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网络社交达人,现实社恐者”?
作者:解心在线 2022-03-10 09:11:38 人际心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发现,工作开会讨论不敢发言,学校班级小组沟通、演讲等抗拒发声,哪怕是看起来热闹喧腾的聚会也会在角落沉默不语。而打开手机,点开社交软件,瞬间“满血复活”一般,在网名之下,在被赋予新意义的头像之中,自己不再产生对社交恐惧,反而能游刃有余地侃侃而谈,从现实“社恐”变成网络上的“社交达人”。

“网络社交达人,现实社恐患者”,这种情况,在当下越来越普遍。“社交达人”和“社恐患者”这两者似乎是对立矛盾的,但是互斥的特征也可能会出现在同个人身上,而这是由于多种心理及现实因素相互影响而成。

为何“网络社交达人,现实社恐者”?

一、从心理角度解析现实中的“社恐”概念。

“社恐”严格来说并不是心理障碍和心理恐惧症,而是由于信息发达逐渐形成的网络流行语。用来泛指在现实社交中出现消极反应而抵触社交的朋友。

当然“社恐”中,也可能包括了“社交恐惧症”者,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恐惧症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

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社交恐惧症患者基本都选择回避社交,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社会隔离。

要确定一个人是否罹患“社交恐惧症”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诊断才能确定,而治疗社交恐惧症,这需要系统性的心理干预和药物等配合。

当我们发现自己有“社恐”,也不要过度恐慌,因为正常人对社交活动场合也会有一定的紧张、焦虑心理。但如果这种恐惧已经严重影响现实生活,就需要通过科学方式去评估恐惧的合理性、发生的频率、恐惧的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是否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是否有回避行为,来判断是否患有“社交恐惧症”,及时寻求治疗和心理援助。

二、造成“网络社交达人,现实社恐患者”的普遍现象的原因:

(一)整体社会情况的影响,导致大背景下的个体社交模式变化

社交模式的多元化,给予“社恐”表达的平台。很多“社恐”朋友,不能完全适应的不是和人社交,而是恐惧在某些具体境遇下的沟通与交流,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互联网衍生了多元化工具,我们不仅仅能够通过网络更有效率的获得知识,利用网络发展起来个体经济。也逐渐创造起了一个巨大的虚拟社交网络,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设置,来构建出自己设想的样子,比如虚拟头像、网络名称等,并以此来进行非现实化的社会交流。这本身是时代发展带来的创新,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精神世界丰富的可能。

同时,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现实社会沟通方式的冲击,我们现实社交的频率大大的降低,无论是在工作、学业、生活等层面,大家的交流方式已经逐渐从面对面的交流,转移到了线上。对于本来就“社恐”来说,会对网络社交形成心理惯性。

(二)“社恐”者也会有社交心理需求,网络平台弱化了沟通的壁垒

近些年来“社恐”这个词越来越流行,而哪怕在现实中,害怕群体环境、害怕和人交流,在虚拟世界里,也能够实现相对流畅的社交。因为,每个人都具有社会属性,只要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就避免不了和他人产生交集,这种交互必然会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信息反馈。

从心理信息加工理论来看,我们的表达需要经过输入、识别、编码、输出等过程,我们在现实中,自己的情绪、认知、行为表现速度出于心理惯性都会非常快,而通过网络模式,我们的表达有更多的“缓冲期”,有更多的时机去调节自己的反应。

所以,哪怕是现实中对于社交有障碍的朋友,也能够在虚拟世界的社交中自如。但是在网络上如何健谈,我们终究要面对现实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问题,不能轻视。

根据心理学中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会产生对社会交往的精神需求,社交恐惧症对人际关系互动敏感,虽然害怕,但是会产生由于被忽略产生情绪。表面似乎无动于衷,实际上,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正向反馈,只是会不停的预设社交失败的结果,于是就开始自我封闭,拒绝现实社交。但是,网络平台能够在弱化现实压力的情况下,减少社交失败风险,现实社恐者在低风险的情况下,自信心也会提高。

