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频繁爽约引发心理反感: 如何应对失望与情绪困扰?
作者:解心在线 2024-04-23 11:42:49 婚恋心理
男友频繁爽约引发心理反感: 如何应对失望与情绪困扰?

曾几何时,我和恋人共同规划了一场期待已久的假日旅行,目的地是我们俩都梦寐以求的诗与远方,想象中满载着共享美景、共度时光的美好憧憬。

然而现实却上演了一幕令人痛心的反转剧: 他最终选择了与朋友们踏上那片我渴望与他共游的土地,实现了我心中那份本应属于我们的浪漫愿景。

这并非首次遭遇他的失约。以往的约定,无论是精心策划的约会还是临时起意的小聚,他都曾以种种理由推翻承诺,或是拖延至我热情冷却。

他的反复无常使我深感被忽视,仿佛我在他心中的位置并不足以让他坚守最初的约定。

为了等待他可能的邀约,我一次次放弃了自己的出行计划,独自守候在原地,期盼着手机屏幕亮起他的名字。

如今,这种等待已化为一种自我牺牲的印记,刺痛着我内心深处一一我似乎成为了那个可以随意被搁置、被替换的角色。

数月来,他的失信行为如同阴霾笼罩在我心头挥之不去。

每当他的信息闪烁在手机屏幕上,我的心瞬间被刺痛,脑海中浮现出他与他人欢笑游玩的画面,而我却被遗落在孤独的角落。

生活中任何与旅行相关的元素,都成为触发我痛苦回忆的导火索,令我陷入心痛、恶心与难过的漩涡。

我渴望挣脱这种心理枷锁,企盼在收到他的消息或触及相关话题时,不再被那段未竟的旅程所折磨,为了走出这段情感困境,我开始寻找内心的疗愈之路。首先,我尝试正视并接纳自己的感受。我允许自己为这段失落的经历感到伤心,承认这份痛苦的存在是我对真诚情感的正常诉求,而非软弱的表现。

通过写日记、倾诉给信任的朋友或咨询专业人士,我将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逐渐清理心灵的淤积。

我开始设定个人边界。明确告诉他我对承诺的重视以及他的失信行为对我产生的负面影响,要求他在做出约定时更加慎重,若无法履行则应及时、诚实地沟通,而非让我空等。

同时,我学会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不再完全依赖他的计划,恢复自我生活的主导权。

转移注意力也是疗愈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我投身于兴趣爱好、工作学习或公益活动,充实自己的日常生活,减少对负面记忆的沉溺。

此外,我主动规划属于自己的旅行,去那些我一直向往却未曾涉足的地方,用新的美好记忆覆盖旧的伤痕。

我审视这段关系的未来。通过深入对话,了解他反复失信的原因,评估他是否愿意并能够改变。如果他展现出诚意并积极改正,我愿意给予机会共同修复关系:

若他依然故我,我将勇敢面对现实,考虑是否继续忍受这样的伤害,还是选择放下,寻找一个更能尊重并珍视我的伴侣。


01.痛苦的开关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个体A (以下简称“A”) 向咨询者反映,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其负面情绪持续累积,形成了长期的心灵创伤。

具体而言,每当伴侣B(以下简称“B”) 发送消息或提及外出游玩相关事宜,A便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B未能信守承诺、留下A独自承受孤独的场景,进而触发一系列消极情绪反应。

由于类似情况反复发生,B的存在似乎成了触发A内心痛苦的“扳机”。

依据经典条件反射理论,B的“违约行为”作为无条件刺激 (Unconditioned Stimulus,US) ,引发了A的无条件反应 (Unconditioned Response,UR),即“痛苦感”。

而原本中性的刺激一-B的消息或出游相关讯息(Neutral Stimulus,NS) ,由于反复与US (违约行为)配对并形成联想,逐渐转变为条件刺激 ( Conditioned Stimulus,CS),引发了条件反应 (Conditioned Response,CR),即“痛苦感”。

因此,A接收到B消息时产生痛苦感的关联,是通过学习 (Acquisition) 过程被建立起来的。

A向咨询者表达了希望能切断这种痛苦关联的愿望,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单纯抑制对往事的回想,因为引发痛苦的事件客观存在。

正如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所指出,要实现关联的消退 (Extinction),关键是停止条件刺激 (CS即B的消息) 反复与无条件刺激 (US,即违约行为)的联结出现。

这意味着,若B能长期坚守承诺,不再让A陷入被抛下的境地,那么A对B消息与痛苦感之间的关联自然会逐渐淡化乃至消失。

看似简单的解决方案,实则在现实中往往面临挑战。

A意识到,自己可能正身陷一段“毒性”关系之中: 同样的矛盾反复上演,却始终未能通过沟通达成共识;

B倾向于采用回避或指责的应对方式,使A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滋生出自我质疑:“我是否过于苛刻?”

