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负责之所以难,是因为成年人的“叛逆”,往往意味着生活的分崩离析。
无法忍受父母的控制,就必须斩断对父母的依赖,毅然走向独立生活。
无法接受伴侣的施虐,就必须割舍对依恋的纠缠,果断走出情感迷沼。
无法扭曲自我去迎合,就必须舍弃对生存的保障,勇敢开创崭新前路。
每一种的选择过程,都会充斥着纠结、抑郁、焦虑和种种恐惧。
然而这一切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旦我们作出了决定,往前迈出那一步,原来跟随我们几十年的关系模式将被推翻,我们将要重建新的行为模式。
这是一个如坠黑洞的阶段,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这样的推翻给自己、给身边人带来怎样的倾覆。
我们也无法确知,重建后的生活模式,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迈出了这一步,推翻固有模式的痛来得毫无防备。
一如6年前的生育痛,真实地撕裂着。
想要获得多大程度的自由,取决于我们能多大程度的从人际纠缠中挣脱。
在关系模式中情结越多、越深的人,越难以从关系的痴网中挣脱。
而这些情结,是过往每一次遗留在我们骨子里的伤痛,每经过一次,就痛一次。
事实上,摆脱一种痛苦所带来的痛苦,比想象中痛多了。我知道这个情结入骨入髓。不会轻易离去,不能轻易解决。
这一次推翻所带来的痛,我没有逃避。唯有面对,留在痛中,感受它、经历它,看见它,才有可能穿透它。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那些未愿意分离的,停滞的,早已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无法轻易告别,只能割舍,痛而割舍。直到他们愿意,我也愿意,彼此告别。
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迈出这样的成长之路,也不是每个阶段都适合突破自我。
但正如席慕容所书: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如果能找回自己真实的面目,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痛,还是值得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3065 测试
立即测试
254 测试
立即测试
245 测试
立即测试
266 测试
立即测试
162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