子接触异性,而他的这种策略是从母亲那里学习到的,他认同母亲对婚姻是忠诚的。

他固执的认为,正是因为父亲犯了错,父母才离婚,自己的母亲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他看来,只要妻子不接触异性就能够维系自己的婚姻长久,但事实上是他不信任对方在婚姻上的忠诚,最终迫使妻子与他结束婚姻。

而遭受过创伤的人是会发展出对不幸事件的预知,为了避免丧失这种掌控感和预知力,这个时候人会在无意识的指引下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对自己不好的事情,从而将事情搞砸。

即便这样做会觉得痛苦,但人内心深处会因熟悉感安静下来。

在关系中反反复复陷入“怪圈”,应该怎么破?

图源:pixabay

2、负面的情感体验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满足感

譬如,小时候我们在遇见负面的情感体验时会吸引到父母的关心,这让我们自然就学会了用自己痛苦的方式来接受父母的关爱。

之后我们重复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受到关注和照顾,借此来逃避现实中自己该负的责任。

当然,如果遇见的是严苛的父母,我们会因长期父母要求过高,在达不到标准的情况下被批评。

这时我们的内心会伤心,乃至质疑自己,而这很大可能会造成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回避、不自信。

长大后,尤其是到了亲密关系里,为了弥补自己缺失的遗憾,处理内心的痛苦,要么我们会指责或者惩罚对方,来获得满足感。

要么就是忽冷忽热冷暴力对方,让对方体会自己当年遭受的情感虐待,通过这种方式释放自己内心被压抑的情绪。

但无论是哪种方式,这无疑是对亲密关系的破坏,长期下去更会造成社会功能受损。

在关系中反反复复陷入“怪圈”,应该怎么破?

图源:pixabay

四、如何改变

显然,根据上述呈现的原因,要想改变“强迫性重复”的命运,首要的治疗原则就是夺回个人感受的主导权,而不是重复过去的行为,以及情感反应。

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懂得觉察自己的潜意识,而觉察是创造改变的较优步。

这时我们要去识别自己那些“强迫性重复”的行为,来监督那些让自己感到熟悉和舒服的地方,我们要深知熟悉并不意味事情就是对的。

接下来用理性来分析,试图回到创伤的源头,也就是那些被自己回避了的情感,不再用否认的方式防御它,即便曾经的那些是痛苦的经历。

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一段让自己感觉到安全的关系,例如咨访关系,而咨访关系目前来说是最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

我们通过和咨询师建立关系,让咨询师看到我们“强迫性重复”的症状,以此来抱持你、理解你,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了我们重复的行为。

最后,懂得关爱自己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并运用“空椅子技术”和他对话,来抚平早年的创伤。

同时,增加自己应对问题的策略模型,建立新的认知。不论是通过书本的学习,还是借鉴他人的方式,因为只有破除了旧的方式,新的方式才能够得到沿袭。

而一切问题的解决就像苏格拉底和尼采所说的那样:“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