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上岸,我开始怀疑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吗?
作者:解心在线 2023-05-02 08:23:23 成长心理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一句话,也是社会统一认可的真理。

一直不上岸,我开始怀疑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吗?

(图源网络,侵删)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有时会发现,怎么我失败后还是没有成功?上学期成绩不理想,这学期还是没有进步;考研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还是没有上岸;求职跑了三家公司,第四家、第五家依然没有录用…“失败是成功之母”,这难道是骗人的吗?

一直不上岸,我开始怀疑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吗?

成功是成功之母

Eskreis-Winkler和Fishbach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人们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比从成功中学到的要少[1]。也就是说,相比失败,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Eskreis-Winkler和Fishbach在网上招募了许多被试,使用自创的一套符号给被试进行学习,但符号并没有固定的含义。被试被随机分配到成功反馈组和失败反馈组,他们会看到这样的选择题:“下列两个符号中,哪一个代表动物”,由于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两个奇怪的符号,因此只能随便选一个。在这之后,成功反馈组的被试会被告知每道题都对了,而失败反馈组的被试则会被告知每道题都答错了。通过这一过程,他们能够学习到符号的含义。随后,被试需要完成一个干扰任务,再进入测试阶段。测试题目即为他们之前答过的选择题。

一直不上岸,我开始怀疑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吗?

研究测试阶段成功&失败反馈组的平均正答频率[1]

实验的结果表明,被试在失败条件下学习到的东西更少。这时候研究者想到,有没有可能是只是成功反馈促进了学习,但失败反馈并没有破坏学习呢?于是,他们又增加了一个无反馈条件的组别,比较其与失败反馈组的学习效果。而由于无反馈组的被试不会被告知答案是否正确,所以测试阶段并不做测试,而只是回忆之前自己选择的答案。结果表明,失败反馈组的被试仍然显示出更差的测试(回忆)成绩,这说明,即使成功反馈会激励人们学习,失败反馈依旧会破坏学习。

那么,为什么失败会破坏学习呢?研究者们认为,失败会威胁到自我(ego threatening),让人们自尊受损,导致人们忽视与失败相关的信息,而不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新的实验中,被试需要自我报告任务在多大程度上伤害了他们的自尊,结果发现,失败反馈组的被试成绩更差,且失败反馈组的被试更认为任务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失败反馈组的自尊受损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所以,Eskreis-Winkler和Fishbach的实验告诉我们,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呀!失败的反馈会威胁到自我,我们的自尊心受挫,内心遭受打击,因而自然地不愿去关注与失败相关的信息,也就难以从失败中学习了。

一直不上岸,我开始怀疑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吗?

失败是成功之母是错觉吗?

难道老祖宗告诉我们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一直都是谎言吗?

其实不是,老祖宗的话当然有一定的道理,只不过失败要发挥积极作用是有相对条件的。例如,经历巨大的失败往往可以让我们吸取教训,避免下一次的失败。这是因为人们在生理上、认知上和情感上对消极事件的反应比对积极事件更强烈[2]。所以当我们经历巨大的失败之后,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负面体验上,而更不可能忽视失败相关的信息,此时我们就能够从失败中学到许多。

不过,生活中有些巨大的失败是不易察觉的。例如在亲密关系中,也许两颗心之间的距离早已变得遥远,但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因为情感不像考试成绩一样直观,所以两人之间的渐渐疏远也难以被察觉,直到感情最终破裂时,可能我们才能发觉,问题从那么早就埋下了种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我们察觉不到失败,因此也难以从失败中学习了。

看到这,可能你要问:那么如果我遭遇的失败不是很巨大,难道我就无法学习,无法成功了吗?不是的。Eskreis-Winkler和Fishbach的研究其实没有结束,他们的后续实验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直不上岸,我开始怀疑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吗?

我们该怎样靠近成功

1.把失败经历与自我分离

Eskreis-Winkler和Fishbach想知道,当自我威胁被消除时,人们能否从失败中学习呢?于是,他们加入了“替代学习”这一条件。替代学习也叫观察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让被试观看别人怎样回答问题、回答得否正确,以达到学习的目的。结果发现,替代学习消除了自我威胁,提高了人们从失败中学习的能力。这告诉我们,我们是可以从失败中学习的,只要我们把失败与自我分离开。比方说,我们可以看看有相似经历的人是如何应对的,从别人的故事中学习;我们还可以用一种不损害自尊的方式重新评价失败,对自己说,“失败并不代表我能力差,我还是很棒的”。

2.主动创造成功经历

除了将失败与自我分离,我们还可以选择主动向成功靠近。既然成功是成功之母,那么我们可以自主创造成功经历。比方说,我们可以把一个大目标拆解成几个容易达成的小目标,通过小的成功经历提升自我效能感[3]。以“取得好成绩”为例,我们可以把它拆解为“课堂发言”“个人作业”“小组作业”“期末复习”“期末考试”,然后依次努力达成。每一次举手发言都代表分数的增加,当我们一次次体会到成功,最终的目标也就没那么难实现啦~

而且,有研究表明,成功1次就能提升人们挫折后的成功坚信程度、情绪体验与坚持行为[4]。人们会认为这次成功如实反映了他们的真实能力[5],并相信自己在他人眼中是足够聪明的[6],而这些积极的自我评价反过来又增强了人们再次取得成功的信心。所以,如果接连失败几次,就给自己设定一个简单的小目标吧,只要成功1次,就会柳暗花明。

一直不上岸,我开始怀疑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吗?

(图源网络,侵删)

当然,学堂君希望大家在生活、学业、工作上都顺顺利利,一帆风顺。如果不幸运地遭遇了失败,那就试试替代学习,或者为自己创造成功经历。总之,最重要的就是肯定自己,保护好自尊。

Failure is not frightening, but what is frightening is not trying at all.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未开始。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