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深度剖析婚姻暗涌的影片《爱之陨落》又名《坠落的审判》中,通过2023年金棕榈奖最佳影片以及2024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等总计280项殊荣的光环,缓缓揭开了一个关于爱与背叛信任与破裂的沉重序幕。
全片时长2小时31分钟,虽初看略显沉闷,但耐心观至1小时30分钟后,一场震撼心灵的夫妻冲突场景骤然爆发,堪称婚姻相处之道的镜鉴,尤其值得每对伴侣深思其间的亲密关系是如何步步走向瓦解。
1.表达性缺失:亲密关系的致命伤
影片借由罗兰·米勒《亲密关系》的理论框架探讨了伴侣间工具性和表达性特质的失衡。
妻子桑德拉,一位自信且事业有成的双性恋作家,其工具性特质凸显,目标明确且行动力强却在情感交流上显得冷漠。
相比之下,丈夫塞缪尔,一个居家照顾盲童、渴望创作空间却陷入抑郁的男子,他的生活充满了表达性特质,细腻而敏感。
电影中的核心争执,正是这种特质错配的爆发点,桑德拉的冷漠回应“你自己决定就好”,无异于对塞缪尔情感需求的漠视,凸显了在亲密关系中,缺乏情感表达和共情理解的致命缺陷。
2.照顾与被照顾:平衡的必要
亲密关系中的“牺牲”与“支持”应是双向的,当一方过度牺牲自我,成为家庭的“受害者”这种不平衡极易导致关系的裂痕。
塞缪尔的愤怒,源自长期被家庭责任束缚而无法追求个人梦想的挫败感。桑德拉对此的冷嘲热讽,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心理负担。
理想的伴侣关系,应鼓励并允许对方适时“自私”,先照顾好自己,再共同支撑家庭。在面对伴侣的脆弱与挣扎时,理解和陪伴比指责更加珍贵。
3.不设考验,共建信任
人性复杂,经不起无休止的试探与质疑。
电影通过这对夫妇的故事警示我们,对伴侣的预期往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的行为。
若一味地测试对方的忠诚或能力,最终收获的可能只是彼此更深的伤害与隔阂。真正的亲密,建立在相互尊重与信任之上,而非无休止的验证与猜忌。
转折的关键点,在于儿子因未能及时接送而导致视力严重损伤,这一事件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家庭湖面,激起层层波澜。
Samuel深陷自责的漩涡,自愿承担起了在家亲自教育孩子的重任,而Sandra则在重压之下,寻找出口,开始了与他人的秘密恋情,以此作为自己情感与精神压力的释放。
昔日彼此眼中光芒四射的伴侣,如今却陷入了负面预期的恶性循环: Samuel内心充满了对Sandra不忠与利用的猜疑,而Sandra则视Samue1为逃避现实的软弱象征,双方的误解与怨怼不断加深。
自我服务偏见,这种心理机制让个体倾向于将成功揽入怀中,而将失败的责任推诿于外。
在一段关系中,当正面期待逐渐被阴霾笼罩,曾经以最善意的解读去理解对方的伴侣,转而用最苛刻的目光审视彼此,这种负面预期如同滚雪球般,加剧了关系的恶化。
人类作为社会性生物,无意识间的情绪传递与接收,使得伴侣间的互动充满了微妙的影响一一正面的期待激发更多的温暖与亲近,反之,则引发冷漠与疏远。
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恰好佐证了这一点,人们基于不同的期待,无意识地引导着对方按照这种预设行为模式反应。
由此,我们获得了宝贵的启示: 尝试从现在起以更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期许身边人,或许这简单的转变,就能开启一系列积极的连锁反应,让生活充满更多的惊喜与和谐。
电影落幕已逾半年,Sandra是否直接导致了Samue1的悲剧,导演留给观众无限遐想。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Samuel的陨落,Sandra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推动者的角色,同时,她与孩子亦成为了这场悲剧中无辜的受害者。
这段痛苦的亲密关系经历,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维护亲密关系时应警惕的种种教训:
- 在情感交流中,重视情绪的共鸣,胜过逻辑的辩论;
- 对伴侣的付出给予认可与感激,避免将其视为理所当然;
- 给予彼此适当的空间与时间,自我关怀是维系关系的基石;
- 永葆初心,用最初的爱与信任去揣度对方,引导亲密关系走向良性循环。
记住,亲密关系的温度,取决于我们如何握紧手中的温度计,用心去调节与呵护。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481 测试
立即测试
459 测试
立即测试
2395 测试
免费测试
952 测试
立即测试
437 测试
免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