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每个人回忆自己的童年,总会有些“代名词”触动我们心弦。童年是有“味道”的,它可能是小布丁,可能是泡泡糖,可能是AD钙奶,可能是上好佳......童年是有“伙伴”的,它可能是七个葫芦娃,可能是海尔兄弟,可能是猫和老鼠,可能是哆啦A梦......童年是有“玩具”的,它可能是四驱车,可能是悠悠球,可能是小沙包,可能是滚铁环......然而,拥有这些的童年就是多彩的吗?
儿童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说“父母有义务去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也有义务去保护他们的心理”,所以孩子的心理教育同样也需要引起我们大人的重视。对于孩子的心理来说,童真是他们最大的武器,因为单纯、美好,他们的世界总是充满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也是他们最大的财富。而作为大人,我们需要保护他的这份童心,不需要让他们尽早的去了解世界的真相。
年少有“童心”,方有“恒心”,让孩子百折不挠。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孩子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差,做事情缺乏恒心和毅力,遇到困难就“绕道走”或者“竖白旗”。童心也是恒心,正如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少年》中“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所唱的那样,孩子跌倒了本能地会再爬起来,失败了本能地会再去尝试。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要先保持“童心”,带领孩子对人、对社会、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和探索。当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要教育孩子莫忘“童心”,给孩子讲爱迪生成功发明电灯前尝试6000多种材料、失败7000多次却仍坚持不懈的故事。当孩子面临困难的时候,要教育孩子莫忘“童心”,言传身教,同孩子一起吃苦、一起思考、一起爬坡过坎。当孩子收获喜悦的社会,更要教育孩子莫忘“童心”,顺境逆境宠辱不惊,做不负星光的“赶路人”。
因此我们要去保持,保护,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在阳光下成长。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213 测试
立即测试
559 测试
立即测试
702 测试
立即测试
3065 测试
立即测试
505 测试
立即测试