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反问”是指无疑而问,是一种修辞手法。
也就是说,“反问”的关键不在于得到答案,而是强调语气,表达情绪。
因此,我们之所以会在某些场景下对“反问”感到生气,是因为感受到了其中的负面情绪或被无故攻击。
这些“反问句”的背后,通常还有以下3种含义:
a.可能是借反问引出对另一件事的态度。
比如朋友小严的父母,一直催她相亲结婚,但小严却没放在心上。
父母苦口婆心劝说无果后,就开始变着法地催婚。
有次小严家里的空调坏了,维修工人只能在她上班时间来修,于是小严就去问父母有没有空。
母亲却回复她:“我不帮你谁帮你?现在知道家里有个人的好处了?”
其实,母亲就是希望通过反问,让小严自己承认“结婚的好处”,以达到催婚的目的。
b.可能是为了展现优越感。
“反问”还有个功能是转移提问权,把提问的主体换成自己,目的是为了控制话题的走向,或者控制对方。
这种反问通常包含两层意思:否定+贬低。
比如,你兴高采烈地问朋友有没有听过某首歌,
TA却说:“啊?这歌都火了很久了,你才听啊?”
通过反问,先否定你提出的问题,再对你的品味进行贬低,从而抬高自己,展现自己的优越性。
c.可能是为了发泄情绪。
这种反问,是出于对“问题”本身或提问者感到不满。
TA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太蠢,不应该被提出;
或者TA们对提问题的人本身就有意见。
举个例子,高中时我物理很差,遇到不会的题时会去请教成绩很好的同桌。
TA偶尔会吐槽我:“这么简单还要问吗?”
以上三种情况,“反问”的重点都不在“问”,而是为了“释放攻击性”。
这种行为,属于心理学中的“隐形攻击”。
这类人不直接表达不满,而是习惯采用消极、隐蔽的方式来表达负面情绪,以此来攻击令TA不满意的人或事。
“反问”,就是其中一种方式。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1891 测试
立即测试
517 测试
免费测试
416 测试
立即测试
1150 测试
立即测试
341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