(三)由于现实中“社恐”衍生消极心境,通过网络表达进行“心理代偿”

正所谓,杯满则溢,月盈则亏。“网络社交达人,现实社恐患者”这种情况越来越多,也可能是由于,现实社恐患者长期处于社恐带来的消极心境的压抑之下,抑郁、焦虑感让人心理内耗越来越大,这个时候,虚拟网络平台的社交,就为现实社恐者提供“心理代偿”的可能,从心理角度分析,代偿可以分为自觉的和盲目的两种。

自觉的代偿指知道自己的短处和缺陷所在,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盲目的代偿并不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短处与缺陷,往往导致过分代偿,结果某些方面畸形发展,破坏了人格的协调统一。所以,代偿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这对于现实社恐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现实社恐者,把在现实中难以做、到难以实现的,转化在虚拟平台,以期获得网络世界中的肯定。但是,如果一味逃避现实问题,就会不断拉开“现实自我”和“虚拟自我”之间的差距,反而加剧心理冲突,造成对现实的适应困难,进一步影响现实人际关系。

三、如何在“网络社交”和“现实社交”中找到平衡,缓解现实“社恐”,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减少内在心理冲突?以下建议,也许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一)在现实中,“社恐”很难陡然变成“社牛”,成长需要因人而异,循循渐进

我们,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更好的了解自己,进行自我心态的调整,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网络环境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精神自由,哪怕我们在面对现实境遇的时候会恐惧,在虚拟社交空间的时候,也能够成为“社交达人”,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由于害怕现实社交而完全逃避基础的现实社交,这大概率会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协同作业、影响我们求学求知中的讨论和思维逻辑锻炼。同时,我们也不能过度“妖魔化”网络社交,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我们需要的是及时的自我觉察,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现实社交障碍越来越严重,可以尝试着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在遭遇社交恐惧感的时候,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深呼吸稳定心率,然后再慢慢的适应现实环境。

(二)正视“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差距,避免自我封闭,逐步自洽

在使用网络平台舒展自己提高自信的同时,可逐步,将虚拟社交中的经验,实践到现实中。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提出了“三我”的概念,简单来说,“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是出于我们的心理本能;'“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是用使得我们更好和这个世界相处;“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是我们内心中最渴望成为的完美样子。

而我们在虚拟世界中,给自己创造赋能的人物设定和形象,多多少少投射出了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欲望,我们希望能获得快乐,但“现实我”和“理想我”之间很容易缺乏平衡,结果就容易导致我们虽然能够在虚拟世界中成为“社交达人”,而在现实中越来越感觉到矛盾。网络世界成为了心中的“桃花源”,陷入自我封闭中,不利于我们的成长。

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有勇气正视“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差距,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在努力付出经营当下的过程中,逐渐缓解现实社交障碍。

(三)警惕过度“心理割裂感”导致自己对现实的抗拒,需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

亲爱的朋友,当我们发现自己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派若两人”的时候,我们最初可能会非常舒展、恣意,但是,随着现实和虚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网络时代赋予你我的相对自由,也许会让自己在现实中感觉到强烈的压抑,从而在现实中越来越不敢社交,而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网络之上,这才是我们需要慎之又慎的。

若我们能够在虚拟和现实中找到自我平衡,那么只要不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我们可以在网络世界中畅游,可若我们发现自己的“心理割裂感”强烈到让我们开始自我怀疑,我们就需要“等一等”需要"“停一停”。

凡事过犹则不及,我们可以把互联网,当做我们心理疲惫时偶尔停靠的乌托邦,我们也可以在轻松带上网络“面具”的同时,卸下我们苦苦防御的伪装,这是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福利,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权利。但若过度沉溺,以虚拟替代真相,我们就会面临现实不断破碎后无法再逃避的心理冲击,这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