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别“伪勤奋”
作者:解心在线 2024-06-21 11:05:37 成长心理
如何告别“伪勤奋”

第一步:打从心底里相信勤奋能为你带来改变。

 第二步:不要因害怕勤奋了也救不了当前的自己,而以“没坚持”为挡箭牌,拒绝承认自己也有“不行”的一面,活在了“我只是因为不够努力,才失败”的幻想当中。

 

第一步,相信对很多人来说都不难。

毕竟一个人的自我改变与自我提升,都是建立在他自身对于『利害』关系做了权衡之后,才能真正的意识到自己该做的是什么并且真正的付出行动,真正的改变。

但第二步,却是很多人都难以越过去的槛。

毕竟,要直面自己奋斗过后还有可能会“不行”,真的是嘴上说着“明白”容易,做起来很难。在这时候,我们其实不妨先把目标设置到我们能轻松完成的程度,并对应不同的阶段设置奖励,通过即时满足来获得自我肯定,调配出更多的积极情绪,进而步入良好循环中去,从根源上减少抗拒的情绪的产生,提高坚持的动力。

做好这些心理建设后,我们便可以开始建立对自身,对现实的「清醒」的认知。

 

1.对自身

先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再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去思考一下,那些想法是我们自己在自欺欺人,还是真的能给予我们动力,是我们真正想追求的?

若我们无法清楚这些事情,我们是无法察觉到这些事对于我们到底有多重要。继而无法支撑我们坚持走下去,并让回避心理不断飙升。让毅力和坚持,逐步被瓦解。

比如说,你很喜欢一个男生,爱他爱得要死。

他承诺你只要期末数学能考90分他就愿意和你在一起。那么当你在上数学课时你就不会再抗拒了,你反而会很投入。因为这个你原本讨厌的东西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更大的、你喜欢的东西的一部分。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不了解自己的动力何在,且不说你根本就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自律,即便你能够养成看起来很勤奋,那对你而言也是毫无意义的。

但是一旦你能够找到自己的目标,你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你根本不需要任何外界的激励,你自然而然的会变得很努力,很勤奋。

人的一切行为在其潜意识里都有一个真正的动机,你拥有了动机,自然就会努力的去行动。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动机,不管别人怎样告诉你要努力,不管那些鸡汤文怎样激励了你,你依旧会很难付出行动。

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先学会了解你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2.对外界

要知道,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非是真正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大脑加工和处理后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所看的的世界,其实是我们对于现实的认知也是经过我们个人价值观、思维模式的筛选。

所以这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对于现实有着错误的认知,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为了令自己好受点,我们会安慰自己其实不小心一句话伤到的那个人不会恨自己的啦;

为了不用面对问题,我们会欺骗自己说没事,反正过阵子问题会自己解决的;

为了不用付出努力和行动,我们会天真的幻想幸运和好事会自动降临到我们的身上。

但,我们任何主观意志对于现实的扭曲,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长期来看都在损害我们的行动力和解决问题的执行力。

如果你能够敢于去面对现实中真正的利害关系,那么你就不会再心安理得的打着游戏,你就不会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你就不会再用虚假的、无用的努力来欺骗自己。

你选择接受现实之后你才能发自内心的愿意付出真正的行动,你才能尊重现实的去解决真正的问题。

你的自律是建立在现实的利害关系之上,这样的勤奋才是有效的,自然而然的,不会被你轻易放弃的。

如果你对于显示没有清醒的认知,你就会更容易自欺欺人和得过且过,你会目光短浅,沉溺于一时的欢娱和放纵,而忽视了你真正的问题。

我们不可能通过「想让自己变得勤奋向上」然后去做一些事情,按照别人教给你的一些方法你就能摆脱「伪勤奋」了。因为,勤奋它本身就不是你能通过刻意的追求而达成的。

勤奋只是你在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你有了属于自己的动力之后的一种『表现』,最本质的问题还是在于你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动力,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标。

当然了,这是可能会有些人会说他们的确通过一些方法而改变了坏的作息,也的确变的自律了起来。

但是这种自律,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你养成了一种习惯而已,它在某种层面上并不是你自己主动的、清醒的选择,这也不是你真正有意识的选择的结果。因为你没有一个真正的远大的目标。

我不想贬低和否认这种「自律」,但这种自律只是一种横向的改变,而非纵向的提升。


那么问题也来了:

如何找到自己的动力?

怎样找到自己的目标?

怎样知道自己喜欢做的是什么?

答案是三个字:多尝试。

走出自己的心里舒适区,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扩大你对现实的认知层面,这个世界这么大,有那么多的职业,那么多的工作,但你真正了解接触过的有多少?

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人口口声声说活的迷惘,没有理想,没有目标,但却从不做出改变。

那些人往往从不去尝试,也从来没有迈出那一步,只是不断凭幻想,想着什么时候会有好运降临到身上,什么时候有一个契机逼迫自己一下就好了。

但Ta们从不去想,会不会这些想法,就已经是一种“好运”和“契机”,在告诉“我”,是时候改变了。

当然了,不敢去尝试,害怕,最后始终没有迈出那一步,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很正常的。这样说并不是为了给你一个安慰自己的借口,并不是让你对自己不敢追求梦想心安理得,而是想让大家意识到,不管怎样你永远拥有着属于你自己的主观意志,你敢或不敢除了现实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取决于你自己怎样看,怎样想。

你要明白你完全有能力迈出那一步的,未来和现实之所以可怕更多的是来自于你自己的想象。这不是鼓励、更不是恫吓,这只是在阐述一个事实。一个我们必须认清的现实。

谨记,「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他权衡利害之后的最好的选择。」

当你打从心底里觉得勤奋是好的,不再害怕付出后没有收获,那就能真真正正地告别「伪勤奋」了。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