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不安全感是指个体面对风险、压力以及各种威胁性的内外部环境时,通过情绪体验、生理反应及行为意向等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体验。
安全感是心理需要中的第一要素,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安全感的建立是在幼年,特别是一岁之内的时候,这时安全感的建立是从父母特别是母亲那里获得的。
为什么没有安全感?
安全感本质上是一种控制感和确定感。我们能够掌握和确认的事物,通常不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担忧,因此这些事物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然而,一旦我们无法控制或确定某些事情,我们就会失去这种安全感。
这也体现了一种投射心理,即将自己的情感、认知和期望投射到他人身上。例如,当我们对某个人产生好感时,往往希望对方同样地回应我们的情感,而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别人真实的想法。这种期待常常带有天真的色彩,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单凭你对别人的好意,并不一定能换来相同的回应,甚至可能被误解为坏意。因此,当他人对我们的态度与我们想象中的大相径庭时,我们便会感到不安,从而失去安全感。
怎样增强安全感?
1.理性评估潜在风险
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会引发担忧的因素,但过分渲染这些担忧只会让我们感到负担,从而限制我们的行动和对事物真相的理解。
2.建立合理的自我认知体系
经常感到不安的人可能对世界的看法过于消极,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危险和敌意。如果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能力会逐步提升,那么内心的不安感和疑虑也会随之减轻。
3.接纳自我,面对不安的环境
对于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安,甚至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心理治疗师建议首先要接受当下的状况,然后尝试与熟悉的小圈子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意识到,与人交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再鼓励他们逐渐尝试与陌生人互动。
人生必然会承受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当我们在心里承认这一点并且试着接受这一切的时候,你那些无根由的焦虑感就会消失,安全感得到提升,生活也就变得更加美好起来。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974 测试
免费测试
2210 测试
立即测试
1549 测试
立即测试
475 测试
立即测试
1058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