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看似冷酷无情,实则是一种淡然的心态,即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过分的欢愉和过分的沮丧。
虽然在他人看来,我说话的语调很平、面对事情没有太大的反应和情绪起伏,但在我看来,我只是情绪相对稳定,对外界的敏感度较低。而这并没有对我造成困扰,反而让我觉得自己活得更开阔了。
如果你也想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下几点或许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指引:
适当降低对生活的期待
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
对生活没有过高的期待,就更少地会因为希望破灭而难过,从而更好地稳定情绪。
不贪心、愿意为生活做取舍
认识到自己的精力有限,虽然欲望很多但是不能贪心,找到其中最想要的,并尝试放下甚至舍弃其他相对不那么重要的欲望。
比如:大学时,如果认为成绩最重要,当得到更好的成绩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时,可以尝试舍弃一些谈恋爱的时间、周末去逛街的时间。
当我们为生活做取舍,我们可以减少因为有限的精力而不能很好地达成所有目标的失落、难过等负面情绪。
允许自己逃避、成长型思维思考问题
当遇到突发事件,无法按计划完成目标时,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正视当下的情况与当下不满的情绪,允许自己逃避。
比如:当生病而不能很好地备考时,身体健康对我来说是更重要的,我会正视当下因为身体健康和备考冲突的情况,并选择好好养病,允许自己放弃这段时间的备考。
而在逃避后,可以用成长型思维来思考这次情况,即遇到的挑战可以帮助自己成长。
比如,这次因为生病而减少的备考时间对我的备考来说是一次挑战,但我不认为有这个挑战就是失败,反而是一个更大的成长空间。如果这次备考不成功,下次备考也能吸取经验,做得更好。
坚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不论做了什么事,都不去评价自己是否是失败的,并且坚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当有了这份坚定,对生活的取舍便不会困难,对事情的成败也不会太过在乎,也就能好地维持稳定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且能适应的,并像尼采所说的一样“成为你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702 测试
立即测试
459 测试
立即测试
1058 测试
立即测试
1481 测试
立即测试
55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