“我是否过于敏感?”

这些自我贬低的念头进一步将A推向更深的情感困境。


02.我很痛苦,但我离不开他

在诸多情感纠葛中,人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 为何明知一段关系让自己深感痛苦,却仍难以割舍离去?

个案X(以下称“x”) 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或许能为我们揭示其中的部分原因。

X曾与伴侣Y(以下称“Y”) 约定共度时光,为此放弃了诸多社交机会。

随着个人社交活动的减少,这段亲密关系在X的生活中的比重逐渐增大,以至于x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期待Y的陪伴与回应。

然而,Y屡次违背承诺,给X带来了持久的失落感,不仅侵蚀了x的自尊,还使其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

这种疑虑反而促使X愈发渴求从Y那里获取关爱的证明,渐渐将自身的喜怒哀乐寄托于Y的回应之上,形成了一种消极的互动模式。

讽刺的是,尽管Y的伤害行为给X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每次矛盾过后Y的安抚却又带来强烈的镇痛效果与积极情绪,使X愈发依赖这种短暂的“积极情绪”缓解剂。

回顾过往,X意识到自己在关系中陷入了“强迫性重复”(anancasm)的怪圈: 面对相同的问题采取相似的应对方式、维持固定的相处模式,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无法摆脱困境。

弗洛伊德提出的“强迫性重复”理论指出,个体常常无意识地重复某些行为,重演童年时期的痛苦经历,尽管具备逃离的能力,却选择自愿回到“牢笼”之中。

看似矛盾的坚持背后,其实隐藏着X试图自救与自我修复的挣扎。

X在相似的痛苦中找寻熟悉的痕迹,幻想或许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或沟通方式,就能扭转局面,挽救这段关系。

这种强迫性重复的心理动力并不一定源自童年.成年后的情感创伤同样可能导致类似的心理机制。

在X与Y的感情中,X或许会抱有“下一次Y会有所改变”的期待,或者陷入自我责备:“除却这一点,Y其他方面都很好。

如果我能更好地沟通,我们就能解决这个 问题。”“只要我不再执着于此事,我们的关系就不会受影响。”

每一次经历相似的痛苦,X都在尝试从中获得些许控制感,希望通过问题的解决实现自我修复。

然而,现实往往不尽人意,这些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


03.谁痛苦,谁改变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个体M(以下简称“M”) 提到,自己常处于被动等待、默默承受痛苦的状态,当伴侣N(以下称“N”) 选择与其他伙伴出游时,M选择了忍耐,独自承担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

“谁痛苦,谁改变”的观点,出自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并有能力拒绝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多数情况下,痛苦源于现实与期待之间的落差.即我们未能从关系中得到预期的回应。

针对这种情况,M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反思:

明确个人期待: 深入探究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究竟期待获得什么。

评估对方满足程度:客观分析伴侣N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这些期待。

权衡期待的重要性: 对于N无法满足的那部分期待,思考其对自身而言是否至关重要,是否无法舍弃。


在对这段关系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梳理后,M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改变的可能性:

1.主动沟通: 与N展开深入对话,诚恳地讨论双方的需求与期待。

M可以率先做出改变,但关键在于N是否能积极倾听、正视M的需求,以及是否能因M的改变而有所调整。


2.自我满足: 恋爱后,个体往往容易从关注“我”转向关注“我们”,导致原本单身时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在恋爱后反而变得难以实现。

如果“我们”这个概念带给M的只有孤独与痛苦那么适时回归“我”,尝试独立完成那些原本计划与伴侣共度的活动,或许能帮助M找回自我价值与满足感。

希望在深入思考与自我剖析后,M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与决策。

无论最终选择何种路径,相信这一过程将使M对自我以及与N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这一探索与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有人默默支持着M,为其提供力量与勇气。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最新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