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悄然熄灭,房间瞬间被黑暗笼罩,唯有手机屏幕散发着清冷的白光。
“明天陪我去挑婚纱呗?”沈悦躺在床上,身体像是被汹涌海浪反复拍打的船板,松松垮垮,又酸又软。
“最近实在太累了……”她手指停在发送键上方,迟迟没有按下去。
过了许久,她删掉了原本的话,重新输入“好呀,几点呀?”然后按下了发送。
发完消息,沈悦放下手机,翻了个身,脸贴在了枕头上。
她深吸一口气,头发上残留的咖啡味钻进鼻腔。
她心里清楚,明天自己肯定会去。
她也明白自己此刻很累。
这两件事,都是实实在在的真相。
在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活成了沈悦的模样。
朋友邀约聚会,我们不好意思拒绝;爸妈一句“这都是为你好”,我们就乖乖点头;客户轻飘飘一句“再改改”,我们又得熬夜加班。
那些“行”“没问题”“都可以”的背后,藏着一个被重重压力挤压得变了形的灵魂。只有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我们才敢长舒一口气,让自己放松片刻。
今晚,就送给你三件能随身携带的“宝贝”,它们能让复杂的人际关系变得轻松一些,也能让你在人际交往中得以喘息。
一、“旧毛衣理论”:接纳关系的“小瑕疵”
脑科学领域有个有趣的现象:当你忘记在意的人的生日时,大脑中的疼痛网络会真的被激活。
哥伦比亚大学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对300对伴侣进行脑部扫描追踪,结果发现,关系中因焦虑产生的失误会激活背侧前扣带回皮层,这种痛感和我们摔跤擦伤时的疼痛程度差不多。(数据来源于《自然·人类行为》2021年)
而《伯恩斯焦虑自助疗法》一书中提到,情感隐藏模型指出,“过于友善”(niceness)是引发焦虑的主要原因。
这意味着,在不平等的关系里,总是讨好别人的一方会持续处于焦虑状态,这种焦虑还会在神经层面带来真实的痛感。
当你在一段关系中总是扮演“好人”的角色,时刻想着让别人舒服,那么你就会在这段关系中过度紧张。
比如忘记给室友带饭、朋友找你借钱但你手头也不宽裕、女朋友生理期公司却要求你加班、父母生病了你没办法回去探望等等。
每一件这样的事情发生,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头,让你愧疚不已,内心的焦虑感也随之而来。
那我们就先试着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没有人是完美的,关系也不需要完美无缺。
牛津大学的材料学家艾琳·肖提出了“完美缺陷理论”:少量的随机无序,才是织物柔软亲肤的关键所在。
同理,我们也可以允许关系中存在一些小失误,就像一件羊毛衫,织物上有些许杂乱反而会让它更加舒适。
这种容许可以是人为创造的,它能为密不透风的关系留出一些小小的空间。比如:
给孩子一张“免生气卡”。下次我们生气的时候,孩子拿出这张卡,我们就换个方式和孩子相处,不再发脾气。
情侣之间可以约定每个月给对方一个“自由日”。在这一天,可以做平时不被允许做的事情,比如尽情玩游戏、不洗衣服,或者和闺蜜出去逛街。
把对方的小失误变成“小小惩罚”。如果对方在特殊日子忘记准备礼物,就让他做一顿饭或者洗一周袜子作为惩罚。
这些生活中无关紧要的小事,能给紧密的关系松松绑,让平日里积攒的不满和紧张情绪有一个释放的出口。就像一个装满垃圾的垃圾桶,需要定期清理,不然就会被塞得满满的。
行为心理学家戈特曼的调查发现:能够宽容小失误的关系,存活率要远远高于普通伴侣。
请记住:当你在一段关系中感觉“舒服得就像穿着一件旧毛衣”,贴身但有呼吸的空间,温暖却不束缚行动,能机洗也能手洗,就算起了球也有一种慵懒的美感。
二、“水晶球理论”:勇敢说出自己的内心需求
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式关系讲究一种朦胧美,常常鼓励说话不要说透,听话的人要有悟性。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也常常被要求“懂事”,而“懂事”的标志就是多为别人着想,少给别人添麻烦。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很多人在成年之后,仍然对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到羞耻。
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明白,健康的关系不是“你应该懂我”这种感觉,而是要学会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
斯坦福的实验表明,人类对他人需求的误判率高达68%。
我们为什么会有“你应该知道”这样的误判呢?从脑神经的角度来看,是“镜像神经元”在起作用。
镜像神经元的默认模式是把“我看见”直接翻译成“你当然懂”,忽略了中间的解释环节。比如“我皱眉”表示“我不满意”,在镜像神经元的作用下,“我皱眉”就等于“你知道我不满意”。
这种源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过度自信,让我们常常以为对方一定能懂我们。
明明我们有两个独立的大脑,就像两块独立的硬盘,但大脑的过度自信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幻觉,以为我们共享了一个云盘,数据是互通的。
但这只是幻觉,现实是“别人大概率不懂我想要什么,除非我清晰地表达出来”。
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伯牙和子期这样的知音,但也只有他们这一对。大多数时候,我们很难准确识别彼此没有表达出来的需求,这和对方是不是直男直女关系不大。
之前有个实验也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实验中,一个人用手指敲桌子打节拍,然后让另一组人猜曲目。敲的人以为旋律非常明显,但听的人只听到了“笃笃笃”的声音。
敲的人估计有五成的人能听懂,实际上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人能猜对。由此可见,这种猜来猜去的游戏是多么不靠谱。
作为普通人,我们一周要上五六天班,为了生活已经心力交瘁,就不要把精力浪费在“对方不懂我的心”上了。
不要打哑谜,有想法、有需求就直接说出来。
学会把话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就像把一把干净的勺子放在桌子上:
“七点,楼下公园,散散步,走吗?”
