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我读到一篇文章,有一个父亲陪孩子在三里屯摆地摊卖儿子的手工作品。
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在地上支了一个摊子,从无人问津到几个人询问到真正成单,父子俩体会到压力、希望和惊喜,后来因为城管来了他们仓皇逃走,销售目标没有达成。
这个父亲详细的写下和孩子一起卖东西的故事,在我看来就是创造了乐趣,他们创造了新的体验,在这种共同的体验中,父亲和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
而大部分爸爸的陪伴是身体出席,意识却没有参与。不仅对于爸爸来说,对孩子也是痛苦。
所以才会有很多孩子的抱怨:爸爸,你不要总是看手机。
教育心理学说:妈妈带给孩子的是安全感,爸爸则是孩子各项重要能力和价值观上的榜样。
孩子的成长路上,爸爸的高质量陪伴,是孩子的指明灯,有治愈孩子一生的力量。
一位好父亲,是一个孩子成长中最温暖的底色,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美国曾有位叫乔治曼斯尔的海员,在孩子出生不久便出海远航。
三年后回到家,他惊讶地发现他的儿子举止古怪,性格孤僻,自卑感很强,看不到一点天真活泼的影子。
这种现象称被为“缺乏父爱综合征”。
育儿专家孙云晓曾说:父教缺失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如暴力、犯罪、性问题、网络成瘾等之间存在关联。
父亲缺位的孩子,心里都有个黑洞,里头藏着孤独、自卑和失落。
这种内心的迷茫和匮乏,会牵绊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让孩子的一生,都在童年的缺憾中不停挣扎。
其实,孩子的需求特别简单。
他们不需要穿多贵的衣服,不需要吃多美味的食物,不需要玩多有趣的玩具。
他们需要的就是耳边,爸爸一句热腾腾的关爱;
他们需要的,是身后爸爸强有力的支持和依靠。
这种温暖、有爱的力量,才是给孩子的心灵,一生的滋养。
在网上看到一个爸爸带娃的视频,感觉颇有趣味。
西安,因为疫情被隔离在家中的一个小家庭里,一位爸爸为了陪孩子玩儿,脑洞大开,设计出了一款独特又新奇的真人版贪吃蛇游戏。
客厅里摆着若干个毛绒玩具。
爸爸带着披着大床单,变成贪吃蛇,在地上不断蠕动着身体,挨个“吞吃”那些玩具,以及“吞掉”孩子们。
吃完后,“贪吃蛇”的大肚子里传出孩子们嬉闹的欢笑声。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
男人较女人来讲,更具有冒险精神和探索精神,这种特点会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
正是爸爸的粗犷,让孩子在疯玩嬉闹中,释放了天性与压力;让孩子在游戏挑战中,体验了快乐、求知和探索。
一位父亲真正的成功,并不是自己的事业,也不是给孩子留下多少财富。
而是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探索世界的勇气。
拥有父亲引领的孩子,无论身处怎样的当下,都能冲破挑战,砥砺前行。
父亲的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品行和未来。
对于男孩来说,父亲能引领男孩成为一个能独立解决问题,有方向感和规则意识,还有心怀责任感的男子汉。
而对于女孩来说,父亲是第一个接触到的异性,父女关系,决定了女儿未来的婚姻关系。
所以,比起事业成功,让一个男人真正感到自豪的是:
爸爸,我长大了想成为像你一样的男子汉;
爸爸,我长大了想嫁给像你一样的人。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孩子来说,只有你变得不一样了,孩子就会变得不一样;如果你能早一点不一样,孩子就早一点有变化……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179 测试
免费测试
55 测试
立即测试
481 测试
立即测试
812 测试
立即测试
1150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