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如何培养
作者:解心在线 2024-07-09 11:39:30 成长心理
自律如何培养

当一个人自律到极致时,即便你起点不高,即便你受尽嘲讽,全世界依旧会为你让路。但研究发现,真正的自律是需要 “放纵欲望”的。通过“顺从自己”来达到的自律,才是最顶级的自律。以下4种方式,让你走出自律误区,培养真正的自律,掌控自己的人生。

 

一、允许自己适当放纵

研究发现,人醒着近 1/4 的时间,头脑都充斥着与长期目标不符的短期欲望。我们习惯了用这些高大上的目标来激励自己,觉得只要梦想够伟大,毅力就足够强大。

但心理学家发现,太长远的目标反而很难起到短时间内的激励作用。相反,吃吃喝喝、打打游戏却很容易给我们即时的“快乐”、激发源源不断的动力。

有一个关于节食的研究,参与者(有些在节食,有些未节食)先坐在一碗诱人的小吃旁边 (消耗部分自控力),然后给其吃冰淇淋的机会,结果节食者比其他参与者吃的冰淇淋更多。[1] 长时间的节食消耗了他们的自控力,导致人们面对诱惑时,更难把控住。

与欲望斗争,往往都会失败。所以,我们不如在长时间的坚持中,偶尔放纵一下。欲望被满足后,内心的冲突就会降低,进而增加自控力,对付下一次的欲望。

 

二、设置让自己舒服的目标

玩手机游戏时,任务是从易到难的,如果一开始就打最高级,肯定会让人很沮丧;但是游戏会让人从最简单的入手,一步步升级,每个目标就显得没有那么难了。

那么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将长期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

例如,我们制定了减肥 10 斤的目标,可以将每减重 1 斤当成小目标。

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相当于打通了 “减肥”这场游戏的一个关卡,距离获得瘦身胜利更进了一步。

想要培养自律,需要给自己设置舒服的目标,问问自己哪些目标是最重要的,适当删减,保留最想完成的几个,并进行阶段性划分,每个阶段只看准一个目标进行冲刺。

 

三、给自己积极的反馈与奖励

我们都理所当然地觉得,把后果想象得更严重,自己就能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其实,大量心理学相关研究都发现,威胁对行为的改变是非常有限的。行为神经科学家Tali 的研究发现,给自己一个及时的积极反馈,远远比给一个潜在的威胁,更能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这对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这是因为,人天生会回避负面、恐怖的信息,例如你看到 “肥胖的人死亡率更高” 这样的信息时,你会本能地回避,给自己找一个借口:“老家邻居的大爷,是我见过最胖的老人了,可是他都 90 多岁了。”

当下的奖励,比未来的惩罚有用得多。对于来自未来的威胁,人们通常都是找借口回避,而不是以此鞭策自己;相反,那些积极的反馈反而更可能鞭策自己。

所以,要多给自己及时的奖励,一旦完成阶段性目标,就宠爱自己一回。

 

四、找对监督人,获得”社会支持“

很多时候,完成一个目标不能只靠单打独斗,找一个人监督自己也很关键。

有无数考研大神在经验分享的时候都会深情地说,感谢那个跟我一起奋斗的研友,没有他,就没有我……除此之外,父母、恋人等,都可能是你坚持路上的监督者,这里我们称为 “社会支持”。

很多研究都发现,社会支持会促进我们对习惯的坚持,例如让我们更容易戒烟、减肥等。

华盛顿大学心理学院的 Gabriele 等人,试图探讨不同种类的社会支持对人们坚持锻炼的影响,他们将社会支持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社会约束,此时的监督人会让你觉得:

“如果我没做到,Ta 会很失望。”

“如果我不坚持下去,Ta 一定认为我是个半途而废的人。”


另外一种是社会激励,你会觉得:

“在 Ta 心目中,坚持运动的我很棒。”

“ Ta 非常支持我运动。”

研究者试图考察这两种不同的社会支持,对人们运动动机、运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激励能够通过提高一个人的运动动机,从而增加他的量;

而社会约束仅仅能提高人们的契约感(感到“我必须得做”),但最终却不能促进运动量的增加。

也就是说,监督人的激励比鞭策更有用,这其实跟前面我们提到的 Tail 教授的研究是一致的,也就是无论是对于个人来说,还是身边的监督来说,好听的话总是更有用。

所以,选个监督人给你做进程监控,并给你鼓舞和奖励。不要找那种让你感觉 “完成不了就对不起 Ta” 的人,而要找那种 “有 Ta 在我就自信满满” 的人,监督起来更有效。

如果你也想坚定自己的内心,培养自律的习惯,却又因为迟迟无法做出改变而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的情绪,想改变现状却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不妨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聊聊!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