如果他摇头,你就说:“换个时间,我等你。”
这并不丢人。
不要把自己的需求藏起来,要像一颗水晶球一样,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合理需求,不必纠结对方的回应,因为那是他的自由。
我们主动开口不是为了勒索对方,而是递过去一杯温水。喝不喝由他决定,但杯子得先递过去。
如果不主动开口,你的需求就像你在黑暗中皱起的眉头,闷在心里慢慢发酵,最后会变成一枚叫做“情绪”的子弹,直击对方的胸膛。
请记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是给关系最温柔的礼物。
三、“充电宝理论”:做一个懂得价值交换的人
最近有个很火的梗,在瑞幸店里排着队买咖啡,有人调侃说这是“牛马自助”。
自己花钱买一杯冰美式,就为了能在格子间里再辛苦工作一阵。
钱从工资卡里出去,又变成汗水回到衬衫上。这看似合情合理,却也透露出一种生活的无奈和无力。
这种自嘲,以一种荒诞的方式表达了我们对生活的麻木和无力感。大家虽然都在清醒地玩梗,但梗过后还是得继续加班,毕竟还得靠这辛苦挣来的钱维持生活。
咖啡喝下去,换来的是微薄的薪水。虽然地位不平等,但好歹也是一种价值交换。
然而,很多人在人际关系中,却没有价值交换的意识,纯粹是在用爱发电,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比如:
小A每次请同事吃饭都会叫上小B,但小B却从来没请过小A吃饭;舍友总是要求你帮忙带饭打水,却从来不主动去做这些事;同事有事请假,领导总是让你去给同事顶班。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欢在关系中占便宜,却总是忽略为他人或者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资源。这种不平等的交流,一次两次或许没什么,但时间一长,关系就很难维持下去。
面对这种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吸取教训,以后尽量远离。
但也有些人,他们并不是故意不反馈你,而是不知道或者没意识到该怎么做,或者是在你长期的付出中,慢慢对这种付出习以为常,觉得这就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就像妈妈感慨的那样:婚后做的第一顿饭,拿起锅铲就好像要操劳一辈子。
这也是人性的弱点,你会做就你来做,一开始对方可能还很感激,但时间久了,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你也是那个长期牺牲自己的人,偶尔也会觉得不公平,那么可以参考下面的建议:
下次帮同事加班后,可以说:“明天帮我带杯咖啡呗。”帮朋友搬家后说:“下次露营借你帐篷用用哦。”给好兄弟打完游戏辅助,来一句:“记得欠我一顿烧烤啊。”这些适度的索取的小举动,能让你心里平衡一些,同时也会让对方产生价值感。关系在分享和索取的互动中有来有往,就像潮汐的涨落,会变得更有活力,生生不息。
加州伯克利曾经做过一项实验研究,经过长期追踪发现,健康关系的能量交换率在75% - 125%之间波动。
其实,在平等的关系中,我们可以把自己看作充电宝,谁消耗了能量,谁就有义务来补充能量。
不给草料的马跑不远,不给充电的电脑会关机。同样,得不到回馈的你也会被耗尽精力。
别把咖啡当成维持生命的血包,别把付出当成做慈善。
学会对长期索取的人说“不”,对朋友提出自己合理的需求。
有意识地长期观察自己在关系中的角色和状态,把自己当成一个充电宝,通过筛选和合理索取,让自己的能量维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也能拥有舒适的关系。
请记住:最好的关系,是我们彼此都能为对方补充能量。
最后
人,天生是喜欢群居的动物,但内心却渴望独处的宁静。于是,“如何在热闹的人群中,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就成了我们一生的课题。
今天,送给你三件“宝贝”:旧毛衣、水晶球、充电宝。带着它们,你就不必再赤手空拳地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
旧毛衣的袖口起了球,颜色也不再鲜艳,但它最懂你的身体。贴身却不勒脖子,保暖却不让你闷热出汗,这才是关系的最高境界:留一点小瑕疵,给彼此喘息的空间;贴身的温暖,从来不在完美之中,而在那些小小的空隙里。
水晶球的澄澈可以容纳欲望、不安和渴望,把它们都放进去,就像把星星沉入大海。你只需把它捧到对方面前,光线透进去,折射出什么画面,不是你能决定的。我们唯一需要知道的是,先亮出自己底牌的人不一定能赢,但一定不会那么累。
充电宝如果被借走了,记得让对方充满电再还回来。如果只借不还,就让它和旧账一起翻篇。能量是有限的,别为不肯回充的人留一扇不关的门。能断得干净的关系,才配得上你的下一次满电出发。
人生充满艰辛,当寒风再次袭来时,愿你裹紧旧毛衣,擦亮水晶球,再把满格的充电宝揣进兜里。它们能给你一些温暖、舒适和安全感。
大步向前走吧,世界上有许多美好在等着你,而你,都值得拥有。}}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895 测试
立即测试
1129 测试
立即测试
323 测试
立即测试
454 测试
立即测试
1150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