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谐的关系,必然有丰富的付出与接受。
当一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的爱,另一方欣然接受,然后回馈更多的爱,这种循环如果被破坏,关系就会朝着负面的方向发展。
然而,与我们的想象不同,很多时候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不是因为不愿意给予,而是因为不愿意接受。不愿意接受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受内疚。
一个事业有成、聪明美丽的女性,她非常顾家.被大家视为标准的好妻子。然而,她的丈夫却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最终提出了离婚。
丈夫觉得妻子对他太好了,对家人也非常好,这让他感到不舒服。他解释说,朋友关系和配偶关系应该是相对平等的关系,是付出和接受相对平衡的关系。
相反,亲子关系一般不是平等关系,而其他亲人关系也常是不平衡的关系。
当妻子一味地扮演付出者的角色时,她在亲人中受到了欢迎和赞扬。然而,在讲究平衡的配偶和朋友关系中,她因为不愿意接受而遭遇了挫折。
对于像这样的付出者,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她们是获益者,但是从情感上来说,他们其实是在追求一种自恋的感觉。
她们过分地追求问心无愧和清白感,却忽略了在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会犯错或伤害到对方。
这种单纯的付出者其实并不伟大,因为她们从根本上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真正地关心和尊重对方。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曾指出: 在关系中,付出与接受应当保持平衡。
当我们付出时,可能会感到有权利得到回报;而当我们接受时,则可能会感到有义务去回报。
如果一个人只愿意付出而不愿意接受,他可能会觉得清白无辜,认为自己在关系中始终正确。
这种单方面的付出会导致关系的另一方感到不舒服,频繁地产生内疚感,甚至想要逃离这种关系。
内疚感是关系和谐的调节者。当付出与接受失衡时,内疚感会产生,提醒我们做出补偿。我们应该觉察自己的内疚感,并及时进行补偿。
同样,当对方感到内疚时,我们也应该给予机会,让对方完成他的补偿。
在关系中,单纯的付出者实际上是在拒绝接受对方的补偿,从而破坏了对方化解内疚的努力。
这会导致内疚在对方心中不断积累,最终成为一种愤怒,使他想要逃离这种关系。
因此,为了维持关系的和谐,我们不仅要学会付出,也要学会接受。
只有在付出与接受平衡的关系中,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关系的幸福和满足。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697 测试
立即测试
1129 测试
立即测试
437 测试
免费测试
1111 测试
立即测试
711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