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核心体现
作者:解心在线 2024-07-22 09:11:19 心理健康
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核心体现

尽管我们各自独立地生活和工作,拥有新的生活模式,但人们常常不自觉地回归于旧有的、根深蒂固的相处模式。

当家庭的固有相处模式带有不健康的特质时,这些模式被重新激活,便不可避免地导致矛盾和冲突。

心理学家Minuchin强调,引发人们感到不适的家庭相处模式,其根源往往在于家庭边界的混乱。

这种混乱导致家庭成员角色错位,责任和义务的承担不均衡,进而滋生各种矛盾。


一、以下是四种常见的、不健康的家庭边界类型,它们分别表现为:

第一种,家庭边界过于疏远和强硬。

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往往对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置若罔闻。即使孩子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父母也可能表现得漠不关心。

当孩子分享他们的计划和愿望时,父母可能只是象征性地询问,随后却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生活。

更糟糕的是,有些家庭甚至呈现出一种“不可触碰”的状态,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基本的亲密和沟通。


第二种,家庭边界过于紧密和疏松。

这种家庭边界模糊,可能导致依赖、争斗或自我中心的家庭氛围。

依赖型的家庭让孩子过早地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而争斗型的家庭则可能在亲子关系中表现出强势和刻薄。

自我中心型的父母则将孩子视为自己形象的延伸,过分在意他人对孩子的评价。


第三种,一方试图单方面侵入另一方的边界。

这种家庭模式常被称为控制型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往往过分干预孩子的选择和判断,让孩子感到自己只有在父母的安排下才能做出最佳选择。

这种控制实际上是一种对孩子感受和选择的漠视。


第四种,家庭边界不稳定,发生不规律的变化。

这是最难处理的一种家庭模式。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时好时坏,孩子无法预测父母的反应。

这种不稳定的家庭边界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难以建立稳定的自我认知和情感安全感。


二、实现与原生家庭的精神分离,以改善不健康的边界

家庭治疗领域的权威Minuchin(1974)强调,个健康的家庭关系建立在清晰的边界之上,每个成员在保持对家庭的归属感的同时,也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

这种关系允许每个成员扮演适当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避免将孩子置于配偶或对手的角色。

这里的“分离”,并不意味着对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疏远或关系的断裂,而是强调对彼此作为独立个体的尊重与边界的明确(Huxley,2016)。

通过实现这种分离,个体能够形成依靠自我力量进行价值判断、情感反应和行为模式的能力,从而不再过度依赖父母去理解和应对复杂的世界。

这个过程也是个体逐渐获得“自我感”的旅程(Huxley,2016)。我们逐渐认识到哪些是属于“我”的,哪些是“父母”的,从而建立起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

这种自我认知的明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因为我们在与原生家庭“分手”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在关系中保持独立与联结的平衡。

然而,实现与原生家庭的精神分离并非易事。家庭成员可能会将个体的独立行为视为对家庭的背叛,并可能产生指责和阻碍。

此外,个体本身也可能因为害怕失去家人的支持或担忧独自面对责任而犹豫不决。

然而,这个过程是成长和成熟的必经之路,它让我们学会在关系中保持自我,同时也更加珍视和感恩家庭中的支持与爱。


三、逐步与原生家庭“分离”的实用指南

与原生家庭的分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父母和子女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理解。以下是为孩子和家长提供的具体建议,帮助大家逐步走向更为独立和健康的关系。


作为孩子:

首先要认识到你的独立身份。这并非易事,但关键在于认识到你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

要摆脱与原生家庭成员“不分彼此”的惯性思维,不再将赢得他们的赞许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

探寻并定义属于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努力思考并实践那些真正能够体现你个人价值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当你能够独立而坚定地站在世界上时,这将为与父母的分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动改变相处模式。不要总是等待父母先做出改变,而是积极尝试新的相处方式。

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向父母坦诚地表达你对家庭关系中的问题的看法和感受。

同时,避免情绪化的人身攻击,专注于问题的本质。

为父母树立成熟的相处模式。通过你的行为和态度,向父母展示如何在家庭关系中保持独立和联结的平衡。

分享你的世界观和成长经历,帮助他们理解你的变化和成长。

在追求独立的同时,尊重父母的边界。不要期望父母始终将你的需求置于生活的中心,也要理解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需求。

保持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是建立健康亲子关系的关键。


作为家长:

认识到“分离”对亲子关系的积极意义。理解分离并不是孤立或抛弃,而是为孩子和自己创造更多独立空间和生活机会的方式。

了解并尊重孩子的生活。关注孩子的近况,但要学会以了解而非指导的态度来参与他们的生活。给予孩子面对挫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相信他们有能力独立成长。

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想法。不再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鼓励他们学会自己做出判断并承担后果。分离并不意味着断绝往来,而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重心。不要过度依赖孩子的关注和支持,找到作为独立个体的生活乐趣和重心。保持一定的个人空间和独立性,有助于与孩子建立更为健康的关系。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最新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