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也很纠结,对于一个内心恐惧抵触跟人接触,不喜欢频繁联系和长时间聊天的人,到底该如何真正跟人产生灵魂的共鸣呢?
现在,我知道了,要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社交。也就是说,不要只是盯着自己不行的一面,不要逼迫自己去找人聊天,去主动链接或融入大家。而是,利用自己优势的一面,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表达,让大家看到你,了解你,广泛接触可能跟自己产生共鸣的那部分群体,再通过反馈,进一步深入沟通和交流。
比如,我的盖洛普优势里,不要跟最弱的沟通和取悦较劲,而是充分利用理念、思维、学习和体谅等,去充分表达自己,以及自己的观点。无论是通过写作,还是任何方式,去让自己的内容触达部分能够共鸣的群体,然后,去聆听、去沟通、去接触和交流,去真的关心每一个人。
对于我来说,只有先表达自己,让别人看到我,才能更好地去了解对方,我才能透过热点、娱乐,或者生活表层的东西下,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他们的灵魂诉求,内在真诚而可爱的一面。这样,才能更好地成为真的朋友。
事实证明,这样做是行之有效的。并且,这的确是我能够做的,最有效的方式。
l 大学时,有次在图书馆写作被邻班的一个同学看到,她说“看不出来,你还有这样的一个侧面,写得真好”,心里眼里满是羡慕和祝福。
l 前两天,我只是通过一篇自我介绍的文章,公众号就自动增加了十几个粉丝。
这是一个里程碑,自己从0 做到了0.1。而这些一点点的反馈,也让在做热爱的事情的我,有了无穷的信心和勇气,让我有了前行的动力,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动力。
李诞在《脱口秀工作手册》里说:“创作的本质就是真实地表达自己,以及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而呈现价值观的目的,是去找到跟你想法一致的人,而不是改变尽可能多的人。产品经理俞军关于用户的定义我们可以好好借鉴: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同样,我想找的灵魂共鸣者,也不是大众,而是共同需求的集合。而充分表达自我,是寻找这种共鸣的最好方法。
如果你脸盲、内向、孤独而苦闷,我想跟你说一句老生常谈的话:
主动向外看,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也许,你现在并不认可它;也许,这句话并不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但,当你一直心心念念,改变就一定会发生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812 测试
立即测试
1054 测试
立即测试
323 测试
立即测试
1198 测试
立即测试
454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