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干预原则
尽早识别孩子的厌学迹象,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
但不过度刺探孩子,可以鼓励孩子找信任的老师和长辈谈谈。
2.同理心原则
学会倾听,不带有任何批判的色彩,与孩子谈谈困扰的点。尽可能理解孩子,无条件地在心理上支持孩子。
当孩子出现厌学拒学,家庭可能需要先对厌学拒学有一些包容和允许,而非迫切地希望孩子“好起来”。
当家长能为孩子营造出一个缓冲、涵容情绪的空间,才有可能真正贴近孩子内心,理解孩子厌学背后的痛苦,它们可能关乎孩子积蓄已久的痛苦体验、关乎孩子曾经或正在经历的人际伤害、关乎孩子对家庭的担忧挂念……
3. 家长自我调节
父母的情绪处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当父母能够整理稳定好自己的状态,就有可能成为孩子有效的压力缓冲器,也更能够为孩子的“动荡”提供一个涵容的空间。
如果父母自身有一些关于原生家庭、夫妻关系、人生发展等相关的心理成长议题,也需要认识到家庭遇到的困境可能正是做出转变的契机。父母需要直面这些问题并在恰当的心理界限内反思、觉察处理好自己人生的未尽事宜。
4.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孩子积极去面对问题。包括家庭治疗,合理宣泄,正强化训练的方式,帮助孩子慢慢建立学习的信心。
唯有足够的耐心,科学的心理应对策略,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解决厌学难题。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644 测试
免费测试
454 测试
立即测试
55 测试
立即测试
148 测试
免费测试
1058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